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民用核计划
icon
搜索文档
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伊朗的民用核计划不可能有铀浓缩。
快讯· 2025-06-26 04:21
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关于伊朗民用核计划的声明 - 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表示伊朗的民用核计划不可能包含铀浓缩活动 [1]
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问题是如何为伊朗建立民用核计划。
快讯· 2025-06-26 04:21
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的言论 - 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提出问题的核心在于如何为伊朗建立民用核计划 [1]
最新回应:“游戏并未结束”
中国基金报· 2025-06-23 08:17
伊朗核问题动态 - 伊朗最高领袖顾问沙姆哈尼表示,尽管美国空袭伊朗核设施,浓缩铀材料、本土知识和政治意志仍然存在,暗示核计划不会终止 [2] - 美国宣称"午夜之锤"行动基本摧毁伊朗福尔道、纳坦兹和伊斯法罕三处核设施,但伊朗方面否认该说法 [2][8] - 伊朗议会建议关闭霍尔木兹海峡作为反制措施,该海峡承担全球1/3海运原油贸易 [10][11] 军事冲突升级 - 伊朗德黑兰、卡拉季等地防空系统于6月23日凌晨启动,显示地区紧张局势持续 [4] - 以色列称伊朗新一轮导弹袭击造成至少16人受伤,这是6月13日以方袭击伊朗后的报复行动 [6] - 美国在空袭伊朗核设施前通知了以色列,显示两国协同行动 [8] 外交博弈 - 美国国务卿提议6月23日与伊朗直接谈判,重申允许伊朗民用核计划但禁止铀浓缩 [8] - 伊朗持续通过第三方传递信息,拒绝与美国直接对话 [8] 叙利亚恐怖袭击 - 大马士革东正教教堂遭"伊斯兰国"自杀式袭击,造成22死63伤,系叙利亚政局剧变后最严重恐袭之一 [13][14] - 袭击发生在周日祈祷期间,两名袭击者开枪后引爆炸弹,教堂内当时有近400人 [13]
配合美国,为冲突提前布局?沙特增产为何“恰逢其时”
华尔街见闻· 2025-06-15 14:23
地缘政治与OPEC+增产决策 - 沙特主导的OPEC+在原油价格下跌背景下加速恢复闲置产能 这一反常操作引发市场猜测其是否响应白宫要求 为可能的中东冲突提前释放产能 [1] - 以色列对伊朗的突然袭击威胁中东石油供应 使OPEC+增产决定成为市场焦点 周五袭击事件后油价大幅跳涨 [1][3] - 美国与伊朗进行多轮核谈判的同时 特朗普警告可能采取军事选项 以色列则公开推动对伊朗实施打击 [1] 沙特增产的商业逻辑 - 沙特将自身产量削减多达200万桶/日 约占全球总供应量的2% 承担了OPEC+大部分减产负担 [2] - 多个OPEC+成员国(如哈萨克斯坦)持续超配额生产 促使沙特考虑恢复产量以夺回市场份额 [2] - 近三年供应限制推高价格的效果减弱 沙特选择放松减产 该决策具有独立于地缘政治的内在商业逻辑 [1] 历史教训与技术合作 - 沙特能源大臣Abdulaziz bin Salman避免重蹈2018年覆辙 当时特朗普说服OPEC+增产后却向伊朗石油进口商发放豁免 导致油价暴跌至每桶50美元以下 [2] - 沙特近期可能通过增产回应美国 主要目的是换取人工智能 民用核计划和国防领域的技术合作 特朗普访问期间已获得相关成果 [3] - 美国战略石油储备(SPR)目前约4亿桶 远低于7.27亿桶容量 若油价持续飙升可能动用该储备 [4] 市场影响与供应平衡 - OPEC+增产为以色列攻击伊朗或俄罗斯制裁造成的供应中断创造缓冲空间 但难以同时应对多重供应冲击 [3] - 油价上涨可能刺激美国通胀 缩小特朗普应对其他地缘政治问题的选择空间 [3] - 沙特作为OPEC创始成员国需谨慎处理与伊朗关系 避免破坏海湾阿拉伯邻国间的缓和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