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知识产权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聊城市2025年度“助企攀登”审查员实践活动正式启动
搜狐财经· 2025-09-19 10:58
活动概述 - 聊城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中心召开2025年"助企攀登"审查员实践活动启动会 [1] - 活动参与者包括中心全体职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协作河南中心审查员、相关县级局及企业负责人 [1] - 山东太平洋光纤光缆有限公司作为企业代表在会上作了表态发言 [3] 活动安排与支持 - 2025年活动得到省中心和审协河南中心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 [3] - 每家企业进驻的审查员由一人增加到两人 [3] - 以地市为单位形成服务小组 [3] - 前期经过服务需求征集,审查员与企业建立联系并进行了充分沟通 [3] - 制定了高效、可行的实践活动方案 [3] - 审查员针对企业需求定制"点对点"服务 [3] 活动目标与预期成果 - 聊城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中心将全力做好保障工作,协助企业解决知识产权痛点难点问题 [3] - 活动旨在为全市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3] - 会议回顾了近年来聊城市"助企攀登"活动成果 [3]
2025服贸会|知识产权服务业规模稳步扩张,服务效能与发展环境双升级
北京商报· 2025-09-11 21:43
行业整体规模与增长 - 截至2024年底,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数量约为10.2万家,同比增长14.6% [3] - 2024年行业总营收约为2940亿元,其中专利代理机构总营收达487.9亿元 [3] - 行业从业人员约为110.4万人,同比增长12.2%,执业专利代理师40115人,同比增长16.6% [4] 行业结构与服务能力 - 服务机构类型多元,包括专利代理机构6034家、商标代理机构40702家,以及提供法律、运营、信息、咨询服务的机构分别约2.6万、0.3万、0.8万、2.5万家 [3] - 42.6%的机构为国内市场主体“走出去”提供服务,35%的机构服务境外企业进入中国市场,56.3%的机构参与企业市场竞争策略制定与商标品牌布局 [4] - 82.6%的机构提供两种及以上服务,实现差异化发展格局 [5] 社会价值与就业带动 - 39.2%的机构招收了新入职人员,13.7%的机构录用应届毕业生,新入职人员主要集中在26—30岁 [4] - 行业地理覆盖广泛,地级行政区划单位覆盖率达92.1% [4] 服务效能与数字化转型 - 87.6%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机构开展转让、许可服务,42.5%开展商标品牌培育服务,服务需求向成果转化端转移 [5] - 数字化工具在服务效率提升和质量管控环节的应用不断深化,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 [5] 政策监管与规范发展 - 政策层面推动出台《专利商标代理服务采购需求标准》等文件,强化质量导向 [5] - 监管层面完善“触发式”监控机制,各地共作出罚款、警告200余件,累计罚没1100余万元 [5] - 信用层面开展商标代理信用评价试点,提升行业透明度 [5] 北京地区发展亮点 - 2024年北京市专利授权量19.97万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11.96万件,全市发明专利有效量达66.3万件 [7] - 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159.81件,稳居全国第一 [7] - 截至2024年底,北京市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达9000余家,专利代理机构1206个,占全国1/5,执业专利代理师1.4万人,占全国36% [7] 北京服务能力与国际合作 - 经北京市专利代理机构获授权的专利量达102.16万件,经商标代理机构代理并获注册的商标量达94.61万件 [7] - 北京中关村国际知识产权服务大厅汇聚130家国内外优质服务机构,与12个境外行业组织合作设立国别科技服务工作 [8] - 会议发布《北京市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行动方案》等重要成果,并签署国际合作备忘录 [8]
2025年知识产权服务业发展国际大会在京举行
人民网· 2025-09-11 17:04
行业政策与战略定位 - 知识产权服务业被定位为推动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高效益运用、高标准保护、高水平管理的重要支撑以及促进科技创新和国际贸易的关键力量[1] - 行业发展战略受《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等政策文件指引,政策部署涵盖机构培育、业态拓展、人才培养、行业监管等方面[1] - RCEP高质量实施指导意见将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列为重点任务,并在优化外资环境方面全面取消商务领域外资企业审批备案,强化外商投资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保护[1] 行业发展规模与现状 - 全国知识产权服务机构数量已突破10万家,从业人员超过110万人,2024年行业总营收达到2940亿元人民币[1] - 行业整体发展稳中向好,正在向专业化、数字化方向升级[1] - 北京地区知识产权服务业实现规模与能力双提升,已形成特色行业优势,成为服务贸易的重要支柱[2] 国际协作与未来发展 - 推动全球行业与服务贸易协同发展的重要路径是加强区域知识产权政策协同和打破合作壁垒[2] - 首都知识产权服务业协会与巴西工业产权代理师协会等6家国外机构签署合作备忘录,约定在国际交流、信息共享等领域开展合作[2] - 未来将建立国际知识产权服务协作机制,旨在提升行业国际影响力,为全球知识产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助力国际经贸高质量发展[2] 地方性支持措施与生态建设 - 多部门联合发布《北京市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行动方案》[2] - 北京市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中心推出《海外知识产权保护案例评析》,精选欧美及东南亚地区典型案例,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参考[2]
杭州再添国家级 低空经济产业专利服务工作站
每日商报· 2025-05-13 06:22
国家级低空经济产业专利服务工作站成立 - 国家级低空经济产业专利服务工作站正式落户杭州,由杭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与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协作湖北中心联建 [1] - 工作站将整合国家级专利审查资源与地方产业服务优势,聚焦无人机、智慧通航等前沿领域 [1] - 工作站为企业提供专利战略布局、风险预警等全链条知识产权服务 [1] 低空经济产业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设 - 低空经济作为新兴的战略性产业,知识产权服务的战略作用日益凸显 [1] - 杭州市低空经济产业知识产权创新联合体在"4.26知识产权宣传周"期间正式成立,标志着低空经济产业服务体系建设迈入新阶段 [1] - 工作站将围绕专利预审业务指导、知识产权协同保护、专利赋能产业发展及人才评议等多领域开展深度合作 [1] 工作站服务内容与合作机制 - 工作站为杭州低空经济企业提供专利挖掘、战略布局、风险预警、导航分析等精准化、前瞻性的知识产权服务 [1] - 合作旨在助力打造低空经济创新高地,并围绕知识产权服务区域特色产业、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等议题展开探讨 [1] - 未来将深化知识产权资源共享,构建常态化合作机制,织密协同保护网,贯通创新全链条 [2] 官方表态与未来规划 - 杭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表示,工作站是跨区域知识产权协同联动的创新实践,将优化非正常专利和低质量专利排查机制 [2] - 未来将加强技术调查能力,破解企业知识产权疑难杂症,强化专利战略布局指导,完善审查资源调配机制 [2] -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审查协作湖北中心表示,将推动跨区域协同联动长效机制,为低空经济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助力杭州打造全国低空经济领军城市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