核裂变

搜索文档
全球核裂变与SMR发展趋势与新机遇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7-02 19:02
浓缩铀情况 - 浓缩铀按U - 235含量分为自然铀、微浓缩铀、低浓缩铀和高浓缩铀,主要应用于核电站,占比90 - 95%[10][11][20][21] - 4家浓缩铀生产商集中度达99%,预计2030年一次供需紧平衡[28][32] SMR技术与工艺 - SMR追求高安全性、高效燃料利用和低环境影响,全球68个现役设计中,4个在运、4个在建[38][49][51] - 预计2030 - 2050年SMR商用装机容量从1GWe增至122.25GWe,复合增速27.16%[56] 美国发展与应用 - 特朗普政府核电行政命令推动下,2023 - 2035年北美核电浓缩铀需求复合增速达4%[86] - 拜登政府禁止进口俄罗斯铀法案或造成美国30%左右浓缩铀缺口,DOE出台资助法案预计累计34亿美元[89][93] 市场表现 - 全球核裂变行业处于第3轮上涨,催化剂为特朗普核电行政命令,部分公司涨幅显著,如Centrus Energy涨203%[97][98] - 核电复苏推动估值中枢上移[100][105][110][112] 未来机遇与风险 - 推荐美国核电个股,如Cameco、Centrus Energy等[117] - SMR核废料处理方法有湿储存与干储存、再处理技术、直接处置等[70]
黄仁勋,也投核裂变了
虎嗅APP· 2025-06-26 21:19
核心观点 - 泰拉能源完成6.5亿美元融资 英伟达首次涉足核电领域 凸显AI与能源的紧密关联 [1] - 比尔·盖茨创立泰拉能源 致力于第四代核反应堆研发 行波反应堆技术可提高浓缩铀使用效率30倍 核废料减少80% [3][4] - 核电投资热潮兴起 投资人普遍认为技术成功将带来千倍回报 盈利模式非首要考虑因素 [6][7] - AI发展推动电力需求激增 科技巨头纷纷布局"核电站+数据中心"模式 核电成为关键能源解决方案 [10][11] 公司发展 - 泰拉能源成立于2006年 比尔·盖茨担任董事长 聚焦钠冷快堆Natrium技术 首个项目2023年在美国怀俄明州启动 预计2030年投运 [3][4] - 公司累计融资超20亿美元 最新6.5亿美元融资由英伟达NVentures领投 比尔·盖茨及现代重工跟投 [1][7] - 早期投资人包括Charles River Ventures Khosla Ventures 产业资本如SK集团 信实工业 ArcelorMittal相继入局 [6][7] 技术路线 - 行波反应堆利用贫化铀 天然铀等核废料 可实现40年连续运行 安全性经济性显著提升 [3][4] - Natrium反应堆采用液态钠冷却 配熔盐储能系统 峰值输出达500兆瓦 适合小型核电站 [4] - 与Sabey数据中心合作探索核反应堆直接供电方案 为高需求区域提供无碳电力 [4] 行业趋势 - 美国Oklo获4.6亿美元融资 股价月涨195% 奥特曼投资的Helion Energy估值达54亿美元 [10] - 中国核聚变领域活跃 聚变新能 能量奇点等获中石油昆仑资本 红杉种子等投资 [11][12] - 高盛预测2030年数据中心电力需求增160% ChatGPT日耗电50万度 传统能源难满足需求 [10] 战略意义 - 比尔·盖茨称核电是唯一不分昼夜季节的无碳清洁能源 将改变世界能源格局 [5] - 黄仁勋认为核电是AI发展的关键能源 英伟达战略布局契合长期需求 [7][8] - 投资人共识:主导能源革命将重塑全球经济范式 获得未来国际竞争主动权 [12]
黄仁勋,也投核裂变了
投资界· 2025-06-25 15:02
核电行业投资热潮 - AI发展推动电力需求激增 高盛报告显示到2030年全球数据中心电力需求将激增160% ChatGPT每天耗电50万度 谷歌AI模型训练相当于3000辆特斯拉耗电量 [13] - 科技巨头采用"核电站+数据中心"模式 微软 OpenAI 谷歌 亚马逊等与核电公司签署购电协议 [14] - 国内核电投资升温 上海未来产业基金战略投资中国聚变能源 中国核电和浙能电力分别投资10亿元和7.5亿元 [14] 泰拉能源发展历程 - 比尔·盖茨2006年创立 聚焦第四代核反应堆技术 研发行波反应堆 使用贫化铀和天然铀 浓缩铀效率提高30倍 核废料减少80% [4][6] - 技术路线转向钠冷快堆 配备熔盐储能系统 输出功率可达500兆瓦 成本低廉适合小型核电站 [6] - 首个钠冷反应堆2023年在怀俄明州开建 计划2030年投运 并与Sabey数据中心合作探索核反应堆直接供电 [7] 泰拉能源融资情况 - 最新完成6.5亿美元融资 英伟达首次涉足核电领域 比尔·盖茨和现代重工跟投 [1][10] - 历史融资超20亿美元 投资方包括比尔·盖茨 Khosla Ventures Charles River Ventures 信实工业 SK集团等 [8][9][10] - 投资人普遍不考虑短期盈利 认为技术成功将带来千倍回报 [1][10] 全球核电创新格局 - 美国涌现多个核电项目 Oklo获4.6亿美元融资 股价月涨195% Helion Energy获4.25亿美元融资 估值超54亿美元 [12] - 中国新一代核电技术全球领先 聚变新能 能量奇点 星环聚能等获中石油昆仑资本 红杉种子等投资 [15] - 高温超导材料突破使核聚变商业化周期缩短 产业化预期从50年大幅压缩 [15] 行业领袖观点 - 比尔·盖茨认为核电是唯一可实现零排放且价格减半的技术 称泰拉能源为最重要能源投资 [4][7] - 黄仁勋指出AI需要清洁稳定电力 核电是关键能源来源 [10] - 山姆·奥特曼将AI与核能视为改变21世纪的两大领域 个人最大单笔投资3.75亿美元投向核聚变公司 [12]
人工智能引爆核能创业潮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5-28 22:28
小型模块化反应堆( SMR )依靠批量制造来降低成本,但迄今为止,美国尚未建造过一个。 不过,这并未阻止亚马逊、谷歌、 Meta 和微软参与其中。他们要么签署协议,从核能初创企 业购买电力,要么直接对这些企业进行投资 —— 或两者兼有。 以下是由大型科技企业支持的核裂变初创公司名单。 Kairos Power 导 语:科技巨头押注核能,一场AI算力与核能革新的双向奔赴正在上演。 人工智能的兴起使美国的电力需求飙升,此前电力需求多年来几乎处于零增长状态。这一趋 势促使大型科技公司争相为其数据中心争取发电能力。 对于许多人来说,这意味着转向核裂变作为能源。经历了数十年的核电站关闭后,这一能源 来源在过去几年中迎来了复兴。(核裂变是所有现有核电站使用的技术,与核聚变不同。核 聚变是一种仍处于实验阶段的技术,尝试从原子中获取能量。尽管该技术吸引了投资者,但 至今尚未实现输出电能超过其消耗。) 对于科技公司来说,核裂变的 吸引力部分在于它能够提供稳定、可预测的全天候能源供应, 使得数据中心可以根据需要随时运行计算任务。 然而,核能吸引力的另一部分在于新型反 应堆设计,它们有望克服现有核电站的缺点。传统 核电站通常围绕庞 ...
核电|核电核准如期而至,产业高景气延续
中信证券研究· 2025-04-28 08:14
文 | 华鹏伟 王喆 刘海博 付宸硕 李想 孙明新 华夏 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浙江三门三期工程等核电项目,共涉及1 0台三大核电机组,自2 0 2 2年以来我国连续四年年均核准1 0台 以上核电机组,核电产业发展高景气延续。我国核能领域持续发展,三四代核裂机组相继落地,核聚变装置加速发展,建议关 注产业链核心价值量环节。 ▍ 国常会核准1 0台自主三代核电机组。 据新闻联播报道,4月2 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核准浙江三门三期工程等核电项目;据澎湃新闻进一步报道,上述获批项目分 别为广西防城港核电三期(5、6号机组),广东台山核电二期(3、4号机组),浙江三门核电三期(5、6号机组),山东海 阳核电三期(5、6号机组),福建霞浦核电一期(1、2号机组);合计核准5个工程、1 0台新机组,上述机组均计划采用自主 三代核电技术,其中8台为华龙一号机组。经过本次国常会核准后,我国核电机组建设已经实现自2 0 2 2年以来连续四年年均核 准1 0台以上核电机组,我国核电在按照全球最高安全标准的基础上实现常态化核准建设。 ▍ 本轮核准机组预计总投资规模约2 0 0 0亿元,带动产业链订单向好。 ▍ 核能优势明显,长期发 ...
专家预计:中国5年内将点亮第一盏“核聚变灯”
观察者网· 2025-04-27 17:20
"核聚变能是人类能源的终极解决方案,将为人类提供绿色、安全、无限利用的能源。" 4月25日在上海举行的"好望角科学沙龙"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物理学会副理事长、国家大科学工程"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总指挥李建刚 认为,预计可以在2027年建成聚变能实验装置,并在5年内看到"核聚变点亮的第一盏灯"。 在气候变化与能源安全双重压力下,核能作为低碳可调度基荷能源的战略价值愈发凸显。"好望角科学沙龙"活动以《核能双擎:裂变与聚变的协同创新》为 主题,邀请了学术界、产业界、资本界人士共同研讨裂变(小型堆)与聚变的协同关系,探索如何统筹裂变与聚变资源,形成核能创新合力。 "从实验装置到聚变实验堆、工程示范堆,再到聚变能原型电站,是中国磁约束聚变能发展的技术路线图。 "李建刚在活动中透露,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 计划2027年建成,中国聚变工程示范堆(CFEDR)已启动方案设计,将瞄准建设世界首个聚变示范电站。"中国聚变工程示范堆将完成从ITER到聚变原型电 站之间的技术过渡和工业实践,演示聚变能持续大功率、安全和稳定运行的可行性。 " 好望角科学沙龙现场 本期"好望角科学沙龙"同时邀请了核能规划发展、科研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