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疆电入渝
icon
搜索文档
戈壁滩上的“硬核”奋斗——国网山东电科院中实易通公司调试华电新疆哈密电厂机组纪实
中国能源网· 2025-08-20 06:51
项目概况 - 华电新疆哈密2×1000兆瓦2号机组完成168小时满负荷试运并正式移交生产,成为我国首个沙戈荒新能源外送基地中首个全面投产的百万千瓦火电机组工程[2] - 该项目是"疆电入渝"工程的配套电源项目,地处新疆天山北麓,年均8级以上大风达115天,冬季极限低温零下28摄氏度[3] - 项目所在地环境恶劣,被描述为"无边际、无遮蔽、无昼夜界限"的"三无"之境[5] 技术创新 - 全球首创异步电机双向控制的汽动给水泵(CEST技术),减少厂用电率同时提高机组热经济性[6] - 全球首次在百万千瓦机组间冷塔应用钢管X柱结构,建成全球最大的双曲线钢结构间冷塔[6] - 国内首次在百万千瓦空冷机组中采用立式全容量蛇形管高加,设备国产化水平取得重要突破[6] - 汽动给水泵调试过程中将变流器重故障判断条件由55项修改为19项,解决了误跳闸问题[8] - 通过调整辅机间冷扇区百叶窗开度,使主机循环水温度下降2-3摄氏度,背压降低0.5-1.5千帕,煤耗降低1%[8] 团队表现 - 调试团队采用极限时间压缩策略,实行以调试促安装措施,确保调试与安装无缝衔接[10] - 执行"问题不过夜"铁律,建立调试缺陷跟踪表,确保24小时内闭环[10] - 高标准完成127项调试措施,攻克一系列技术难题,实现"六个一次成功"[10] - 团队成员来自不同年龄段,包括90后、80后和70后,克服极端环境坚持工作[11] - 1号、2号机组仅用时6个月实现双投目标,2号机组仅用时两个月即投产发电[13] 项目意义 - 机组采用世界一流发电节能技术,同步建设高效除尘、脱硫、脱硝设施,实现全时段超低排放[15] - 将有效发挥清洁高效煤电基础调峰作用,支撑"疆电入渝"配套新能源基地建设[15] - 对新疆资源优势转换、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提高重庆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15] - 项目是"疆电入渝"工程的送端,受端为渝北换流站,成功实现用新疆的电点亮重庆的夜[15]
华电新疆哈密2×1000兆瓦煤电项目2号机组正式移交生产
齐鲁晚报· 2025-08-14 09:44
面对技术复杂性和极端环境的双重挑战,该调试项目部发扬吃苦耐劳,迎难而上的拼搏精神,精心组 织,奋力攻坚,制定调试措施90余项,试验卡160余项;采用极限时间压缩策略,实行以调试促安装措 施,高标准完成汽轮机冲转、机组并网等关键节点"六个一次成功"。 华电新疆哈密2×1000兆瓦2号机组是"疆电入渝"工程的送端,受端是渝北换流站,这里的调相机分系统 调试也是山东中实易通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完成。该公司调试团队凭借自身过硬的技术,用新疆的电,点 亮了重庆的夜。下一步,他们将继续发挥技术支撑作用,全力为电网建设贡献力量。(赵涵 张劲) 8月13日3时44分,由国网山东电科院山东中实易通集团有限公司与新疆新能集团乌鲁木齐电力建设调试 所(联合体)调试的"疆电入渝"配套电源项目华电新疆哈密2×1000兆瓦2号机组圆满完成168小时满负荷 试运,机组各系统运行平稳,主要运行参数优良,正式移交生产。 试运行期间,2号机组各系统运行稳定,各项参数指标优良且均满足设计技术规范要求,机组自动投入 率100%,保护投入率100%,电气保护、自动装置及主要仪表投入率100%,各项指标优良,具备商业运 行条件,脱硫、脱硝、除尘同步投入。 ...
重庆电网负荷突破2800万千瓦 创历史新高
快讯· 2025-07-17 21:24
重庆电网负荷创新高 - 重庆电网负荷攀升至2852万千瓦 创历史新高 [1] - 用电需求激增主要受持续高温天气影响 [1] - "疆电入渝"工程表现突出 最大输送功率达400万千瓦 约占电网最大负荷的七分之一 [1] - 该工程累计输送电量21.3亿千瓦时 可满足重庆全市家庭约91.38天的用电需求 [1]
“疆电入渝”首批电源项目投产!
中国电力报· 2025-06-13 15:19
项目概况 - 新疆天山北麓戈壁能源基地是我国首个"沙戈荒"大基地外送通道项目,也是"疆电外送"第三通道配套电源项目,由中国华电集团和华润集团联合开发建设 [1] - 项目位于哈密三塘湖戈壁腹地,是"十四五"重点建设的"疆电入渝"工程配套电源项目,总投资547亿元 [1] - 电源总规模1420万千瓦,包括煤电400万千瓦、风电700万千瓦、光伏300万千瓦、光热20万千瓦,配套建设120万千瓦/480万千瓦时电化学储能装置 [1] - 清洁能源装机占比高达71.8%,以大型风电光伏为基础,以清洁高效煤电为支撑,以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 [1] 技术创新 - 全球首次在百万千瓦机组间冷塔运用钢管X柱结构,建设全球最大的双曲线钢结构间冷塔 [2] - 采用世界首批100万千瓦高效超超临界纯燃新疆高碱煤锅炉、世界首个异步电机双向控制汽动给水泵组技术 [2] - 世界首个20万千瓦级大型光伏中压直流发电系统,打造全国首个"沙戈荒"基地大型构网型储能 [2] - 建设全国最大100%国产化构网型风机示范项目 [2] 项目特点 - 首批投产的2台100万千瓦燃煤机组采用超超临界技术与深度调峰能力深度融合,兼具电力供应"稳定器"和新能源消纳"调节器"功能 [3] - 机组采用世界一流节能技术,主蒸汽压力参数、发电煤耗、调峰性能等均处于国内同类型机组先进水平 [3] - 同步建设高效除尘、脱硫、脱硝设施,污染物排放优于燃气机组标准 [3] - 项目全面建成后每年可减少燃煤消耗6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600万吨 [3] 社会经济效益 - 项目建设过程中带动就业2.3万人次 [3] - 采用"封育保护—生态修复—科技治理"分区施策的生态治理方案,投入专项资金用于"沙戈荒"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 [3] - 项目计划2023年12月实现除光热外全部机组投产发电,届时每年将输送360亿千瓦时绿电至川渝地区 [4] - 项目将推动新疆清洁能源高效开发利用,为重庆用电安全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供能源保障 [4]
今年“疆电入渝”规模预计超过80亿千瓦时
疆渝电力合作现状 - 2017年开启"疆电入渝"合作以来,每年签署政府间购电协议,并纳入国家跨省跨区优先发电计划 [1] - 截至目前"疆电入渝"累计输送电量达99.3亿千瓦时,高峰期入渝电力约占重庆全市增购电量的15% [1] - "疆电"已成为重庆增购电最稳定的电力来源 [1] 未来发展规划 - "疆电入渝"特高压直流工程及配套电源项目预计2023年6月逐步建成投运 [1] - 预计2025年"疆电入渝"规模将超过80亿千瓦时 [1] - 2026年输送规模预计将大幅提升至超过360亿千瓦时 [1] 合作机制与重点工作 - 将完善能源及电力合作工作机制,每年明确合作目标并加强监测分析 [2] - 重点加强绿电交易和跨区电力互济工作,确保2025年迎峰度夏期间(6-9月)电力输送 [2] - 两地电力公司和交易中心将加快完成度夏期间交易组织,保障电力平稳输送 [2] - 同步推进"疆煤入渝"合作,协调铁路运力保障年度目标完成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