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循环模式
搜索文档
茶田立体养殖广地龙项目落地英德,生态优势筑牢英德红茶产业根基
南方农村报· 2025-10-31 12:34
项目背景与会议概况 - 广地龙立体种养产业合作交流研讨会于10月29日在清远英德英九庄园国家生态农场举行 [2] - 会议由广州对口帮扶协作清远指挥部指导,广州科德投资有限公司联合广东英九庄园绿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主办 [3] - 会议汇聚了广东省中药研究所、国药集团冯了性(佛山)药材饮片有限公司、汀曲(广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专家和企业代表 [4][5][6] 项目核心模式与优势 - 项目采用“以蚓养茶、以茶促蚓”的生态循环模式,有效改良茶园土壤并提升茶叶品质,同时获得高经济价值的广地龙,实现生态与经济效益双重提升 [30][31] - 英德独特的北纬24°黄金产茶带地理位置、南岭山脉南麓的丘陵地貌及云雾缭绕的小气候,满足了茶树四季生长需求 [19][20][21][22][23] - 英德茶园土壤有机质丰富,重金属含量远低于国家标准,灌溉用水达饮用水源地水质要求,空气质量常年维持国家一级标准,为广地龙提供了洁净安全的栖息环境 [24][25][26] 英德红茶产业基础 - 英德红茶具有“浓、醇、甜、香”特点,被评为“世界高香红茶”,被誉为“东方金美人” [35][36] - 根据2025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英德红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51.78亿元,增幅8.5%,首次荣登全国红茶类第一 [37][38] - 英德全市共有50家茶企获得广东省生态茶园认定,总数居全省第一,从源头保障了广地龙的生存安全 [27][28] 项目意义与发展路径 - 广地龙在英德茶园的成功繁育,为英德红茶产业拓展了绿色发展路径,并直观印证了当地茶园优良的生态环境 [16][17] - 交流会核心围绕广地龙立体种养合作模式、技术难点与市场开发,搭建起连接科研、种植、加工、销售与资本的高效桥梁,推动形成产业合力 [32][33]
青山叠翠生灵归
陕西日报· 2025-10-25 06:19
秦岭生态保护修复工程 - 秦岭北麓主体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秦岭山水工程)包含35个子项目(130个子工程)[1] - 截至10月14日,工程累计完成生态保护修复面积3.90万公顷,完成河道岸堤修复长度709.88千米[1] - 就峪河楼观镇、司竹镇土地综合整治工程项目涉及929.01公顷土地,建设微喷灌溉+水肥一体化系统以替代传统大水漫灌[1] 农业生产效率提升 - 微喷灌溉系统预计使猕猴桃亩产达到1600公斤,并节省每亩200元人工成本[1] - 项目通过方钢支架和硬化道路等基础设施升级,补齐产业发展短板[1] 生态质量改善成果 - 2024年秦岭陕西段生态质量指数达到最高类别“一类”,生态环境质量优良等级面积保持在99%以上[2] - 朱鹮种群数量从1981年的7只增至7700余只,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从上世纪80年代的109只增至345只[3] - 羚牛种群数量突破5000头,金丝猴种群数量达5900余只,林麝人工繁育存栏数占全国总量70%以上[3] 林下经济发展模式 - 留坝县打造“以林养菌、以菌肥田、以蜂促农”的生态循环模式,林下中药材种植面积达4.65万亩,年产量1.96万吨[4] - 该县林下经济中西洋参、猪苓、天麻、淫羊藿等道地药材亩均产值超万元,猪苓种植每亩收益可达10多万元[4] - 通过成立生态资源资产经营公司整合碎片化资源,将86.2%的农户嵌入产业链,实现户均年增收突破8000元[4] 林业产业总体规模 - 秦岭地区已创建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24个,形成多元化发展格局[5] - 2024年全省林业产业总产值达1825亿元,林下经济贡献显著[5]
“舌尖”美味助力文旅消费 “小”鱼鲜串起数亿元“大”产业链
央视网· 2025-10-04 17:06
核心观点 - 成都新津区以黄辣丁等特色鱼鲜为核心,通过科技赋能生态养殖、集群加工和文旅融合,形成了一条完整的现代渔业产业链,经济总产值达7.7亿元 [18][22] 餐饮与文旅消费 - 不足一公里的“黄辣丁一条街”汇集20家主打餐厅,用餐高峰时日销黄辣丁超2000斤 [1][6] - 全区拥有超过1000家鱼鲜餐饮企业,形成“品过新津鱼,方知成都味”的金字招牌 [8][24] - 通过举办鱼头火锅节、龙舟会等活动,“渔养+文旅”模式拉动消费超亿元 [5][8][24] 养殖与供应链 - 全区养殖水面8055亩,采用高位池养殖、智能检测等技术,使鱼类产量提升五倍以上,年产鱼鲜1.28万吨 [9][11][12] - 水产饲料年产量超90万吨,科学配比保障鱼类营养 [14][15] - 构建生态循环模式,将鱼类粪便和残渣加工成有机肥饼,实现“渔养+种植”闭环 [14][17] 加工与销售 - 水产食品加工线将鲜鱼制成鱼丸、鱼片等15种速食产品,年产值突破4.3亿元 [17][22] - 加工产品销往国内多个省份及海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 [17][22] 产业链经济规模 - 水产业经济总产值高达7.7亿元,其中核心渔业产值突破2.4亿元 [22] - 产业链涵盖上游饲料生产、中游加工、下游餐饮文旅,实现经济与生态共赢 [17][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