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限购政策

搜索文档
北上深,为何仍不彻底“取消限购”?
36氪· 2025-09-28 10:50
一线城市限购政策松绑的差异格局 - 广州在2024年9月30日率先官宣全市取消限购,不再审核购房资格和限制购房套数,并于2025年6月的提振消费方案中再次确认,呈现“放手一搏”的激进姿态[1][2] - 北京、上海、深圳则采取渐进式放松,北京于2025年8月公布五环外取消限购,上海跟进外环,深圳于2025年9月5日取消关外(含罗湖)限购,呈现“留一手”的保守策略[2] 广州率先全面取消限购的驱动因素 - 广州楼市面临更大下行压力,其二手房价格在一年内下滑超过12%,部分外围区域库存去化周期超过24个月,倒逼其通过全面取消限购以“止跌”[4][7] - 广州土地财政依赖度长期超过40%,远高于深圳的18.9%、北京的26.5%和上海的32.6%;2024年广州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下降21%,财政压力迫使刺激土地市场[9] - 广州2025年土地供应计划中78%投向重点发展平台,需依赖活跃房地产市场维持土地溢价率[9] 北上深限购政策保持审慎的核心原因 - 北上深核心区供求关系相对紧张,地王层出不穷,核心地块溢价率普遍超过20%,若全面取消限购可能推高地价并传导至房价[6] - 北上深作为中国楼市“风向标”,其政策变动可能引发全国连锁反应和投机炒作,需防范虹吸全国购买力;例如上海2025年外环外取消限购后,长三角投资客占比从15%跃升至32%[6][18] - 政策制定以“止跌回稳”为目标,而非“回暖拉升”;保留核心区限购可作为未来经济复苏时的政策后手,避免重蹈2015年深圳限购松绑后房价短期暴涨30%的覆辙[15][16][18] 广州取消限购未引发全国虹吸效应的结构性原因 - 广州楼市处于“买方市场”格局,缺乏吸引外部资金的房价暴涨预期;其需求结构以本地为主,500万以下房源占比75%,与北上深吸引全国富豪资产的属性不同[9][10] - 广州政策松绑是渐进式过程,2023年起逐步取消限价、限售和外围限购,并通过人才补贴、降低社保年限等措施释放需求,缓冲全面取消的冲击[10] - 广州配套推出防投机政策,包括价格备案机制、房产税试点(增加多套房持有成本)以及与房企签署保价保质倡议书[11][12][13] 北上深全面取消限购的长期条件与短期路径 - 长期取消限购需依赖替代政策工具成熟,如房产税收入占地方财政比重达15%以上(上海2025年仅为5%),或保障房建设完成覆盖(北京、上海计划2025-2030年新增20万套、40万套)[22][24][25] - 短期北上深更可能通过“挤牙膏”方式放宽非户籍社保年限、扩大不限购区域范围,而非全面取消;核心区作为中国楼市“最后堡垒”,其政策调整将优先确保安全[26]
“鬼城”又添一座!房价从“2万多跌到4000元”,却依旧无人问津
搜狐财经· 2025-08-08 13:56
房价变动 - 廊坊房价从历史高位2万多元/平方米暴跌至当前4000-5000元/平方米,偏远区域低至3000多元/平方米 [1][3] - 燕郊房价从峰值近4万元/平方米跌至1万元出头,跌幅超70%,高位接盘者亏损达120万元/套 [5] - 2016年初8000元/平方米的楼盘年底涨至1.5万元/平方米,热门区域突破2万元/平方米 [3] 市场供需 - 2017年限购政策(需3年本地社保)导致北京购房群体流失,售楼处客流量断崖式下降 [3] - 新开发区住宅空置率极高,夜间亮灯率不足30%,部分业主从未入住或装修 [5] - 当前100平方米房源月租金仅2000元,房价40-50万元/套,租售比失衡 [7] 区域经济 - 产业以低附加值传统制造业为主(家具/建材/金属加工),就业岗位及薪资水平有限 [5] - 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不足,同岗位薪资较北京低30%以上,职业发展空间受限 [5] - 教育资源与北京存在明显差距,常住人口增长放缓甚至负增长 [5] 交通因素 - 早高峰进京检查站拥堵严重,驾车耗时可达2-3小时 [7] - 城际铁路车次有限且拥挤,部分通勤者每日往返耗时4小时 [7] 促销措施 - 开发商推出"首付3万起""送车位装修""买房送工作"等促销手段刺激需求 [7]
一线房价也扛不住了!从傲娇到低头,业主心态崩了
搜狐财经· 2025-07-08 12:59
房价下跌趋势 - 6月百城二手房价格环比全部下跌 环比跌0.75% 同比跌7.26% [1] - 一线城市跌幅扩大 5月环比跌0.36% 6月环比跌0.56% [1] - 二线城市环比下跌0.81% 三四线城市环比下跌0.76% [1] - 若每月跌0.75% 一年累计跌幅达9% 相当于首付15%的购房者两年内首付款蒸发 [3] 一线城市市场现状 - 北京二手房挂牌量突破15万套 上海突破20万套 深圳广州挂牌量也激增 [5] - 上海静安区某业主去年10月挂牌680万 今年6月降至620万仍无法成交 [7] - 广州某房东200万挂牌价被买家砍至140万成交 [9] - 业主进入"割肉大赛" 需低于市场价10%-15%才能快速成交 [7][11] 市场预期与购买力 - 一线城市房价连跌3年 购房者出现"越跌越不敢买"心态 [9] - 房价收入比高达40倍 远超居民购买力 [9] - 市场进入恶性循环:房价下跌→需求减少→业主被迫降价 [9] 政策效果与市场反应 - 去年限购政策放开后成交量短期反弹 但很快回归下跌趋势 [5] - 契税和增值税减免仅带来几天市场好转 随后继续下跌 [5] - 专家建议全面放开一线城市限购 但业主担忧政策后继续下跌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