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IPO市场复苏

搜索文档
太火了!A股赴港上市热度攀升,高盛最新发声
券商中国· 2025-06-13 06:50
港股IPO市场表现 - 2024年上半年港股股票融资总额已超过2023年全年水平,规模较2023年近乎翻倍[1] - 2025年港股IPO融资规模跃居全球第一,主要得益于中国经济政策利好、科技发展及监管审批提速[2] - 预计2025年港股IPO规模将达到200-250亿美元,其中A股公司贡献约80%[3] 国际投资者动向 - 国际长线投资者数量显著增加,从2023年的3-5家增至2024年的20家以上,认购倍数明显提升[3] - 尽管4月受"对等关税"影响部分投资者犹豫,但5月国际资金加速流入,整体影响有限[3] - 当前港股市场优质项目供不应求,机构投资者难以获得基石份额[4] A股企业赴港上市 - 截至2024年6月11日,超40家A股企业拟赴港上市,其中20余家已递表港交所[5] - 赴港上市热潮源于香港资本市场的高效融资及监管审批加速[6] - 消费类、行业龙头类及部分科技企业最受港股投资者欢迎[6] AH股价差分析 - AH股价差由市场供需决定,不会因赴港上市A股公司增多而本质改变[7] - 历史上H股曾长期对A股保持溢价,价差现象属正常市场表现[8] 企业赴港上市建议 - 企业需评估国际业务需求,市值过小的公司在港股运作空间有限[6] - 投资者偏好盈利能力强、模式清晰、风险较小的企业[6]
高盛点睛:国际“长钱”重返港股,消费、科技企业和行业龙头受青睐
环球网· 2025-06-12 10:44
港股IPO市场动态 - 2025年以来港股IPO市场融资额持续强势反弹 预计上半年融资额将超过2024年全年 [1] - 数十亿美元级融资项目顺利登陆 基石投资者认购踊跃 机构投资者争相锚定优质项目份额 [1] - 国际长线资金正在回归 投资偏好出现明显变化 [1][3] 港股IPO市场复苏原因 - 中国经济政策与科技快速发展带来宏观利好 国际投资者重新关注中国资产 [3] - 监管效率提升 企业境外上市备案提速 有效满足市场需求 [3] - 企业质量整体提升 增强香港IPO市场投资吸引力 [3] - "A+H"公司上市数量呈现爆发式增长 反映中国企业出海需求增加和监管审批效率提升 [3] 国际长线资金投资偏好变化 - 更加关注企业基本面 青睐盈利模式清晰的消费类企业和科技企业 [3] - 偏好行业龙头企业 [3] A股与H股市场观察 - A股与H股存在估值价差 属于正常市场供需关系差异 [3] - 港股再融资市场活跃主要由国际资本推动 显示国际投资者对中国资产配置意愿持续增强 [3]
港股开盘 | 恒生指数高开0.01% 快手(01024)涨超6%
智通财经网· 2025-05-28 09:35
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高开0.01%,恒生科技指数涨0.52% [1] - 快手涨超6%,小米集团涨超2% [1] 资金流向 - 南向资金净流入银行行业规模超165亿港元,资讯科技行业净流出规模超205亿港元 [2] - 资金在科技股获利了结,因资本市场"买预期、卖现实"及关税不确定性 [2] 港股结构性变化 - 科技、消费产业市值占港股半壁江山,业绩增长性或重塑港股估值框架 [3] - 外资长线资金关注中国,港股具备承接条件 [3] - 港股迎来优质企业上市潮,海内外增量资金持续流入 [3] 配置策略 - 科技+消费是配置主线,关注人民币升值受益板块及大市值互联互通标的 [3] - 白马低估值行业具左侧布局价值,影视院线、调味发酵品等有操作价值 [4] - 科技成长、高端制造、新消费行业值得持续重视 [4] 估值分析 - 恒生指数PE从7.5倍修复至10.5倍,与近十年均值相当,较2018年、2021年高位仍有提升空间 [4] - 港股估值修复仍在进行中 [4] 港股IPO市场 - 2025年港股IPO市场将大复苏,香港为国内企业提供募集外资重要窗口 [4] - 港交所成为链接科技产业与国际资本的"超级纽带" [5] 政策支持 - 香港特区政府出台下调印花税、优化交易机制等政策提升市场流动性 [6] - 红利类资产在ETF互联互通制度下配置渠道拓宽,红利税改革预期增强吸引力 [6] 国际金融地位 - 港股市场吸引力系统性提升,资产供给结构和质量持续提高 [5] - 港股流动性在海外资金回流背景下趋势性改善 [5] - 港股红利类指数因抗压性与稳定性或成中长期资金青睐方向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