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微信公众号
icon
搜索文档
大网红走了,天价账号归谁?
新浪财经· 2025-11-15 20:18
数字遗产问题日益凸显 - 数字遗产处理需求激增,专业人士在三个月内接到数百起数字资产咨询案例 [1] - 用户意外去世后数字资产处理困难,引发“人去世了朋友圈会消失吗”等社会热议 [1] - 知名歌手李玟的网易云音乐账号因手机号二次放号被新用户登录,该账号拥有26.1万粉丝 [1] 数字遗产的价值与继承案例 - 少林武僧秋风去世后,其社交媒体账号转为纪念账号,其姐姐的账号粉丝量借此增长至数十万级别,并在近一年内直播带货几百场 [3][4][5] - 法律原则性承认网络虚拟财产的合法地位,支付宝、微信余额等有明确经济价值的数字资产可依法继承 [5] - “90后”B站UP主订立遗嘱,其虚拟财产包括百万粉丝账号和总价值300万元的虚拟资产 [9] - 游戏装备等虚拟财产价值波动巨大,例如CSGO游戏中有天价手套从12万跌至5万 [8] 数字遗产继承的法律与实践困境 - 法律对“数字遗产”缺乏明确的官方定义,权属规则和继承问题仍在探索中 [5] - 平台用户协议规定账号“所有权”归平台,用户仅拥有“使用权”,导致继承困难 [12] - 全国首例微信公众号继承权案于2025年6月立案,原告因平台不支持继承其母亲实名认证的公众号(发布239篇文章,拥有1326名关注者)而提起诉讼 [13] - 数字遗产价值评估存在挑战,因其价值受市场、版本、政策影响大,且缺乏统一的评估标准和专业机构 [11] 平台的应对措施与探索 - 淘宝店铺继承已形成相对固定的程序,成为数字遗产继承领域处置较成熟的案例 [11][12] - 海外平台如Facebook推出“遗产联系人”功能,允许用户生前指定代理人管理纪念账号 [15] - 国内平台开始跟进,B站推出“纪念账号”服务,微信从2025年9月起不再回收长期不使用的账号 [16] - 平台在处理数字遗产时面临隐私保护与情感需求的冲突,例如逝者聊天记录、私信等隐私信息的处置争议 [13][14][15]
全域社媒矩阵营销逻辑
搜狐财经· 2025-11-07 11:40
全域社媒矩阵营销核心观点 - 全域社媒矩阵营销已从传统多平台账号铺量升级为基于数据与AI的动态进化体系 通过跨平台协同、价值穿透式内容与智能运营 实现用户心智占领与长期价值共生 [1] - 传统社媒矩阵与新时代动态矩阵存在本质区别 前者以静态账号覆盖为核心 内容多平台复制 侧重分散风险 后者依托数据中台与AI决策 实现内容跨平台变异、实时风险对冲 与用户形成双向博弈 [1][12] - 当前营销环境呈现平台侧加速构建"流量-留存-变现"闭环、企业侧从"铺账号"转向"建生态"、用户侧觉醒"内容免疫系统"三大趋势 [1] 认知篇:重新定义全域矩阵 - 社媒矩阵指品牌在多个社交媒体平台建立账号体系 通过内容协同、用户分层、流量互导 实现品牌传播、用户运营和商业转化的立体化布局 [13] - 新时代动态矩阵是基于实时数据反馈与AI决策 实现账号角色、内容策略、资源分配智能调优的敏捷作战体系 其本质是时间维度的进化逻辑 核心目标为对抗平台规则变异与用户迁徙 [14] - 80%企业误将"多平台账号"等同于矩阵 忽略了建立矩阵的本意是通过跨平台内容协同占领用户心智 非简单多账号铺量 [10] - 新时代全域社媒矩阵具备全域覆盖、心智占位、用户分层、数据整合、风险分散、动态进化六大核心特征 [17][18] 趋势洞悉篇:平台侧生态战争与能力跃迁 - 各平台加速构建"流量-留存-变现"闭环 争夺用户全生命周期价值 抖音"短视频引流+直播带货"、小红书"种草+商城跳转"成为典型范式 [24] - 主流社媒平台用户规模差异显著 微信公众号月活超12亿 抖音日活超6亿 小红书月活超2亿 视频号月活数亿 快手日活超3亿 B站月活超2亿 微博日活超5亿 [25] - 各平台流量特征与用户画像迥异 例如抖音靠兴趣分层与流量池机制 小红书依赖精准搜索与内容标签 视频号以熟人信任链驱动社交裂变 B站则以深度内容社区和UP主粉丝粘性为核心 [25][27] 趋势洞悉篇:企业品牌侧从铺账号到建生态 - 企业社媒运营核心理念发生四大转变 从孤立运营转向协同整合 从追求曝光量转向注重用户生命周期价值(LTV) 从泛内容投放转向精准内容定制 从单向传播转向双向互动共创价值 [32][33] - 跨平台多账号运营已成常态 2024年数据显示 86.7%的企业选择多平台运营 其中运营三平台及以上的企业占比达29.6% 较2023年显著提升 [30] - 企业从铺账号转向构建"品牌号+KOL矩阵+私域社群+会员体系"的多维生态 带来精准用户洞察、更强品牌影响力、高效线索转化等机遇 但也面临资源投入高、运营复杂度激增、内容定制压力大等挑战 [29][34][35] 趋势洞悉篇:用户需求侧内容免疫与决策重构 - 用户"内容免疫系统"崛起 85%用户反感虚假营销内容 78%用户更信任素人分享 真实内容吸引力是营销话术的5倍 黄金3-15秒注意力窗口决定内容生死 [37][38] - 消费者决策链路从品牌主导的线性模式(认知→兴趣→购买→忠诚) 转变为多方信息交织的网状结构 用户通过社交平台、KOL推荐、素人评价、电商社区等多渠道获取信息 决策在不同节点间跳跃验证 [40][41] - 趋势猜想显示 素人/KOC营销投入在品牌营销预算中的复合年增长率超30% 成为新形态广告 [22] 策略实战篇:内容作战与矩阵构建 - 营销核心从"信息轰炸"转向"价值穿透" 需基于用户需求金字塔模型 分层提供专业背书、场景叙事、社交货币、品牌信仰类内容 [2][8] - 矩阵构建需进行"海陆空协同"部署 整合品牌号、员工KOS号、KOL/KOC号、素人号等 覆盖用户认知、兴趣、决策、忠诚全链路 [2][6] - AI技术成为核心赋能工具 通过多账号精细化管理、智能内容创作、批量封面生成、全平台线索管控与全域数据洞察 大幅提升运营效率与精准度 [2][8] 展望及建议:动态进化与价值共生 - 未来全域社媒矩阵将向智能化、沉浸式、共创化演进 技术上实现AI驱动的动态决策 内容形态聚焦AIGC与跨平台IP 用户角色从消费者转变为品牌共建者 [2] - 营销评估体系将拓展为覆盖"流量-信任-转化"的全链路模型 品牌需从"流量收割"转向"价值共生" 通过技术基建、信任生态构建与用户价值深挖 实现可持续增长 [2][8]
东西南北中,发布到广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9 09:44
活动概况 - 活动为“2025内容创作者嘉年华”,汇聚了600多名全球优质创作者、MCN机构及主流媒体代表 [5] - 活动由广东省委宣传部等部门指导,腾讯公司主办,旨在为全球创作者搭建交流平台,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内容新质生产力第一试验场” [11] 政策扶持措施 - 广州市越秀、海珠、天河等6区及深圳市福田、南山等5区发布“优质内容创作扶持政策包”,包括免费创作场景、流量扶持、资金激励等 [5] - 海珠区计划每年投入4000万元重点扶持数字文娱、游戏等领域 [6] - 宝安区推出“十条措施”,包括最高1000万元产业奖励、AI制作资助等 [6] - 南沙区提供税收优惠、免租园区、生活补贴及出海支持 [6] - 南山区提供租金补贴、人才引进、内容出海等八大举措 [6] 平台支持与技术创新 - 腾讯依托微信视频号、微信小店等平台推出针对内容创作者的扶持计划,给予流量倾斜和商业变现支持 [7] - 腾讯在视频号平台上线“破茧”功能,帮助用户打破信息“茧房”,可自主调节内容偏好 [7] 创作生态与环境优势 - 广东拥有广府、潮汕、客家三大民系的文化宝藏,以及非遗、美食、美景等,为内容创作提供丰富灵感源泉 [9] - 广东孕育了腾讯、华为、比亚迪、大疆、希音等头部企业,为创作者提供广阔的创作创业平台 [11] - 来自摩洛哥的创作者Ahddoune表示广东是“商业中心、历史文化、粤菜美食”,这里什么都有 [9] 创作者案例与成效 - “粤知一二”创始人郭嘉峰以粤语文化和市井生活为核心素材,成功将地方特色转化为具有全国吸引力的爆款内容 [10] - “张弛有道粤语读诗”全网拥有超过220万粉丝,通过粤语分享传播广府文化 [11] - “Sir电影”创始人何君表示广东创作生态开放包容,其作为广州市自媒体协会会长单位在现场与政府直接互动 [6]
东西南北中,发布到广东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9 09:34
政策扶持 - 广州市越秀、海珠、天河、白云、黄埔和南沙等6区及深圳市福田、南山、宝安和光明及前海合作区等5区发布优质内容创作扶持政策包,包括免费创作场景、创意孵化、流量扶持、资金激励、办公场地优惠补贴、落户入学优先保障等[4] - 海珠区每年投入4000万元重点扶持数字文娱、游戏等领域[4] - 宝安区推出十条措施系统扶持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包括最高1000万元产业奖励、AI制作资助、微短剧及影视激励等[5] - 南山区提供租金补贴、人才引进、内容出海等八大举措[5] - 南沙区推出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八大工程,提供税收优惠、免租园区、生活补贴及出海支持[4] 平台支持 - 腾讯依托微信视频号、微信小店等业务以及阅文集团等平台,推出针对内容创作者的扶持计划,给予流量倾斜和商业变现支持[5] - 腾讯上线视频号破茧功能,帮助用户打破信息茧房,允许用户自主调节兴趣权重[6] - 活动汇聚600多名全球优质创作者、MCN机构及主流媒体代表[3] 创作生态 - 广东拥有广府、潮汕、客家三大民系的文化宝藏,非遗、美食、美景众多,粤语歌曲、影视作品积淀深厚,为内容创作提供丰富灵感源泉[9] - 粤知一二将粤语文化和市井生活作为核心素材库,用脱口秀形式演绎社会热点,成功将地方特色转化为具有全国吸引力的爆款内容[9] - 张弛有道粤语读诗全网有超过220万粉丝,通过粤语分享、古诗词分享传播广府文化[10] 人才吸引力 - 广东被创作者评价为商业中心、历史文化、粤菜美食什么都有,提供自由自在的创作环境[8][9] - 广东孕育出腾讯、华为、比亚迪、TCL、美的、大疆、希音等一大批世界瞩目的头部企业,为大众提供广阔的创作创业平台[10]
让内容创作者C位出道:广东就是流量密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8 21:12
活动概况 - 活动为“2025内容创作者嘉年华”,汇聚了600多名全球优质创作者、MCN机构及主流媒体代表 [3] - 活动由广东省委宣传部等部门指导,腾讯公司主办,旨在为全球创作者搭建交流平台,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内容新质生产力第一试验场” [10] 政策扶持 - 广州市越秀、海珠、天河等6区和深圳市福田、南山等5区发布“优质内容创作扶持政策包”,包括免费创作场景、流量扶持、资金激励等 [4] - 海珠区计划每年投入4000万元重点扶持数字文娱、游戏等领域 [4] - 宝安区推出“十条措施”,包括最高1000万元产业奖励、AI制作资助等 [5] - 南山区提供租金补贴、人才引进等八大举措 [5] - 南沙区推出“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八大工程”,提供税收优惠、免租园区等支持 [4] 平台与技术支持 - 腾讯公司依托微信视频号、微信小店等业务推出针对内容创作者的扶持计划,给予流量倾斜和商业变现支持 [5] - 腾讯在视频号平台上线“破茧”功能,允许用户自主调节内容兴趣权重,旨在打破信息“茧房” [6] 创作生态与环境 - 广东拥有广府、潮汕、客家三大民系的文化宝藏,以及丰富的非遗、美食等资源,为内容创作提供灵感源泉 [8] - 广东孕育了腾讯、华为、比亚迪等一批世界瞩目的头部企业,为创作者提供广阔的创作创业平台 [10] - 创作者认为广东的创作生态开放包容,文化底蕴深厚,给予了创作者极大的包容度和自由 [8]
福建海峡银行将在10月17日至10月18日开展信息系统维护
金投网· 2025-10-16 11:24
系统维护安排 - 公司计划于2025年10月17日19:00至2025年10月18日6:00进行信息系统维护 [1] 受影响的服务渠道 - 维护期间可能影响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微信及支付宝支付、银联、自助设备、微信银行、电话银行、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数字人民币等交易渠道 [1] - 维护期间可能影响跨行往来账、线上贷款等业务办理 [1]
民生银行济南天桥支行积极开展个人信息保护宣传教育活动
齐鲁晚报· 2025-09-29 15:11
公司活动与战略 - 民生银行济南天桥支行组织开展线上线下结合的个人信息保护宣传教育活动[1] - 线上通过微信公众号和手机银行APP平台使用动画演示黑客攻击手段及防范措施[1] - 线下对网点客户进行一对一宣传 提示保管重要物品并拒绝出租出借行为[1] 行业实践与推广 - 工作人员深入社区商圈发放宣传折页 介绍《个人信息保护法》核心要点[2] - 分析当前诈骗手段案例 提升消费者风险识别能力和防范水平[2] - 公司计划建立全流程信息保护机制并创新金融知识普及形式[2]
微信公众号上线智能回复,创作者的“数字分身”来了
36氪· 2025-09-28 18:50
微信AI功能更新 - 微信上线公众号"智能回复"功能 创作者可在后台"互动管理"中开启自动回复 该功能自动学习历史文章和回复风格 通过AI自动回复读者问题[1] - 功能基于腾讯混元大模型支持 支持添加知识库和编写Prompt提示词 可搭建数字分身实现7x24小时在线陪聊[1] 技术实现优化 - 相比此前腾讯元器智能体服务 新功能大幅简化操作流程 用户无需预设参数 只需打开后台开关即可使用[4] - 旧方案需要用户设计提示词 创建知识库和授权 将缺乏AI知识的创作者拒之门外[4] - 新方案解决了元器智能体存在的BUG 如关键词触发重复回复等问题[4] 行业生态影响 - 功能针对个人创作者运营痛点设计 解决其分身乏术的问题 帮助维护和拓展粉丝群体[2] - 可重新激活创作者对公众号的热情 解决冷启动阶段缺乏种子用户互动的问题[8] - 推动公众号运营"傻瓜化"趋势 符合移动互联网时代即拿即用的产品设计思路[6] 数据战略布局 - 通过"智能回复"功能获取创作者数据授权 解决AI厂商面临的"数据荒"问题[8] - 知识库运行必须获得创作者授权 否则功能无法正常使用[8] - 该设计成为腾讯获取训练数据的战略性举措[8] 竞争格局对比 - 阿里走技术流路线 开源Qwen模型在海内外获得认可[1] - 字节跳动侧重用户体验 豆包应用稳居AI应用榜首[1] - 腾讯选择赋能万物策略 将AI能力整合到现有产品中[1]
中信银行将在9月21日进行系统升级维护工作
金投网· 2025-09-15 10:58
系统升级维护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9月21日0:40至05:00进行系统升级维护工作 [1] - 维护期间对公网银登录、活动中心达标查询、个人信贷相关业务出现短暂中断 [1] - 手机银行、微信公众号、个人网银、95558自助语音、现金自助机具设备和云营销相关电子渠道类业务将短暂中断对外服务 [1] 客户服务提示 - 公司建议客户提前做好资金安排以应对系统维护期间的服务中断 [1] - 系统维护旨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 [1]
微信广告生态合作伙伴大会:助力近800万流量主变现提收
证券日报网· 2025-09-10 21:34
微信广告生态变现表现 - 过去一年微信广告助力近800万开发者及创作者变现提收 [1] - 公众号图文日均阅读量同比增长3倍以上 变现创作者数量和广告收入稳定上升 [1] - 视频号互选平台变现创作者数量同比提升209% 收入规模同比增长205% [1] - 小游戏变现收入连续四年同比增长 玩家规模和时长维持稳健上升趋势 [1] - 小游戏变现开发者数量较1月份实现双位数增长 前五个月在投小游戏数量同比增长165% [2] - IAA广告主数量增长190%创新高 纯IAA小游戏收入占流量主总广告规模比例达70% [2] 细分赛道商业化进展 - 小说小程序广告变现规模近一年增长12倍 大量用户养成在微信小程序阅读习惯 [2] - 短剧小程序开发者数量过去半年增长超40% 日均变现收入达千万级 [2] - 平均每周诞生一部千万级变现爆款短剧 更多头部玩家持续涌入生态 [2] 技术赋能与财务表现 - 微信广告推出多项广告组件创新 包括拼图和多图轮播等激励广告形式 [1] - 通过倒计时激励和外显转化数据优化用户体验 用户留存与付费意愿同步提升 [1] - 腾讯2025年第二季度广告营收358亿元创历史新高 实现连续11个季度双位数增长 [2] - 广告业务受益于AI驱动的广告平台改进及微信交易生态提升 [2] 生态发展前景 - 微信生态商业化潜力将随AI技术应用场景拓展持续释放 [2] - 公众号在长青基础上实现突破 生态增长持续激发商业潜力 [1] - 视频号生态快速增长促成更多好生意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