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健康

搜索文档
中美史克终结近40年合资历史!赫力昂完成全资控股
第一财经· 2025-07-09 11:18
股权收购与公司结构变化 - 赫力昂已完成对中美史克剩余12%股份的收购,实现对原中方持有的全部45%股权的收购,中美史克正式成为赫力昂全资子公司 [1] - 2024年9月赫力昂通过两笔交易增持中美史克股权,持股比例从55%提升至88% [1] - 中美史克成立于1987年,原为葛兰素史克与天津中新药业集团等共同设立的消费保健品公司 [1] - 2022年7月赫力昂从GSK分拆,成为独立上市的专注于消费健康的公司 [1] 中国市场战略布局 - 中美史克聚焦疼痛管理、呼吸健康、皮肤健康及消化健康等品类,拥有芬必得、新康泰克等知名品牌 [2] - 芬必得在中国止痛药市场中长期占据前三位置 [2] - 中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健康消费市场,仅次于美国 [2] - 中美史克加速中国区域市场布局,在成都、西安等地设立分公司推动下沉市场渗透 [2] 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医药市场近40年发生巨大变化,外资药企战略调整,合资公司形态可能已不适应时代发展 [1] - 中国消费者健康关注度和消费意愿持续提升 [2] - 营养保健品需求增长,特别是提升免疫力的产品需求增加 [3] - OTC和营养保健产品需直面消费者,消费决策因素复杂多样 [3] 公司竞争优势 - 赫力昂为中国消费者提供广泛产品线并持续推出新产品 [2] - 独立后的赫力昂保持灵活快速反应能力应对市场变化 [3] - 企业需通过持续创新赢得市场和消费者信任 [3]
中美史克终结近40年合资历史!赫力昂完成全资控股
第一财经· 2025-07-08 23:10
公司股权变动 - 赫力昂完成对中美史克剩余12%股份的收购,持股比例从88%提升至100%,终结近40年合资历史[1] - 2024年9月通过两笔交易增持股权:达仁堂转让13%,天津医药集团转让20%,持股比例从55%升至88%[1] - 中美史克成立于1987年,原为GSK与天津中新药业集团、天津太平集团合资的消费保健品公司[3] 市场背景与战略调整 - 中国医药市场近40年发生巨变,外资药企从大输液、抗生素等传统产品线转向战略调整,合资模式或已不适应发展[1][3] - 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健康消费市场,仅次于美国,为跨国消费健康企业提供巨大机遇[3] - 赫力昂2022年从GSK分拆独立,获得经营灵活性但需直面市场竞争[4] 产品与品牌布局 - 中美史克聚焦疼痛管理、呼吸健康等品类,拥有芬必得、新康泰克、百多邦等知名品牌,芬必得长期位居中国止痛药市场前三[3] - 公司加速区域市场渗透,在成都、西安、上海、广州设立分公司推动下沉市场覆盖[3] - 赫力昂通过全资控股强化中国非处方药布局,持续推出新产品覆盖健康全领域[4] 消费趋势与竞争策略 - 中国消费者健康需求持续提升,营养保健品尤其是免疫类产品需求增长显著[4] - OTC及营养保健产品需直面消费者复杂决策因素,包括功能定位、价格、品牌信任度等[4] - 公司强调通过创新保持市场反应速度,应对快速变化的消费环境[4]
年销30亿元的大窑汽水,为何屡陷“卖身”传闻?
36氪· 2025-06-25 18:57
并购传闻与资本动态 - 美国私募股权机构KKR拟收购中国饮料公司85%股权,猜测目标为大窑饮品,交易谈判已持续一年[2] - 大窑饮品曾传出2025年下半年港股IPO计划,但目前进展停滞,转而出现并购传闻[2] - 公司对并购传闻采取"不予置评"的应对策略,此前曾坚决否认与可口可乐、维维股份的收购传闻[16] 品牌历史与地域文化 - 大窑饮品起源于内蒙古呼和浩特,品牌名称来源于当地"大窑文化"遗址[8] - 公司前身为1983年成立的八一饮料厂,2006年改制为大窑饮品,推出大窑嘉宾和大窑橙诺两款主力产品[8] - 在内蒙古本地市场,大窑嘉宾被称为"青城拉菲",具有强烈的地域文化认同[8] 产品策略与渠道布局 - 采用绿色玻璃啤酒瓶包装,主打餐饮渠道非酒精饮品需求,通过高毛利策略吸引餐饮店主[9] - 到经销商层面的到岸价为17.5元/箱,终端零售价5-6元/瓶,单瓶毛利达3-4元[9] - 2014年启动全国化战略,截至2025年6月已在全国建立七大智能生产基地[10] - 产品线从碳酸饮料扩展至五大品类,2024年升级为果汁版汽水[12] 营销与品牌建设 - 2022年邀请吴京担任品牌代言人,投放央视黄金时段广告及多渠道营销[13] - 与华与华合作进行品牌升级,"大汽水,喝大窑"广告语广泛传播[15] - 2023年续约吴京,推出"过大年,喝大窑"等营销活动,拓展商超与电商渠道[15] 市场表现与行业地位 - 2022年销售额达32亿元,约为冰峰的10倍、北冰洋的3倍[15] - 在中国碳酸饮料市场,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占据主要份额,大窑作为本土品牌在夹缝中成长[15] - 通过"北商南援"计划拓展南方市场,加快全国化步伐[17] 行业趋势与挑战 - 碳酸饮料市场份额被即饮茶超越,消费健康化趋势明显[17] - 公司定位为"啤酒替代品"和"佐餐饮品",目标人群与新消费人群存在差异[18] - 面临打破"一城一汽水"地域格局的挑战,需提升品牌力和产品力[21]
消费市场热度持续攀升 假日消费品供需两旺 小袋装、健康化商品走俏
央视网· 2025-04-30 17:50
消费市场热度 - "五一"假期临近 消费市场热度持续攀升 全国各地丰富市场供给 优化消费服务 市场活力足 人气旺 [1] 健康消费趋势 - 在国家"体重管理年"号召下 消费呈现健康化 轻食化趋势 生菜 西兰花 鱼虾等轻负担 减脂类食材受青睐 [6] - 超市加大健康食材供货力度 生鲜超市时令蔬菜 生鲜水果货架充足 [6] 供应链保障措施 - 超市启动天津等几十个产地的蔬菜 水果 海鲜 肉类直发 整体供应量比平常增加15%以上 [8] - 海鲜水产品依托冷链物流体系 从捕捞到装箱最快24小时到达门店 [8] - 配送岗位人力比平常增加20%以上 保障节庆市场供应 [8] - 超市按以往2到5倍供应量备货蔬菜 肉类 粮油 [15] - 设立平价农副产品专区 商品一天一换 保障新鲜实惠 [15] 绿色农产品推广 - 各地商超将绿色农产品作为节日主推商品 南昌超市推出绿色农产品直供专区 [11] - 消费者可通过扫描二维码查看产品种植 加工 包装等全流程信息 实现透明化溯源 [11] 价格调控机制 - 线下商店扩大平价商品种类 每天保证至少12种蔬菜低于市场均价15%销售 [13] - 其他农副产品价格不高于周边同品种市场价格 [13] 物流配送体系 - 利用自建供销集配平台 打通城市社区生活必需品配送"最后一公里" [17] - 南昌供销平台中央仓储凌晨配送 分类装配小袋装大米 面粉 杂粮等 [20] 市场监测情况 - 商务大数据显示节前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 价格总体平稳 [21] - 各级商务部门将加强值班值守 密切关注市场形势 持续做好保供工作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