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力交易市场化改革
icon
搜索文档
电力设备系列:低位+弹性的投资机会
2025-10-16 23:11
行业与公司 * 电力设备行业[1][3] 核心观点与论据 **数据中心技术趋势** * AI数据中心功率需求激增,传统设计面临挑战,固态变压器因能提升供电效率、可靠性并减小体积被视为关键技术方向[1][4] * 新设计方案在机架端引入超容短时储能应对负荷波动,在电网端引入常规电池储能提升供电可靠性[4] * 四方股份、中国西电、金盘科技、特锐德等公司已积极布局SST设备[1][4] **全球化发展驱动** * 全球新能源普及、数据中心新增用电需求及发达市场设备更新推动电力设备需求增长[1][5] * 国内龙头企业海外渗透率仍低,凭借成本和服务优势有望突破高进入壁垒[1][5] * 突破进入门槛后,国内企业有望通过长期投入实现海外市场稳定增长[5] **海外市场优势企业** * 思源电气是综合性龙头,华明是分接开关细分龙头,云路是上游磁性材料龙头[1][6] * 特变电工、正泰电器长期深耕海外市场,特锐德、三星金杯在海外业务上取得进展[1][6] * 海兴电力、三星等公司在海外配套部件业务上有所突破[1][6] **行业新技术方向** * 特高压直流是核心方向,行业呈现更多采用电子技术解决问题的趋势,应用场景包括数据中心、绿电直连、海风及核聚变等[1][7] * 中国西电涉及特高压和固态变压器,许继电气专注于超高压及核聚变领域,平高电气相关于雅砻江水电站项目,安靠涉及GIL项目[1][7] **电力交易发展前景** * 电力交易市场化改革加速,预计2026年新能源全面入市与现货市场铺开后迎来较大增长[1][8] * 朗新股份凭借支付宝缴费渠道拓展售电业务,中小微工商业客户成为其核心竞争优势[1][8] * 国内日新侧重发电竞争策略,通过功率预测与托管服务满足新增需求[1][8] 其他重要内容 **市场关注点与投资策略** * 电力设备板块作为避险板块关注度提升,当前选股思路呈现低位加弹性组合,弹性主要来自新业务或新市场[3] * 具体投资方向包括数据中心、出海、新方向以及电力交易四个方面[3] **重点关注公司汇总** * 数据中心SST领域重点关注中国西电、四方股份、特锐德[2][9] * 出海方面重点关注思源电气、华明智能、特变电工、三星医疗[2][9] * 新技术方向重点关注许继电气[2][9] * 电力交易领域重点关注朗新股份、国内日新[9]
国能日新(301162):核心业务高速增长 创新业务打开成长空间
新浪财经· 2025-08-27 12:44
核心财务表现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21亿元,同比增长43.15% [1] - 归母净利润4597.32万元,同比增长32.48% [1] - 扣非归母净利润4348.46万元,同比增长53.52% [1] 新能源功率预测业务 - 新能源功率预测业务营收2.05亿元,同比增长55.14%,占总营收63.94% [2] - 毛利率61.58%,同比下降11.91个百分点,因低毛利硬件收入占比提升 [2] - 净增客户1116家,服务新能源电站数量达5461家,保持行业领先 [2] - 自研"旷冥"大模型使风电、光伏功率预测精准率提升1-1.5个百分点 [2] 行业背景与政策驱动 - 上半年国内光伏发电新增并网2.12亿千瓦,同比增长107% [2] - 分布式光伏"四可"政策(可观、可控、可测、可调)推动增量及存量改造需求 [2] - 电力交易市场化改革提升公司长期产品需求 [2] 并网智能控制业务 - 新能源并网智能控制产品收入5102.29万元,同比下降4.56% [2] - 分布式并网融合终端产品已拓展至十余个省份 [2] 创新业务与虚拟电厂 - 创新产品(含虚拟电厂业务)收入1616.44万元,同比增长1.53%,占营收5.04% [3] - 子公司运营的新能源资产规模达3263.38万元,同比增长665.96% [3] - 已在陕西、甘肃等9个省份获得负荷聚合商准入资格 [3] - 创新业务有望成为第二增长曲线,覆盖电网端、储能端及负荷端 [3]
中国银河:给予国能日新买入评级
证券之星· 2025-08-27 12:3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1亿元,同比增长43.15% [2] - 归母净利润4597.32万元,同比增长32.48% [2] - 扣非归母净利润4348.46万元,同比增长53.52% [2] 功率预测业务 - 新能源功率预测业务营收2.05亿元,同比增长55.14%,占总营收63.94% [3] - 毛利率61.58%,同比下降11.91个百分点,因低毛利硬件收入占比提升 [3] - 净增客户1116家,服务新能源电站总数达5461家,保持行业领先 [3] - 自研"旷冥"大模型使风光功率预测精准率提升1-1.5个百分点 [3] 行业背景与政策驱动 - 上半年国内光伏新增并网2.12亿千瓦,同比增长107%,行业迎"抢装潮" [3] - 分布式光伏"四可"政策(可观、可控、可测、可调)推动短期需求 [4] - 电力市场化改革提升电力交易相关产品需求,驱动长期增长 [4] 创新业务布局 - 创新产品(电力交易、储能管理、虚拟电厂)收入1616.44万元,同比增长1.53%,占营收5.04% [5] - 子公司日新鸿晟运营的新能源资产规模3263.38万元,同比增长665.96% [5] - 已获9个省份电网负荷聚合商准入资格,虚拟电厂业务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5] 机构盈利预测 - 机构预测2025年归母净利润中位值约1.24-1.43亿元,2026年1.54-1.85亿元 [6][8] - 90天内12家机构给出评级,10家买入、2家增持,目标均价68.09元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