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供给侧改革

搜索文档
天风证券:当前水泥反内卷必要性仍然存在 行业盈利底部有较强支撑
智通财经网· 2025-08-19 17:01
行业格局与集中度 - 24年水泥行业央国企产能占比预计在45%左右,前十大水泥企业中央国企占据前四家,协同动力与方式占优 [1] - 24年行业CR10/CR5/CR2产能集中度分别达到57%/44%/31%,呈现央企主导、集中度较高的竞争格局 [1] 行业效益与价格趋势 - 24年最差时期企业亏损面超过55%,25年上半年利润总额150-160亿元(去年同期亏损11亿元) [2] - 截至8月初全国水泥均价同比低43 7元/吨,水煤价格表征的盈利水平回到去年前三季度最差阶段 [2] 供给侧改革历史成效 - 16年政策严禁新增产能后,全国净新增熟料产能从亿吨级降至百万吨/小千万吨级 [3] - 错峰生产政策覆盖北方11省并推广至南方,行业利润从2016年518亿元恢复至2019年1867亿元 [3] - 头部企业兼并重组(如金隅/冀东、中国建材/中国中材)推动集中度提升 [3] 当前供需矛盾与产能现状 - 行业供给总量稳定在18亿吨左右,但24年真实产能利用率仅53%,供给过剩矛盾突出 [4] - 水泥需求端未见底,预计中国需求底在12-15亿吨,较24年仍有18%-34%下降空间 [4] 反内卷治理路径 - 短期错峰生产继续作为行业压舱石,水泥相比玻璃具备更强协同基础 [5] - 中期通过限制超产倒逼企业补产能指标,若全部中小产线参与则实际产能可下降19 5%至17 7亿吨 [5] - 长期碳交易政策收紧后,外购碳排配额将增加单吨熟料成本78元以上,加速落后产能出清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