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知识产权服务
icon
搜索文档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难题待解
经济日报· 2025-08-01 05:49
破解知识产权价值评估难题是改革工作的重中之重。笔者调研发现,目前主要有两类评估渠道,银行内 部评估、外部第三方机构评估。但是,银行往往缺乏相应的专业技术人才,第三方机构给出的评估结果 又时常不稳定,这一度让知识产权金融陷入瓶颈。怎样才能破题?可充分发挥政府部门在知识产权评估 方面的积极作用,推动其提供数据、模型和系统支持;与此同时,有条件的地区可探索建立知识产权价 值评估智能化模型,或探索用知识产权整体评价替代价值评估。 近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会同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市财政局、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以及中 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等部门制定了《北京市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行动方案》,在登记、评估、 处置、补偿等关键环节细化落地措施。 开展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工作,主要目的是促进知识产权成果转化运用,让企业能够凭借手中的 知识产权融到资,推动"知产"变"资产",形成科技创新与金融服务良性循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今年3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版权局联合印发工作方案,在北京市、上海 市、江苏省、浙江省、广东省、四川省、深圳市、宁波市等省市开展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工作。 当前, ...
沈抚示范区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居全省首位
辽宁日报· 2025-07-29 09:07
发明专利是创新驱动发展的衡量指标之一。近日,沈抚改革创新示范区公布最新数据,截至2025年 4月,沈抚示范区知识产权工作迈上新台阶,全域累计有效发明专利总量首次突破千件大关,达到1006 件,同比增长46.2%。示范区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8.5件,位居全省首位,凸显区域创新活力。 亮眼成绩背后是沈抚示范区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日益健全。近年来,沈抚示范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托 沈抚科创园建设契机,紧盯企业需求,积极构建全方位知识产权服务支撑体系。沈抚示范区市场监督管 理局联合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提供专利快速预审、维权援助及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预警服务,将发明专利 授权周期缩短至3个月到6个月;优化商标窗口"一站式"服务,实现商标注册、变更、质押融资等业务即 时受理;推进知识产权产业化,建成知识产权数据库,开展宣传周活动,促成企业与代理机构精准对 接,编写典型案例强化示范引领。此外,当地还定期开展知识产权培训,帮助企业提升专利布局和维权 能力,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从创新主体来看,沈抚示范区的企业创新表现突出:规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户均有效发明专 利分别达到3.60件和3.13件,位列全省第二、第三位。值得关注的是,沈 ...
浙江有效发明专利量和商标注册量均居全国前列
快讯· 2025-07-29 07:25
国家知识产权局新闻发言人衡付广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截至今年6月,浙江有效发明专利增长到45.1 万件,商标有效注册量增长到491.6万件,数量均居全国前列。浙江累计登记数据知识产权2.2万件,实 现运用金额近77亿元。2024年专利、商标质押授信金额达5197亿元,连续五年位居全国第一。浙江省知 识产权局局长谢小云表示,浙江持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颁布实施知识产权综合性地方法规,全面 加强法治保障。国家知识产权局支持浙江建成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快速维权中心21家,24.6%的 发明专利享受快速预审服务,平均获权周期压缩至3个月以内。(央视新闻) ...
浙江打造知识产权强省:率先开展数据知识产权试点 累计转化运用金额近77亿元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8 23:04
7月28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举办7月例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浙江打造知识产权强省,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有关 情况。 再次是会同财政、金融监管等部门首创数据知识产权交易、许可、增信融资、数据资产入表、作价出资(入股)、被侵权保 险、信托、联盟共享、跨境流通、证券化等10种转化运用路径。目前,全省已累计实现转化运用金额近77亿元,数据价值更为 凸显。 第四是会同经信、文旅等部门深入挖掘工业、文旅等领域数据价值。主要有六个重点场景,一是向未来进军,制定人工智能数 据知识产权登记指引,已登记860件高质量AI数据集。二是赴深海掘金,舟山成立海洋大数据知识产权联盟,通过数据共享复 用,撬动1亿多元"真金白银"。 三是促传统焕新,台州温岭"千年草编"非遗数据知识产权运用成效亮相央视。四是为农业助力,衢州龙游花菇栽培插上数据翅 膀,优品率提升20%,被网友称为"点菇成金"。五是使创意添彩,杭州某科技公司3D空间数据集助力全球270多万用户将设计 灵感转化为生动场景。六是让生活便捷,杭州某数据科技公司的"数智绿波带"覆盖641公里城市路段,使车辆通行提速25%。 此外,浙江还将"数知通"与法院、检察院办案系统打通,设 ...
七部门印发《北京市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行动方案》
快讯· 2025-07-25 17:13
北京市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行动方案核心观点 - 到2027年基本建成服务便捷高效、信息共享畅通、体制机制完备的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验区,构建具有北京创新特色的知识产权金融生态体系 [1][2] - 推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增量扩面,实现质押融资余额、年度累放金额、新增融资户数合理增长,降低综合融资成本 [2] - 形成知识产权、产业、金融良性互动的工作局面,提升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1][2] 具体任务 知识产权质押登记便捷化 - 实现专利权质押登记全流程无纸化线上办理全覆盖,设立知识产权金融综合服务点提供"一站式"服务 [3] - 推动版权质押登记绿色通道和在线平台建设,优化登记流程并缩短办理周期 [3] - 推进知识产权信息公示共享,通过多平台查询权属状态等关键数据 [3] 知识产权价值评估体系建设 - 鼓励商业银行对单笔1000万元以下质押贷款采用内部评估或银企协商确定价值 [4] - 制定符合北京特点的专利、商标、版权价值评估指引,建立智能化评估模型和行业报告 [5] - 支持建立知识产权评估机构白名单和金融导师库,发挥专业机构作用 [5] 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升级 - 鼓励商业银行设立科技/文创支行或专门机构,提供审批绿色通道和内部资金定价优惠 [5] - 开发线上线下质押产品,延长贷款期限并提高中长期贷款比例,运用"无还本续贷"政策 [6] - 探索将动植物新品种权、数据权益等纳入质押范围,创新ABS、ABN、信托等业务模式 [7] - 针对"卡脖子"技术领域定制专属金融产品,支持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 [8] 知识产权交易机制完善 - 提升北京知识产权交易中心精准服务能力,协助银行判断知识产权价值 [6] - 推动交易市场成熟后探索资管产品参与确权登记,扩大交易主体范围 [6] - 设置质物处置专门版块,探索集中拍卖、第三方收储等运营模式 [6] 金融协作机制强化 - 完善市区两级风险补偿和分担政策,组建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共同体支持关键技术转化 [6] - 推动政务数据与金融服务互联互通,打造"一站式"线上融资服务平台 [6] - 优化企业白名单机制,通过银企对接活动赋能重点产业 [6] 保障措施 - 建立市区两级试点工作机制,实行责任制考核,行业协会加强培训与案例推广 [6] - 组织金融机构申报试点并加强动态管理,完善监测分析制度与审慎监管政策 [8] - 加大宣传力度,对成效突出的机构及个人给予激励支持 [9]
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多项指标提前完成
知识产权发展成就 - 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5.3件,超额完成"十四五"12件的目标 [1][2] - 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效发明专利147.2万件,是"十三五"末的2.2倍,占高价值专利总量70% [2] - 绿色低碳发明专利授权量5.3万件,是2020年的两倍,年均增长19.2% [2] - 绿色低碳PCT国际专利申请6356件,是2020年的2.3倍,连续四年全球第一 [3] - 4家企业进入全球绿色低碳发明专利授权量前十 [3] 知识产权保护进展 - 发明专利平均审查周期15.5个月,商标注册审查周期4个月,均达国际最快水平 [4] - 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达128家 [4] - 知识产权保护社会满意度从2020年80.05分提升至2024年82.36分 [4] - 累计帮助企业降低应诉成本13.2亿元,挽回经济损失380.4亿元 [5] 知识产权运用成效 - 企业发明专利产业化率从2020年44.9%提升至2024年53.3% [6][7] - 专利密集型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20年11.97%提升至2023年13.04% [7] - 高校科研机构筛选68万件发明专利纳入可转化资源库,与45万家企业对接 [7] - 专利转让许可备案累计102.5万次,高校科研机构转让许可12.7万次 [7] 知识产权服务体系 - 国家级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机构483家,地市级综合性服务机构175家 [8] - 全国专利代办处34个,商标业务受理窗口367个 [8] - 知识产权人才超100万人,执业专利代理师超4万人 [8]
助力企业“知产”变“资产”
苏州日报· 2025-07-21 08:19
苏州市专利代办处荣誉与成就 - 连续14年获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代办处年度先进集体称号[1] - 全国地级市中首家获批准设立的专利代办机构[1] - 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青年文明号""全省市场监管系统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1] - 成为地方知识产权公共服务重要窗口[1] 业务拓展与创新 - 从单一专利纸质文件受理发展为知识产权全领域"一窗通办"模式[2] - 全国首批开展专利优先权证明文件、专利查阅复制等试点业务[2] - 专利电子申请率从不到10%提升至99.8%[2] - 新申请专利质押登记"无纸化"率达100%[2] - 全省率先开展数据知识产权登记业务试点[2] 数字化转型与典型案例 - 审核通过全国首单数据知识产权许可收益权质押融资案例[3] - 苏州沃时数字科技以数据知识产权获得300万元银行贷款[3] 体制机制改革与服务优化 - 2019年并入苏州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4] - 2023年获准开展专利申请优先审查全流程服务[4] - 年均服务超2万家经营主体享受专利费用减缴政策[4] - 窗口业务办件量稳居全国代办处第一方阵[4] 基层服务网络建设 - 在太仓、相城区、苏州高新区设立首批专利局苏州分理处工作站[5] - 工作站提供知识产权全链条业务咨询[5] - 构建覆盖全市、线上线下融合的服务网络[5] 服务效率提升 - 专利权质押登记时间从数周压缩至2个工作日[6] - 推行"三个一"服务模式[6] - 增设咨询、维权援助、自助服务等功能区域[6] 党建与业务融合 - 与波司登、科沃斯等企业党组织结对共建[7] - 2023-2024年推动企业办理专利质押合同备案5600多笔[7] - 质押金额超530亿元[7] - 开展"五送"活动营造创新氛围[7]
湖南发布2025年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推进计划
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推进计划 核心观点 - 湖南省系统部署69项重点任务 聚焦制度完善 保护强化 运用促进 服务优化等关键领域 旨在打造科技创新高地和知识产权强省 [1] 知识产权保护强化 - 强化司法保护 完善侵权惩罚性赔偿制度 深化知识产权检察综合履职 精准打击侵权源头和恶意诉讼 [1] - 加大行政保护力度 开展"剑网2025"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专项行动 强化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 推进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 [1] - 推进跨区域保护协作 包括长江中游三省 中部六省行政保护协作和泛珠三角区域"9+2"合作 [1] - 支持长沙建设知识产权保护高地 完善海外纠纷应对指导体系 为出海企业提供风险防护 [1] 知识产权市场运行机制 - 提升创造质量 推动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以产业化前景为核心的专利申请前评估 完善快速审查通道 [2] - 强化关键核心技术专利导航与高价值专利布局 实施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 [2] - 建设重点产业创新联合体 重点领域专利池和知识产权运营中心 深化专利开放许可制度 [2] 体制机制改革 - 推广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与资产单列管理改革试点经验 [2] - 建立财政资助科研项目专利声明制度 [2] - 拓展金融支撑渠道 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证券化与保险产品 [2] 知识产权服务优化 - 推进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 实施政务服务"好差评"制度 [2] - 开展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惠企行动与"万里行"活动 [2] - 推动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与区域协作帮扶 [2] - 组织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成就宣传与法治科普 举办首届全省知识产权公益广告大赛 [2] 人才队伍建设 - 加大行政管理与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力度 完善人才评价与职称评定机制 [3] - 推进高校知识产权学科建设与学院共建 [3] - 重点培育涉外知识产权律师与技术经理人队伍 [3]
公安部出手,保护知识产权服务高质量发展
选股宝· 2025-07-16 22:38
政策动态 - 公安部印发《关于依法打击知识产权犯罪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向保护科技创新精准发力,开展防范打击商业秘密犯罪"安芯"专项工作 [1] - 对知识产权犯罪实施精准打击、深度打击、规模打击、联动打击,提升打击质效 [1] - 加强法制建设,实现打击知识产权犯罪工作与科技、产业和经贸等战略部署、重大任务政策协同、目标协同 [1] 行业影响 - 知识产权保护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基石,重要性已从法律层面延伸至经济命脉与国家战略 [1] - 技术革新、政策支持与全球化需求将持续驱动行业高速增长 [1] - 保护知识产权直接激励技术创新,促进研发投入(如企业加大专利布局、高校科研转化),推动产业升级(如高新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 [1] - 中国知识产权服务市场持续扩容,2023年营收已达2850亿元,预计2025-2030年市场规模或突破7000亿元 [1] 相关公司 - 京华激光是国内领先的防伪材料供应商,主营业务为激光全息防伪膜、防伪纸的研发与生产,产品广泛应用于烟酒、化妆品、药品等领域的高端防伪包装 [2] - 安妮股份开创电子证据助力数字版权保护全新互联网模式,设立"全版权"和"版全家"二家子公司,推进"版权大数据平台建设" [2] - "版全家"平台成为中国版权保护中心DC体系的首批示范应用平台 [2]
为新质生产力发展赋能!香港设立亚洲首个跨境IP授权平台
南方都市报· 2025-07-11 13:51
粤港澳大湾区知识产权发展 -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办公室举办研讨会 超250名香港及内地企业代表参与 旨在通过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创造商业价值 [1] - 深圳-香港-广州科技集群创新指数连续5年全球第二 印证大湾区在全球顶级科技集群的卓越地位 [3] -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支持香港发挥知识产权保护优势 建设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 [3] 香港知识产权政策与平台 - 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入选国家知识产权局与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共同确认的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筹建机构 促进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建设 [3] - 香港特区政府推出产学研1+计划促进科研成果转化 实施专利盒税务优惠减轻企业负担 拓展原授专利制度至AI领域 [5] - 香港设立亚洲首个跨境IP授权平台—亚洲知识产权交易平台 推动文创知识产权国际市场高效交易 [5] 企业知识产权布局建议 - 香港企业进入内地市场需从商标、专利、著作权、商业秘密四方面布局知识产权 品牌立项初期应提前申请商标避免抢注 [4] - 专利保护需开展侵权风险预警分析 通过规避设计或交叉许可降低风险 [4] - IP为核心营收的企业需与员工及合作方签订权属协议 明确著作权许可范围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