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雪产业
搜索文档
中金 | 室内滑雪场框架:四季雪趣,蓝海有待挖潜
中金点睛· 2025-09-16 07:31
文章核心观点 - 室内滑雪场作为新兴文旅地产品类,能有效解决中国优质冰雪资源匮乏与滑雪需求增长的供需矛盾,推动滑雪运动普及,看好头部运营商发展空间及产业链投资机会 [2] - 中国滑雪市场处于蓬勃发展阶段,参与率仅0.9%远低于海外成熟市场(5%-30%),但2014-2024年滑雪人次翻倍至2605万次,显示巨大增长潜力 [2] - 室内滑雪场具有反季节运营、客群触达性强等优势,截至2024-2025财年滑雪人次达563万,占总人次22%,2018-2019财年以来年化复合增速23%显著高于室外滑雪的4% [29][31] - 优质室内雪场需具备优势区位、大体量及精细化运营三大特征,行业呈现马太效应,头部运营商如融创文旅旗下"热雪奇迹"系列通过规模化与轻资产输出占据市场主导 [36][37][38] 冰雪经济发展现状 - 中国冰雪经济2024年市场规模达9700亿元,国办发[2024]49号文明确2027年和2030年产值目标分别为1.2万亿元和1.5万亿元,2024-2030年复合增速约7.5% [6] - 冰雪运动参与人次快速增长,2016-2022年冰雪季旅游人次与收入年化增速分别为15%和12%,后冬奥时代延续高增长 [6] - 滑雪运动因参与门槛低、社交属性强,较其他冰雪运动更易普及,目前中国滑雪渗透率仅0.9%,显著低于西欧等成熟市场(5%-30%) [2][12] 滑雪市场规模与结构 - 狭义滑雪市场体量约370亿元,单次冰雪运动消费约1400元/人次,主要支出为雪票、培训、住宿及设备租赁 [23] - 参考美国普及率,中长期中国滑雪产业年收入有望达3000亿元,其中室内雪场规模预计1650亿元,当前室内雪场市场规模约82亿元 [23] - 滑雪场资源分布不均,高纬度地区(东北、新疆、河北、北京)集中大部分滑雪人次,但经济发达区域缺乏优质雪场 [16] 室内滑雪场竞争优势 - 全国已运营室内滑雪场66家(2013年仅5家),集中在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另有20家在建设或规划中 [31][35] - 室内雪场全年无休运营,不受自然条件限制,人造雪对新手更友好,但垂直高度一般限于80米以内,体验多样性不及室外场 [33][34] - 经营成本中固定占比高,能耗为主要支出,选址多靠近地热或电费优惠的郊区,呈现"冬淡夏热"特征(5月、7-8月、10月为旺季) [34][36] 行业竞争格局与趋势 - 国际滑雪市场已进入整合阶段,美国CR5市占率超60%,龙头Vail Resorts市占率达36%,中国头部雪场滑雪人次增速(37%)显著高于行业平均(16%) [37][38] - 2023-2024财年落差超300米、雪道面积超50公顷的高品质雪场人次增速达51%-61%,头部雪场(年滑雪人次超10万)数量增至50家,贡献超五成全国滑雪次数 [38] - 室内雪场投资门槛高,轻资产运营模式(如管理输出)成为头部运营商扩张市场份额的关键路径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