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账户清理
搜索文档
多家银行出手,清理睡眠账户
财联社· 2025-10-25 17:35
银行睡眠账户清理概况 - 2023年10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启动为期一年的"沉睡账户"提醒提示专项工作后,2024年10月以来超过30家银行掀起清理睡眠账户高潮,清理范围覆盖信用卡、电子账户和企业账户等几乎所有账户类型,且地方中小银行主动性更强[2] - 尽管持续清理,行业银行卡开户数和人均持卡量仍保持增长,截至2024年末全国个人银行账户同比增长3.32%达4.7亿户,人均持有银行卡7.04张较2023年末的6.93张轻微上升[2] - 睡眠账户规模庞大,根据中国银行业协会数据,截至2016年底银行卡累计发卡63.7亿张中"沉睡卡"达21.9亿张,占比高达三分之一[8] 清理行动的驱动因素 - 单纯账户数已不能支撑业绩增长,反而增加系统维护和风控成本,银行考核重点从"开户数、客户数"转向"有效客户、活跃账户、综合收益"[2][10] - 睡眠账户沉淀资金少、交易不活跃,拉低单位客户产出影响零售利润考核,清理后可使绩效考核更贴近真实经营能力[10] - 睡眠账户会制约银行AI模型准确性,在风控场景中易误导反欺诈模型,在精准营销场景中会导致客户画像失真影响推荐转化效果[12][13] 银行战略转变与业务应对 - 中小银行将清理视为激活睡眠账户、提升账户价值的机会,通过联系客户重新配套产品增加零售资产业务和中间业务[3] - 地方银行基层分支将清理活动视为争夺存量客户的机会,针对在他行活跃的本行睡眠账户进行二次开发营销,通过电话沟通或线下办理争取客户[4] - 华东某大型城商行估算存量"死卡"约30万张,华南某地方银行支行上周处理睡眠户客户约30人,占该支行睡眠户比例很小[3][5] 零售业务环境变化 - 零售业务面临挑战,平安银行截至2024年9月末个人贷款余额17291.92亿元较上年末下降2.1%,个人贷款平均收益率较去年同期下降85个基点[6] - 某上市股份制银行零售金融业务利润总额占比从2020年的61.1%大幅滑落至2024年的6.5%,反映零售业务普遍难做的现状[6] - 银行过往通过ETC、社保卡等机会高价获客,最高单价达1000元"买一个客户",现在更注重后续服务和产品配套[10]
清理“睡眠账户”不应“一刀切”
新华日报· 2025-10-23 07:11
预防和打击诈骗当然没错,清理"睡眠账户"也有利于银行管理,保障金融安全。但仅以一纸声明就"一 刀切"似乎有些过于武断。账号开户时,用户都填写过详细的资料,和银行签下了协议。若是单方面撕 毁协议,容易误伤无辜。最好的办法还是应当联系开户人,仔细甄别,对真正的"睡眠账户"予以清理, 对"未睡眠"的账户则提个醒,保障好每个用户的利益。胡波/文 曹一/图 近期,多家银行陆续启动"睡眠账户"管控或清理行动,有的银行明确以"余额10元以下、连续一年无交 易且无绑定业务"为管控标准。银行方面称此举旨在防范账户被不法分子利用,助力打击洗钱、电诈等 风险。 ...
多家银行要求核实客户身份信息,涉及职业、单位地址等!不完整将被限制服务
新浪财经· 2025-06-13 08:47
银行客户身份信息核实工作 - 宁德农商银行将开展个人客户身份信息核实工作,需核实姓名、性别、职业、住所地等多项内容,信息不完整或不真实的客户将被限制金融服务[1][3] - 核实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等法规,拟于2025年6月起对九要素不全的客户暂停非柜面业务[3] - 客户可通过手机银行APP或营业网点柜面更新信息[3] - 南平农商银行要求非自然人客户也需完善信息,包括名称、经营范围、法定代表人等[4] - 湖北武穴农商行将清理信息不全、不准确、非实名制等账户,连续三年未交易且余额≤100元的账户将被限制非柜面交易或销户[4] - 清理工作将持续进行,每月对符合条件的账户实施清理[5] 反洗钱法规要求 - 银行依据《反洗钱法》要求客户配合尽职调查,提供真实有效的身份信息和交易资料[7] - 拒不配合的客户可能面临业务限制或终止[7] - 金融机构对获得的客户信息应保密,非依法律不得提供[7] - 邮储银行自2024年4月开展个人客户信息核实工作,8月起将对信息不完整或过期的客户实施业务限制[8][9] 银行账户清理与行业趋势 - 交通银行清理连续两年未发生交易且余额为0元的个人借记卡[11] - 截至2024年末,全国银行卡总量99.13亿张,同比增长1.29%,增速较2023年明显放缓[11] - 借记卡91.86亿张,同比增长1.84%,增速低于2023年[11] - 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7.27亿张,同比下降5.14%,较2023年减少4000万张[12] - 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偿信贷总额1239.64亿元,同比大涨26.32%[12] - 多家银行停发部分联名信用卡[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