疆电

搜索文档
带动上下游投资超千亿元 疆电千里入巴渝(经济新方位·重大工程一线)
人民日报· 2025-06-11 05:55
新能源电力输送工程 - 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投产送电 电能传输仅需0.007秒即可完成2260公里输送 [1] - 工程配套电源总规模1420万千瓦 其中风电、光伏、光热等新能源装机1020万千瓦 占比超70% [2] - 采用"风光火储多能互补"模式 通过智能控制将新能源间歇性波动控制在5%以内 [2] 技术创新与工程挑战 - 换流变压器实现100%国产化 换流站整体设备国产化率超90% [3] - 针对新疆三塘湖—淖毛湖风区115天大风天气 优化铁塔设计增强抗风性 [3] - 采用7条索道运输塔材 运输周期从15天缩短至5天 使用高强度铝合金间隔棒提升重冰区设施强度 [3] 产业链与区域经济影响 - 哈密风电装备制造基地实现核心供应商本地配套率70% 供应链周期从45天压缩至20天 [4] - 哈密形成8兆瓦—15兆瓦全系列机型配套能力 孵化20多项专利技术 构建全产业链闭环 [4] - 工程带动上下游投资超1000亿元 创造4万余个就业岗位 拉动输变电装备制造业产值增长200亿元 [4] 电力供需与资源配置 - 重庆电力需求年均增长6% 2024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达11% [2] - 利用新疆与重庆经度差实现时空互补 提升清洁能源跨区域优化配置能力 [2] - 工程促进新疆能源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支撑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 [4]
“疆电入渝” 哈密打造国家级“风光火储”综合能源基地
央视网· 2025-06-10 17:49
央视网消息:记者从国家电网了解到,6月10日,新疆哈密到重庆正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投产送电,这是"十四五"规划首个投产的"沙戈荒"大 型基地外送特高压工程。 据介绍,工程起于新疆,途经甘肃、陕西、四川,最终到达重庆,输电距离2260公里,中间新建新疆巴里坤、重庆渝北两座换流站,输送容量800万千 瓦,总投资286亿元。 6月10日投产送电的"疆电入渝"工程,起点位于新能源富集的新疆哈密,2023年"疆电入渝"工程建设后,这里就提前布局,充分利用本地各类资源优 势,打造国家级能源基地。 哈密到重庆的"疆电入渝"特高压工程全长2260公里,其中甘肃省内的线路是全线跨境最长的。进入甘肃以后,特高压沿河西走廊,要经过一段戈壁沙漠 地带。在这里,工程人员克服风沙等自然环境的挑战,在沙漠中建起一座座电力铁塔。 走进甘肃张掖,顶着风沙沿铁塔行进,脚下只有梭梭草与骆驼刺。茫茫的戈壁之中,工人在这里架起一座座高耸的电力铁塔。 "握不住的流沙",常被用来形容事物难以把握。而铁塔重达上百吨,地面上站立的部分超过50多米。如何才能站稳脚,沙漠里打地基成了一大难题。 "疆电入渝"工程甘肃段第6标段安全质量业主负责人 董德品: ...
新华全媒+ | 2260公里跨越5省份 0.007秒“疆电”点亮山城
新华社· 2025-06-10 16:26
工程概况 - 新疆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于6月10日投产送电 输电距离2260公里 跨越新疆 甘肃 陕西 四川 重庆5省份 电能传输仅需0.007秒 [1] - 工程总投资约286亿元 起于新疆哈密市巴里坤换流站 止于重庆市渝北区渝北换流站 [1] - 工程是我国首条西北至西南特高压直流输电通道 也是西南地区首个特高压直流受入工程 [1] 新能源配置 - 工程配套1420万千瓦电源 其中风电 光伏 光热装机达1020万千瓦 新能源装机占比超过70% [1] - 工程每年可输送电量超360亿千瓦时 其中新能源电量占比超50% 相当于替代燃煤约600万吨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600万吨 [1] - 新疆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7.8亿千瓦 太阳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1.6×10亿千瓦时 [3] 技术创新 - 巴里坤换流站核心设备如换流阀 变压器等实现国产化 通过智能控制将新能源间歇性波动控制在5%以内 [2] - 渝北换流站采用第二代300兆乏调相机 关键性能参数达世界领先水平 可高效稳定系统电压 [2] - 针对大风区铁塔进行优化设计 35米/秒风区塔重增加5.5% 38米/秒风区塔重增加21% [3] 市场需求 - 重庆电力需求年均增幅达6% 2024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达11% [2] - 普洛斯腾龙数据中心年用电量超1000万千瓦时 对绿电需求旺盛 [2] - 新疆与中东部存在2-3小时时差 新能源具有时空互补特性 可有效支撑全国电力保供 [4] 外送规模 - 2010年以来新疆通过4条通道累计外送电量超9000亿千瓦时 新能源占比约30% 覆盖22个省份 [3] - 新疆南疆开发1亿千瓦光伏外送 可使中东部减少2500万千瓦火电装机 [4] - "疆电入渝"投运后 新疆外送电量中新能源比例将持续提高 [3]
“疆电入渝”工程正式投产送电 “沙戈荒”绿电7毫秒到重庆
央视网· 2025-06-10 12:01
工程概况 - "疆电入渝"工程是我国"十四五"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也是首批"沙戈荒"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电力外送工程之一,新能源装机占比超过70% [1] - 工程连接新疆、甘肃、陕西、四川、重庆五个省区市,全长2260公里,采用±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 [2][10] - 工程于2023年8月开工,实际工期不到2年,创下我国2000公里以上特高压输电线路最快开工到投运纪录 [4] 建设难点与技术创新 - 线路穿越雪山、戈壁、沙漠等复杂地形,新疆段冬季施工温度达零下30摄氏度 [5] - 途经多个风区,最大瞬间风力达10级,施工人员通过科学测量风速并对铁塔增重来确保稳定性 [5] - 重庆渝北换流站建设过程中挖填方量约等于30多个"水立方"工程,运用200多台机械完成山地丘陵地形改造 [12] 新能源利用与经济效益 - 工程充分利用新疆巴里坤沙漠、戈壁、荒漠地区的光热和风力资源,当地风光新能源开发量不足5% [6] - 哈密市面积是重庆的近2倍,但人口不到60万,80%以上土地为荒漠戈壁,具备得天独厚的新能源开发条件 [6] - 工程投运后预计每年输送电能360亿千瓦时,清洁能源占比不低于50%,可满足1000万户家庭一年用电需求 [7][15] 技术特点与运行机制 - 采用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电能从新疆到重庆仅需7毫秒,大幅提升清洁能源跨区域消纳能力 [8][10] - 渝北换流站配备24个自主生产的换流阀,单个重超20吨,并部署红外测温系统和智能巡检设备确保运行稳定 [14] - 直流输电适合超远距离输送(2260公里),交流输电则负责终端灵活分配,两者结合实现高效电力传输 [16][18] 环保与社会效益 - 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1650万吨,相当于种植9亿棵树的减碳量(按每棵树年吸收18.3千克计算) [7] - 输送的清洁电量相当于9座百万千瓦级火电厂发电量,显著改善重庆能源结构 [15] - 工程实现新疆"输电致富"与重庆"用电强产"的双赢,支撑西部大开发战略 [15]
今年“疆电入渝”规模预计超过80亿千瓦时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5-25 07:36
下一步,重庆市经济信息委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将认真贯彻落实两地政府全面深化战略合作 框架协议,持续推进各项重点工作任务落地见效。一是完善深化能源及电力合作的工作机制,每年明确 合作目标,加强监测分析,定期通报工作推进情况;二是加强绿电交易、跨区电力互济等方面工作,全 力做好2025年迎峰度夏期间(6—9月)"疆电"送渝电力电量,最大限度用足用好电力通道;三是两地电力 公司和电力交易中心加快完成度夏期间"疆电入渝"交易组织,确保度夏期间疆电平稳入渝;四是继续推 进"疆煤入渝"合作,抓好铁路运力综合协调,确保年度目标任务完成。(记者佘振芳;见习记者侯月) 随着"疆电入渝"特高压直流工程及配套电源项目建设的有序推进,预计今年6月,该工程将逐步建成投 运,全面开启两地电力合作新篇章。预计2025年"疆电入渝"规模将超过80亿千瓦时、2026年超过360亿 千瓦时。 近日,重庆市经济信息委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在乌鲁木齐市召开"疆渝"电力合作工作座谈 会,双方通报了近年来"疆渝"电力合作情况和今后两地在电力、煤炭等领域合作的意见建议。 近年来,疆渝两地进一步深化电力合作,2017年开启"疆电入渝"合作以来 ...
“疆电入渝”特高压巴里坤换流站启动带电调试
中国新闻网· 2025-04-28 17:04
中新网新疆新闻4月28日电(杨迎洲 唐毅轩 陈凯)4月26日,哈密-重庆±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送 端站巴里坤±800千伏换流站设备验收合格,正式启动750千伏交流系统带电调试,标志着该站从建设阶 段迈入投产阶段,为工程年内建成投运奠定了坚实基础。 4月26日,国网新疆超 高压分公司运维人员与国网新疆电科院调试人员正在核对调试方案。陈凯 摄 在启动调试前,运维人员已经对站内750千伏交流设备的外观、连接情况等做好运维巡检工作,为交流 调试提供稳定的硬件基础。国网新疆超高压分公司巴里坤换流站站长李源升说,调试期间,他们会密切 监测设备运行状态,与现场调试人员做好配合,确保调试工作顺利推进。 作为全国新能源配比最高的特高压工程,"疆电入渝"工程配套电源总规模1420万千瓦,其中风能、光伏 和光热等新能源装机1020万千瓦,占比达71%。此次750千伏交流场启动带电调试,标志着换流站从静 态安装转入动态验证阶段,为后续启动+800千伏双极低端送出带电调试奠定坚实基础。 巴里坤换流站航拍图。 张灵军 摄 作为"疆电入渝"工程的起点,巴里坤换流站750千伏交流场承担着附近电能汇集与分配的重要功能,是 换流站能源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