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回收

搜索文档
硅业分会:本周多晶硅价格环比上涨;海亮股份:固态电池用新型铜箔已有出货能力 | 新能源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8 07:17
格林美与Ascend Elements合作 - 格林美与美国Ascend Elements签署谅解备忘录 共同构建欧洲领先动力锂电池回收体系 包括合作建设回收体系 拆解与黑粉制造体系 锂镍钴资源化与电池材料再制造产业体系 [1] - 该备忘录为框架性约定 具体实施存在不确定性 [1] 海亮股份铜箔技术进展 - 公司适配固态电池的镀镍铜箔等新型铜箔产品已具备量产出货能力 [2] - 极高抗铜箔 极薄铜箔等锂电箔前瞻性产品技术指标实现行业领先 目前送样客户中一线电池企业已有正向反馈 [2] 多晶硅市场行情 - 本周多晶硅N型复投料成交均价为5.32万元/吨 环比上涨8.57% 价格区间为5.1-5.5万元/吨 [3] - 涨价主因包括部分一线企业对外销量达阶段上限 二线企业开始签单 市场呈现阶段性供应偏紧局面 [3] - 国家产业政策提振市场预期 业内对后市持乐观预期 市场情绪面对硅料价格形成支撑 [3]
绿通科技与格林美控股子公司动力再生达成战略合作
证券时报网· 2025-09-17 20:56
战略合作框架 - 绿通科技与格林美控股子公司动力再生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在新能源场地车辆及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领域建立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1] - 双方将联合实现对场地电动车、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后市场维保、材料循环再生的全生命周期价值链体系 打造闭环产业链[1] - 合作范围包括电动观光车、高尔夫球车、清扫车等场地车辆及锂电池项目[2] 业务合作内容 - 绿通科技在其生产的场地车辆中优先采购动力再生提供的锂电池系统 动力再生为绿通科技提供定制化锂电池系统解决方案[2] - 动力再生与其母公司后续使用场地车辆时优先采购绿通科技产品 双方确保产品性价比及售后服务优势[2] - 双方同意联合出资成立资产持有公司 专注于景区观光车运营租赁业务 通过创新商业模式推动市场拓展[2] 回收合作机制 - 绿通科技有义务将自有或售后回流的车辆与电池交售给动力再生合规处置[2] - 动力再生利用既有回收网络体系对车辆及锂电池系统提供残值兜底回收服务[2] - 动力再生承诺整车带电池回收价格具有一定市场竞争优势[2] 公司业务概况 - 绿通科技主要从事场地电动车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产品涵盖高尔夫球车、观光车、电动巡逻车、电动货车、清洁设备等[1] - 公司以出口业务为主 产品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1]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74亿元 同比下降12.30% 归母净利润为4620万元 同比下降46.50%[1] 合作方背景 - 动力再生成立于2020年11月20日 注册资本10亿元 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 - 公司获得国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案例企业、国家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等资质认定[1] - 动力再生与绿通科技不存在关联关系[1] 合作预期影响 - 本次合作有利于公司与合作方强强联合 推动公司市场拓展[2] - 框架协议的签署对公司业务和经营的独立性不产生影响[2] - 合作顺利履行预计对公司未来经营发展产生积极影响[2]
格林美:与美国AE签署共探欧洲电池回收与材料合作谅解备忘录
格隆汇· 2025-09-17 19:58
战略合作 - 公司与欧美动力锂电池综合回收企业ASCENDELEMENTS INC签署谅解备忘录 共同开拓欧洲动力锂电池回收市场及镍钴锂资源回收和电池材料市场[1] - 双方将合作建设欧洲领先的动力锂电池回收体系 拆解与黑粉制造体系 锂镍钴资源化与电池材料再制造产业体系[1] - 将积极探索在美国合作推进锂离子电池回收与工程电池材料生产的可能性[1] 市场布局 - 构建欧洲领先的动力锂电循环产业体系 服务欧洲新能源全生命周期价值链发展[1] - 合作结合地缘关系 资源 资本 技术与运行管理等方面优势[1] - 推动全球电池护照实施与新能源的绿色发展[1]
香港施政报告利好大型电动车电池回收设施 晋景新能助力香港建立完整电动汽车产业链闭环
格隆汇APP· 2025-09-17 13:32
行业动态 - 香港政府正推动全港首间大型电动车电池回收设施 预计2026年上半年在环保园启用[1] - 本地退役电池将转化为再生黑粉供应内地和周边地区 促进电动车电池回收产业发展[1] - 该项目填补香港在规模化电池回收领域的空白 助力香港建立完整的电动汽车产业链闭环[1] 公司业务 - 香港上市公司晋景新能旗下公司承接香港环保园电池回收项目[1] - 该项目是香港首个大型电动汽车电池回收中心[1]
政企协同推动绿色转型!香港施政报告明确推动晋景新能电池回收项目
智通财经· 2025-09-17 13:25
香港新能源政策 - 香港政府将构建新能源产业链并推动电动车电池回收产业发展 [1] - 政府正推动香港首间大型电动车电池回收设施 预计2026年上半年在环保园启用 [1] - 该设施将把本地退役电池转化为再生黑粉 供应中国内地和周边地区 [1] 晋景新能业务布局 - 公司正在建设香港首间动力电池处理工厂 设计产能可满足香港2035年电动车电池处理需求 [1] - 设施不仅服务香港本地市场 还将辐射粤港澳大湾区及东南亚地区 [1] - 该工厂将成为公司全球电芯循环服务体系的核心枢纽 [1] 战略合作与产能规划 - 已与国轩高科、晶科能源等头部企业签署战略协议 锁定未来退役电池处置价值超过300亿人民币 [1] - 参与发起"全球锂电回收网络平台" 构建覆盖全球四大洲的锂电回收网络 [1] - 计划于2030年实现12万吨/年回收产能 [1] 公司竞争优势 - 作为从传统行业成功转型绿色科技的香港企业典范 [1] - 具备领先回收技术 与全球主流新能源企业深度绑定 [1] - 拥有覆盖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 [1] - 将成为香港绿色循环经济关键基础设施 提供电池材料闭环解决方案 [1]
政企协同推动绿色转型!香港施政报告明确推动晋景新能(01783)电池回收项目
智通财经网· 2025-09-17 13:13
香港新能源政策与产业布局 - 香港政府将构建新能源产业链并推动电动车电池回收产业发展 重点建设首间大型电动车电池回收设施 预计2026年上半年在环保园启用[1] - 回收设施将本地退役电池转化为再生黑粉 供应中国内地和周边地区[1] 晋景新能业务规划与产能 - 公司建设香港首间动力电池处理工厂 设计产能可满足香港2035年电动车电池处理需求[1] - 设施服务范围覆盖香港本地市场 粤港澳大湾区及东南亚地区 成为全球电芯循环服务体系核心枢纽[1] - 计划于2030年实现12万吨/年回收产能 通过全球化布局构建覆盖全球四大洲的锂电回收网络[1] 战略合作与业务价值 - 公司与国轩高科 晶科能源等头部企业签署战略协议 锁定未来退役电池处置价值超过300亿人民币[1] - 业务布局迎来多重催化 未来数年业绩增长具备高确定性[1] 公司竞争优势 - 凭借领先回收技术 与全球主流新能源企业深度绑定 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区位优势[1] - 成为香港绿色循环经济关键基础设施 提供电池材料闭环解决方案[1]
湖南裕能:公司全资子公司正有序推进电池回收项目建设
证券日报网· 2025-09-15 21:45
公司业务动态 - 公司全资子公司湖南裕能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正有序推进电池回收项目建设 [1] - 通过电池回收项目实施可高效回收废旧电池中核心材料 [1] - 电池回收项目有助于丰富公司原材料供应和提升资源循环利用率 [1]
晋景新能集团欧洲总部正式成立 全面强化40余服务网点协同
智通财经· 2025-09-15 11:38
公司战略布局 - 晋景新能集团在德国波鸿设立欧洲总部 实现从区域性运营向全域整合的关键升级 [1] - 欧洲总部将作为战略管理中枢 政策研究中心及国际合作平台 全面强化对欧洲40余个服务网点的支持与协同 [1] - 通过强化区域协同与资源整合 为本地及海外客户拓展欧洲市场提供强力支持 [3] 业务拓展方向 - 欧洲业务从五金回收 贵金属冶炼及数据销毁 拓展至电池回收全流程解决方案 [3] - 电池回收服务涵盖运输 检测 维修 拆解 二次利用与再生服务 [3] - 依托德国波鸿区位优势增强对欧盟《新电池法》的合规响应 提供高效可靠新能源解决方案 [3] 行业发展机遇 - 欧洲作为全球绿色转型关键市场 电动车与储能产业迅速发展 [3] - 公司未来将深化与产业链伙伴战略合作 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的绿色能源生态体系 [3] - 通过生态体系赋能全球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 [3]
晋景新能集团(01783)欧洲总部正式成立 全面强化40余服务网点协同
智通财经网· 2025-09-15 11:34
公司战略布局 - 晋景新能集团在德国波鸿设立欧洲总部 标志着公司从区域性运营转向全域整合的关键升级 [1] - 欧洲总部将作为战略管理中枢 政策研究中心及国际合作平台 全面强化对欧洲40余个服务网点的支持与协同 [1] - 总部将依托德国波鸿区位优势 增强对欧盟《新电池法》的合规响应能力 [3] 业务拓展方向 - 欧洲业务从五金回收 贵金属冶炼及数据销毁 拓展至电池回收全流程解决方案 [3] - 电池回收业务涵盖运输 检测 维修 拆解 二次利用与再生服务 [3] - 通过强化区域协同与资源整合 为本地及海外客户拓展欧洲市场提供支持 [3] 行业发展机遇 - 欧洲作为全球绿色转型关键市场 电动车与储能产业迅速发展 [3] - 公司计划深化与产业链伙伴战略合作 构建开放协同高效的绿色能源生态体系 [3] - 欧洲总部将作为服务全球能源企业的重要支点 赋能全球新能源产业可持续发展 [3]
立足汽车产业低碳发展,打通资源循环利用链路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3 18:05
增程式电动车技术优势 - 增程式电动车被定位为2030年碳达峰贡献主力 节油率高且减排效果显著 [3] - 关键技术包括电池并联发动机用料少且容量更高 内燃机热效率超45% 增程器与电池实时互补 能量回收节油10%-15% 以及优化控制实现节能最大化 [3] - 采用两电源并联结构使发动机排量减半 车重大幅降低 实现高度节能减排 [3] 汽车低碳标准体系建设 - 将完善固态电池和换电等新技术标准体系 填补标准空白领域 [4] - 加强碳管理、节能、新能源汽车及循环利用等重点领域标准研究 加速制定进度 [4] - 通过国际标准组织合作推动中国技术方案出海 支撑汽车产业全球化发展 [4] 报废机动车回收产业机遇 - 2023年全国报废机动车回收量突破800万辆 同比增长64% 受益于以旧换新政策推动 [5] - 回收端规模化和标准化发展为产业升级关键环节 助力汽车产业低碳绿色发展 [5] 动力电池回收挑战与对策 - 动力电池年使用量从100余GWh增至2024年超1000GWh 2030年预计达3000GWh 对应退役量达3000万吨 [6] - 需共建技术中心攻关拆解回收技术 提升原料纯度并降低能耗 实现产品标准化 [6] - 通过参控股整合产业链 推动电池数字身份证互通互认 打通新能源汽车出海链条 [6] 资源循环利用政策发展 - EPR制度为核心抓手 旨在打通资源循环链路并完善标准体系 [7] - 强化产业协同作用 依托智库调研支撑政策制定与绿色可持续发展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