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和博弈

搜索文档
第3选择:职场冲突的新解法
36氪· 2025-08-11 10:53
字节跳动的产品迭代策略 - 产品团队与技术团队通过拆分功能为"乞丐版"、"标准版"、"豪华版"三阶段上线,化解上线时间冲突,最终获得用户好评和品牌合作机会[1] - 该案例印证了管理学中"第3选择"理论,即在冲突中寻找让双方获得更大价值的全新方案[1] SaaS公司的薪资困境解决方案 - 技术总监通过成立"技术输出小组"将公司技术能力对外输出,第一年带来800万额外收入,实现个人收入翻倍和公司新增现金牛业务[2] - 该方案突破了传统加薪或离职的二元选择,体现了"做更大蛋糕"而非"切分现有蛋糕"的思维[2][3] 行业协同创新案例 - 华为在欧洲市场通过"联合实验室"模式与运营商共同研发、利润共享,突破诺基亚、爱立信围堵并将对手转化为合作伙伴[3] - 拼多多在下沉市场避开"二选一"竞争,推出"新品牌计划"直接连接工厂与消费者,市值在2024年一度超过阿里巴巴[5] - 美团与饿了么建立"商家联盟",拼多多采用"拼工厂"模式,均体现从二元对立中寻找第三条路径的思维[3] 四步协同法实施框架 - 第一步:通过主动提问"也许我们可以创造一个更好的方案"打破对抗僵局,传递合作信号[7] - 第二步:共同界定成功标准,回答4个关键问题明确共赢目标,如将员工加薪与业务贡献挂钩[8] - 第三步:遵循7项原则进行不设限头脑风暴,包括保持游戏心态、不急于下结论、使用可视化工具等[9][11] - 第四步:当方案符合成功标准且双方均认为优于原方案时,确认为"第3选择"并执行[10] GET陷阱与行业警示 - GET陷阱表现为执着个人收益(G)、被情绪控制(E)、死守地盘(T),如教培行业"双减"前明知内卷不可持续仍不敢停止[12] - 破解之道在于相信协同收获大于零和博弈,引用美团王兴"同向为竞,相向为争"的竞争本质观点[12] 协同思维的本质 - 冲突根源常为沟通不畅与思维局限而非资源稀缺,如中美贸易摩擦显示"极限施压"的局限性[13] - 第3选择本质是在对抗中寻找合作、竞争中创造共赢,典型案例包括橙子分配段子展示的资源优化配置[13]
美专家警告美国,若不发生战争,与中国搞零和博弈,是一个大错误
搜狐财经· 2025-08-04 18:36
2025 年上半年,中美关系再度出现剧烈震荡。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又开始对中国"开火"。 2 月 1 日,美国宣布对所有中国商品加征 10% 的关税;时隔一个月,3 月 3 日又启动新一轮 10% 的关税加征措施,摆明了和中国"对着干"! 可这种做法真的对美国好吗?早在 2021 年,美国多位权威国际关系学者就曾警示:在未发生大规模冲突的前提下,若美国与中国陷入零和博弈的对抗模 式,将是一个严重的战略误判! 从当下的形势看,这种担心正逐步成为现实。 这位学者为何会发出如此严厉的警告?其判断的深层依据又是什么? 拿着旧地图,找不到新大陆 他最有名的理论是"软实力",意思是说一个国家牛不牛,不光看拳头,还得看别人服不服你。所以他说话,不像是象牙塔里的空谈,更像是在一线摸爬滚打 过的老手在交底。 这位大师叫约瑟夫·奈,哈佛大学的教授,研究了一辈子国际关系,还给好几届美国政府当过高官,搞过国防,也管过情报。 他看明白了,那张旧地图,跟今天这块新大陆,根本匹配不上! 算盘打得再精,也得看老天爷赏不赏脸 2025年初,特朗普政府的算盘确实打得挺响。 2月加一轮关税,3月再来一轮。 奈的看法一针见血:现在美国一些管事的人,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