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EPR)

搜索文档
立足汽车产业低碳发展,打通资源循环利用链路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3 18:05
增程式电动车技术优势 - 增程式电动车被定位为2030年碳达峰贡献主力 节油率高且减排效果显著 [3] - 关键技术包括电池并联发动机用料少且容量更高 内燃机热效率超45% 增程器与电池实时互补 能量回收节油10%-15% 以及优化控制实现节能最大化 [3] - 采用两电源并联结构使发动机排量减半 车重大幅降低 实现高度节能减排 [3] 汽车低碳标准体系建设 - 将完善固态电池和换电等新技术标准体系 填补标准空白领域 [4] - 加强碳管理、节能、新能源汽车及循环利用等重点领域标准研究 加速制定进度 [4] - 通过国际标准组织合作推动中国技术方案出海 支撑汽车产业全球化发展 [4] 报废机动车回收产业机遇 - 2023年全国报废机动车回收量突破800万辆 同比增长64% 受益于以旧换新政策推动 [5] - 回收端规模化和标准化发展为产业升级关键环节 助力汽车产业低碳绿色发展 [5] 动力电池回收挑战与对策 - 动力电池年使用量从100余GWh增至2024年超1000GWh 2030年预计达3000GWh 对应退役量达3000万吨 [6] - 需共建技术中心攻关拆解回收技术 提升原料纯度并降低能耗 实现产品标准化 [6] - 通过参控股整合产业链 推动电池数字身份证互通互认 打通新能源汽车出海链条 [6] 资源循环利用政策发展 - EPR制度为核心抓手 旨在打通资源循环链路并完善标准体系 [7] - 强化产业协同作用 依托智库调研支撑政策制定与绿色可持续发展 [7]
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瞄准国际电池回收市场
36氪· 2025-09-02 18:57
近几年"新三样"出口表现亮眼,2023年首破万亿元大关,也带动上下游行业的出海浪潮。比如与"新三 样"产品密不可分的电池产业。中国拥有全球70%的电池产能,超过1/4用于出口,无论是电池产品直接 外销,还是搭载新能源汽车和储能系统远销海外,中国生产的电池正在铺满全球市场。 如博萃循环创始人林晓所说,"中国造的电池,中国也最懂怎么回收。"随着出口电池陆续进入退役期, 电池回收再造行业将迎来蓬勃发展,而中国作为全球最主要的电池制造方,在回收技术上具有先发优 势,相较于海外本地回收商,更清楚电池的生产主体、制造工艺与材料构成,在制定回收方案时,能更 精准地解决回收环节的技术问题。 不过国内外废旧电池回收市场生态存在较大差异,国内废旧电池以交易买卖、逐级加价的形式流通,属 于资源市场,而欧美市场废旧电池需要付费处置,属于补贴市场。因此,中国电池回收企业虽然在国内 已有成熟实践,但在海外市场仅靠复制国内经验很难成功。 "电池回收出海的本质,不是企业走出去,而是技术、服务走进去。"林晓表示,博萃循环在电池回收技 术出海领域,不是简单地做标准化产品的出口,也不能套用国内成熟模式,而是将国内技术优势做本土 化落地,开发适配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