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剧免费模式

搜索文档
全民狂欢之后,短剧有必要追求艺术经典吗?
36氪· 2025-08-11 20:03
行业用户规模与渗透 - 中国微短剧用户总规模达6.96亿 覆盖近七成网民 [1][4] - 短剧用户呈现全龄化渗透趋势 年轻用户占比近六成 [4] - 快手站内短剧频道月活跃用户超3亿 占平台整体月活42% [8] 平台用户增长与竞争格局 - 红果短剧月活用户从32万增至2.1亿 两年增长625倍 [2][4] - 红果短剧月活首次超越优酷(2亿)成为行业头部 [4] - 河马剧场月活4528万 同比增长152.6% 位列免费短剧独立APP第二 [5] - 浮萍剧场月活超5400万 位列微信小程序用户规模榜第26名 [6] - 金枝看剧月活超2300万 同比增长1370.3% 增速远超行业 [7] 商业模式变革与市场表现 - 免费模式逆袭为主流 2025年免费短剧市场规模预估350亿元 占整体市场55% [5] - 付费模式依赖投流 买量费用占用户付费流水收益80% 制作方分成仅10%-20% [10] - 红果短剧采用"免费+广告"模式 单月分账从1亿增至5亿 [11] - 典型付费短剧《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单日充值超2000万 [9] 产业链参与主体多元化 - 主创团队涵盖原生厂牌(听花岛/马厩制片厂/熊和兔剧场)、传统影视公司(柠萌影视/华策影视)、平台方(抖音/快手/爱奇艺)及MCN机构 [15][16] - 传统影视公司凭借长剧IP转型 如《二十九》播放量超8亿次 [16] - 知名导演编剧(周星驰/王晶/于正)亲自下场参与短剧制作 [16] 行业规模与发展趋势 - 微短剧市场规模从2021年3.68亿元增至2024年505亿元 首超电影票房(425亿元) [14] - 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达634.3亿元 2027年达856.5亿元 [14] - 短剧人均单日使用时长101分钟 追平即时通讯 显著高于长剧60-90分钟 [17] - 爱奇艺CEO公开表示短剧对传统电视剧受众造成显著分流 [14] 内容质量与行业影响 - 初期存在内容粗制滥造问题 近年出现《家里家外》《念念有词》等播放量破十亿的爆款 [14] - 题材内容、演员阵容、制作成本走向高质量化 争夺长剧观看时间 [17] - 短剧被视为网络小说的视听化载体 依托番茄小说海量IP资源进行改编 [11]
专访河马剧场负责人张翔宇:短剧渗透仍未到达天花板,数亿播放爆款持续涌现
搜狐财经· 2025-06-03 17:05
行业核心观点 - 免费模式成为2025年短剧市场最重要的关键词之一,并已占据市场半壁江山 [1][8] - 短剧市场正朝着题材多元化、内容精品化的方向发展 [5][12] - 平台通过“保底+超高分成”、奖金激励和高达300万元的宣发扶持等措施争夺优质内容 [10] 市场格局与规模 - 2024年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超500亿元 [8] - 免费短剧APP赛道竞争加剧,红果短剧3月月活达1.73亿,同比增长220.3%,河马剧场3月月活4167.71万,同比增长319.34% [8] - 付费赛道增长放缓,3000万以上消耗的项目已算大爆,充值过亿的项目屈指可数 [5] - 免费模式为行业带来流量突破,红果短剧站内已有《家里家外》《咬清梨》等十余部短剧播放量超过10亿 [5] 内容创作趋势 - 短剧题材无限丰富,标签已拓展至108个,涵盖霸总、甜宠、悬疑、系统、现实向等多种类型 [5][6] - 创作手法升级,在已有成功案例基础上进行微创新是主流方式,故事套路复杂性远超几年前 [3][4] - 爆款标准发生变化,衡量维度更宽泛,超头部项目珍稀但中小爆款持续涌现 [5] - 平台积极开发IP资源,例如河马剧场开放万部小说IP,爱奇艺发布“百部港片微剧计划” [7] 平台策略与运营 - 河马剧场凭借超万部短剧存量和月更千万部的速率,稳居行业第二 [10] - 平台合作方式多样,提供“保底+超高分成”并希望平摊版权方内容成本,使创作者专注于内容质量 [10] - 平台早期对自然流效果好的剧加大扶持,并基于存量用户偏好进行内容倾斜 [12] - 免费模式被认为是可持续的主流,尽管回收周期较长,但符合长期主义 [12]
《好一个乖乖女》分账风波,是短剧行业商业模式的变化
36氪· 2025-04-30 15:22
短剧行业动态 - 红果短剧春节期间有四部短剧站内观看量突破十亿,包括《好一个乖乖女》《老千》《咬清梨》《他偏要抢》[1] - 《好一个乖乖女》成为春节档爆款,是首个破一千万收藏的短剧[6] - 红果短剧App月活跃用户在2024年11月达1.4亿[8] - 红果平台2024年6月总分账突破1亿元,2025年3月出现单剧单月分账破千万作品[9] - 芒果TV推出精品微短剧分账合作模式,对S/A/B级作品实施阶梯分账[12] - 腾讯视频升级分账规则,新增会员拉新激励和优秀作品激励计划[15] - 红果短剧与芒果TV达成战略合作,3月分账金额突破5亿元[15] - 河马剧场App用户数量2024年暴增10倍,月活突破6000万,单月广告收入破亿[16] - 百度短剧生态DAU破4000万,"乘风计划"投入10亿资金千亿流量[16] 商业模式演变 - 短剧行业从投流模式转向分账模式,《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充值8000多万仅盈利200多万[8] - 红果平台采用产品思维做短剧,复制网络小说"免费阅读+激励拉新"模式[8] - 爱奇艺升级分账规则,2024年12月产生首个单月分账过百万微剧项目[10] - 芒果TV推行"会员分账+阶梯奖励+自主招商分成"模式[12] - 平台间合作加强,如红果与芒果TV的"果果剧场"实现内容互通[15] - 长视频平台开始将短剧内容纳入招商范围[16] 内容创作与IP开发 - 《好一个乖乖女》改编自番茄小说爆款IP[6] - 当风起文化传媒参与该剧剧本创作和50%制作投资[2] - IP开发过程中出现分账争议,双方对418万元分成金额存在分歧[2][4] - 点众科技通过子公司当风起布局短剧,拥有大量小说IP版权优势[16] - 行业趋向精品化内容创作,需要持续产出优质内容实现良性循环[16] 平台竞争格局 - 红果平台通过免费模式和加大分账力度快速崛起[8][9] - 各平台纷纷升级分账规则吸引创作者[10][12][15] - 市场处于跑马圈地阶段,平台通过不同模式争夺市场份额[16] - 长视频平台与短视频平台采用差异化运营策略[8][16] - 内容创作规律与互联网产品思维需要找到平衡点[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