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闲置资源

搜索文档
三个务实、鲜活的产业故事,折射全力冲刺“双过半”的拼劲 “硬菜大菜”里看乐山新打法
四川日报· 2025-06-30 14:29
峨眉山悦榕庄项目 - 国际高奢酒店品牌悦榕庄项目在峨眉山复工,占地212亩,规划建设130间全温泉入户高标准客房,当前进度达95%,预计年底开业 [6] - 项目原因资金问题停工,由峨眉山景城文旅公司收购大部分股权后盘活,填补峨眉山市世界级高端度假酒店空白 [6] - 乐山计划加快盘活长药旧厂房、世界旅游城等闲置资产,引入消费新业态,全年服务业项目投资目标超100亿元 [7] 晶硅光伏产业链发展 - 乐山高新区年产10GW高效异质结电池片项目(一期5GW)即将试生产,首批电池片最快7月下线,全部投产后年产值达110亿元 [8] - 项目采用国际领先异质结技术,量产电池片转换效率达24.2%,将延伸乐山晶硅光伏产业链至下游,提供约300个就业岗位 [8][9] - 乐山高新区聚焦光伏中下游产业,五通桥区推进高纯晶硅技改项目以降低成本 [9] 高效营商与产业落地 - 金口河区蓝莓果酒项目从考察到落地仅用30天,首批3万瓶蓝莓果酒试生产下线,总投资10亿元,预计10月正式投产 [10][11] - 乐山实施"保姆式"服务,如福华化学2万吨特种级双氧水项目从成立合资公司到启动建设仅用数月 [11] - 乐山高新区光启总部基地项目20个工作日完成签约落地,兰博基尼饮品生产基地项目2个月完成洽谈签约 [12]
盘活闲置资源发展乡村产业
经济日报· 2025-06-12 06:14
冷水鱼养殖产业 - 城口县雪宝冷江渔业有限责任公司利用鸡鸣乡水资源优势建成40个鱼池 预计今年产商品鱼25万斤 产值超500万元 [1] - 该项目带动30多名村民务工增收 通过盘活闲置土地发展冷水鱼养殖 [1] 乡村文旅产业 - 城口县北屏镇松柏村利用木漆资源打造300多平方米巴源问山乡村研学基地 开设10多种课程 [1] - 研学基地累计接待50多批次团队 汇集自然教育 生态研学等业态 农文旅综合收入超500万元 [1] - 松柏村盘活16栋闲置民居 建成大木漆文化展示中心 漆艺工作室等项目 [1] 艺术写生产业 - 咸宜镇打造西南国际写生基地和乡村美术馆 开园后接待游客6100余人次 综合收入50多万元 [2] - 双丰村将腊肉 核桃等农产品包装成研学伴手礼助农增收 [2] 共享农业项目 - 咸宜镇推出300多亩"我在咸宜有块地"共享田园项目 通过线上认购线下种植模式 [2] - 项目已发展130多名"云农场主" 带动20多户村民增收 [2] 农村资源盘活 - 城口县通过盘活荒山荒地 低效土地等资源发展乡村旅游 乡村康养等新业态 [1] - 当地深化农村"三变"改革 将闲置资产转化为创新资产 释放乡村资源潜能 [2]
一杯咖啡香满村(文旅新象)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5-30 09:20
乡村咖啡经济崛起 - 浙江省德清县通过"咖啡+"模式盘活乡村闲置资源,将废弃矿坑、天然溶洞、稻田等改造为特色咖啡馆,吸引游客并带动青年返乡创业[3][4][5] - 莫干山镇五四村的格里恩咖啡日均接待游客2000多人次,登上长三角热门咖啡馆榜单[3] - 德清县已梳理64处闲置房屋和20宗低效用地,引入莫干湖郊野公园、山也度飞盘运动中心等配套项目[3] 特色咖啡馆案例 - 洞穴咖啡馆利用天然溶洞原始岩壁,搭配人工瀑布与观景平台,成为"只有莫干"品牌的IP化代表[4] - 稻田咖啡馆由90后创业者改造旧生产用房,节假日"网红坐席"预订一空,实现店内空间与千亩稻田风光无缝衔接[5] - 漾边咖啡馆依托生态湿地年接待游客超15万人次,结合观鸟与湖鲜农家菜形成复合体验[6] 青年创业群体特征 - 德清"村咖"经营者中90后、95后占比超70%,包括海归青年、村民联合创业等多元主体[6][7] - 桥边姑娘咖啡馆由11名村民联合创办,整合咖啡制作、空间设计、网络运营等技能,形成"咖啡+文创+轻食"复合空间[6] - 废弃灯塔改造的文艺咖啡空间通过"微改造、精提升"填补乡村服务型经济空白,单日游客量突破千人[7] 产业联动效应 - 咖啡馆带动形成"咖啡+多元业态"创业联盟,包括民宿、农产品电商等衍生业务[7] - 太平村通过平整闲置土地解决停车难题,实现"青年与乡村双向奔赴"的协同发展[5] - 雷甸镇杨墩村"闹腾里"营地改造农具仓库,保留江南韵味同时融入现代元素,吸引村民和游客[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