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产业链

搜索文档
固本强农 共绘新景
河南日报· 2025-05-25 07:26
乡村振兴与特色产业发展 - 麻花庄村通过整合资源成立村集体企业民权县麻花庄村食品有限公司,采取"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统一品牌"钦封麻花庄",2024年全村麻花产值突破4000万元,村集体收入180万元 [2][4][5] - 引入电商直播销售渠道,"麻花兄弟"通过直播实现年销售额200多万元,净利润30万元 [4] - 与省农科院合作开发紫薯、香辣等新口味麻花,并引入电油锅等新技术提升品质 [4] - 计划联合省农科院建设面粉厂,形成种、管、收、加工、销售全产业链 [5] 粮食安全与良种培育 - 周口市农科院韩玉林团队培育出周麦36号等22个小麦品种,其中周麦36号累计推广2300万亩,新增小麦6亿公斤 [8][9] - 国审周麦49号试验亩产达877.9公斤,具备穗大籽饱、抗耐性好等特性 [9] - 遂平县种粮大户魏军红为种子公司繁育小麦种子2000亩,收购价每斤比市场高0.1元,亩均增收40元 [10] 农产品加工与产业链延伸 - 遂平县聚集五得利、今麦郎等128家食品企业,形成6大产业链,年加工粮食450万吨 [11][12] - 五得利遂平面粉公司日加工小麦6000吨,年加工量130万吨,80%原料来自本地 [10] - 今麦郎遂平公司方便面生产线12小时消耗16吨面粉,思念食品年产能达35万吨速冻产品 [11] 蔬菜产业与现代农业 - 卫辉市南社村整合1.5万亩土地种植30余种蔬菜,年产3500万斤,年产值5000万元,村集体收入80万元 [13][14] - 建成现代化育苗基地,年育苗1000万株,覆盖辣椒、西红柿等品种 [14] - 规划投资2000万元建设现代化蔬菜交易市场及深加工车间,开发速冻蔬菜和预制菜 [14]
奋发有为 扎实推进农业强省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在全省三农战线引发热烈反响
河南日报· 2025-05-23 07:55
粮食安全与农业生产 - 河南粮食总产连续8年稳定在1300亿斤以上,用不到6%的耕地生产全国近10%的粮食,小麦产量占全国超1/4 [3] - 确保秋粮面积稳定在7600万亩以上,全力保障夏粮颗粒归仓,组织机械抢收和烘干晾晒 [2] - 通过抗旱保粮、"一喷三防"等措施应对旱情,力争重旱麦田少减产、轻旱麦田保稳产、无旱麦田多增产 [3][7] 农业科技与现代化 - 选育高产稳产优质小麦品种,实现良种良法配套,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 [7] - 提升农机装备智能化水平,改进收获机械性能实现减损,研发应急机械应对灾害 [7] - 构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服务田间生产实际需求 [8] 农业产业链延伸 - 推动面、肉、油、乳、果、中药六大产业联盟发展,构建"航母式"产业集群 [9] - 河南食品加工业规模居全国前列,但存在产业链短、附加值低问题,需科技赋能提升 [10] - 桐淮茶业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1万余亩茶叶基地,年效益超1亿元 [10][11] 乡村建设与产业融合 - 培育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先导区,探索片区化组团式发展模式 [12] - 济源示范区推进城乡融合,提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缩小城乡差距 [13] - 娄家沟村发展高山养殖海鱼产业年产值2400万元,探索"农业+旅游+深加工"模式 [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