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种养

搜索文档
“土特产”变身增收致富“金钥匙” 特色种植助推乡村振兴
央视网· 2025-09-22 20:49
在山西运城市万荣县的这个香菇基地,标准大棚整齐排列。棚内的菌棒上一朵朵饱满的香菇长势喜人,工人们正熟练地进行采摘。 今年,当地继续推广"村集体+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产业,覆盖全县14个乡镇。目前,已建成产业基地3000余亩,大棚5500多 个,产业规模达到4000万棒。 安徽全椒:万亩莲藕喜丰收 生态种养助增收 据介绍,当地香菇从9月开始采收,可以持续到来年5月,其中9月的头茬菇品质和产量最高。工人们会根据大小和品质,进行分级采收。 这两天,安徽滁州全椒县的万亩莲藕种植基地迎来采挖季。 采挖现场,藕农在荷塘中忙碌地采挖莲藕。他们将一根根鲜嫩欲滴的莲藕挖出后分拣上岸,再进行清洗、称重后就装车发往市场销售。这 些莲藕每根4至5节、肉质洁白、口感酥嫩,主要销往上海、南京、合肥等地。 央视网消息:进入9月后,山西运城市万荣县的香菇进入采收旺季。当地的菇农们抓紧采摘头茬菇,按级采收,确保香菇稳产,农民增 收。 近年来,当地依托优质的生态资源,推行"藕虾共作"、"稻虾混养"等生态种养模式,目前已发展特色产业1.8万亩。今年上半年,集体经 济纯收入突破200万元,既守护了绿水青山,更让群众的钱袋子实实在在鼓了起来 ...
“鱼米之乡”产业旺
金融时报· 2025-08-19 10:39
项目投资与贷款支持 - 农发行湖北省分行在黄冈市智慧农业蔬菜种植示范园项目累计发放贷款14.8亿元,支持五个片区建设2000多座标准化蔬菜大棚[1] - 该行对石首市鸭蛙香稻产业基地项目累计投放贷款1.52亿元,用于5万余亩耕地综合整治[2] - 该行支持丹江口市柑橘产业,累计投放贷款12亿元,其中2022年投放4.5亿元支持16.48万亩示范基地建设,2023年投放2.3亿元支持深加工基地建设[3] 产业发展与模式创新 - 黄冈智慧农业项目融合“农业+旅游+研学”业态,运用传感器和AI“智脑”分析市场行情,带动周边1500名农户就近就业,人均月增收3000元[1] - 石首市项目采用“鸭—蛙—香稻”生态种养模式,配套建设鸭舍、蛙池、加工车间和品牌展厅,提供2000余个就业岗位[2] - 丹江口市通过“农业产业联合体”模式集约分散土地,引入“北冰洋”橘子汽水项目,建成“种植—加工—销售”全产业链,带动10名脱贫户年均增收2万余元[3] 业务战略与产业覆盖 - 农发行湖北省分行以服务全省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为抓手,“十四五”以来累计投放相关产业条线贷款逾1300亿元[1] - 该行业务覆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河流生态修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及“小田并大田”改造,支持虾稻共作、鄂州武昌鱼、应城汤池甲鱼等特色产业[2] - 该行立足柑橘产区优势,支持三峡库区、丹江口库区等多个柑橘项目,将“小柑橘”发展成乡村振兴大产业[3]
机械化收割、“鸭管家”除虫 农业科技+生态种养助力增产增收
央视网· 2025-07-01 14:21
江西早稻收割与晚稻种植 - 江西1800多万亩早稻进入成熟收割期,赣州全南县种植户利用晴好天气进行机械化抢收[1] - 采用大型联合收割机实现高效收割,稻谷脱粒后直接转运,秸秆粉碎还田作为晚稻生物肥料[1] - 旋耕机紧随收割后开展作业,为晚稻插秧抢出农时,实现"双抢"无缝衔接[1] - 机械化作业将传统一个月农时缩短至半个月,显著提升效率[3] - 赣州市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4.94%[3] - 粮食烘干厂实现田头到仓库无缝衔接,不间断进行烘干作业[3] 河南信阳稻鸭共养模式 - 商城县采用稻鸭共养生态模式,稻田中放养"鸭管家"进行除草除虫[4] - 鸭群杂食性特点有效控制杂草和害虫,粪便作为天然肥料提升稻谷品质[4] - 实施"一田五收"模式:种植二茬稻、养殖两茬鸭和虾,每亩收益超过1500元[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