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番茄小说
icon
搜索文档
2025年看广告赚钱软件有哪些?分享5个看广告赚钱的平台,亲测有效!
搜狐财经· 2025-08-09 23:11
抖音极速版 - 平台提供专门赚钱中心 开宝箱看广告为主要金币来源 最高可获8200个金币 [1] - 电商类和游戏类广告转化效率更高 需针对性操作提升收益 [1] - 单个账号日均收入可达20-30元 需完成全部金币任务 [3] 快手极速版 - 独立任务中心嵌入多个看广告入口 观看内容可积累金币兑换现金 [5] - 电商大促期间(如618/双十二)金币奖励显著增加 [5] 腾讯视频 - 金币中心隐藏大量看广告任务 单个广告收益可观 [5] - 日均收益可达十几元 需完成全部广告任务 [5] 番茄小说 - 字节跳动旗下平台 听小说与看广告可同步进行 实现双收益 [7] - 后台运行不影响收益 操作便捷性突出 [7] U客直谈 - 非直接广告平台 但提供抖音/快手极速版暴涨金币资源 [3] - 支持广告变现创业项目 可自建广告app获取分成收益 [3] 行业特征 - 主流平台均采用金币兑换现金模式 任务中心为核心功能模块 [1][3][5][7] - 电商/游戏类广告转化率更高 大促期间收益弹性显著 [1][5] - 字节跳动旗下产品(抖音极速版/番茄小说)占据重要市场份额 [1][7]
谁在给字节赚钱:⌈巨量⌋一出,谁与争锋?
雷峰网· 2025-07-31 19:09
字节商业化核心引擎 - 巨量引擎是字节商业帝国的根基,不仅贡献年收入超6000亿,更支撑起9亿日活的用户飞轮系统[3][9][28] - 该系统通过精准用户画像和高效投流能力,持续孵化出番茄小说、红果短剧等近2亿月活产品[8][47][48] - 广告联盟穿山甲2022年市场份额达55%,整合内外流量并支持电商快速转化[28] 关键人物与团队架构 - 张利东2012年加入后主导商业化,搭建CRM系统并引入大厂客户资源,被称为字节"赚钱设计师"[15][17][39] - 技术专家杨震原组建Data部门,王奉坤带领2.5人团队从零搭建广告系统,3年后引入Facebook系算法专家杨希旺[22][23][24] - 2018年刘小兵接管广告业务,重构机器学习平台并推动商业化技术升级,现负责TikTok全球商业解决方案[31][33][41] 产品孵化方法论 - 番茄小说通过巨量引擎精准投放网文广告素材,单条视频成本5000-10000元,快速整合行业前十平台[53][54][55] - 红果短剧2022年立项,依托抖音DAU优势实现单日7000万投流规模,团队1年内扩张至千人[58][62][63] - 字节通过11亿月活用户行为数据,持续孵化懂车帝、住小帮等垂直领域头部产品[48][51] 技术体系演进 - 早期采用Facebook的VCG竞价模型,后期刘小兵引入谷歌TensorFlow框架重构分布式机器学习平台[24][31][33] - TikTok广告面临60%用户画像偏差挑战,采用纯兴趣推荐模型替代传统人口统计学标签[45] - 系统实现"激发-行动-共鸣环"转化模型,显著缩短广告路径并提升变现效率[35] 海外市场布局 - TikTok北美用户DAU年变现仅30-40亿,远低于Meta的200亿,主因过半用户为付费能力弱的未成年人[42] - 分析师预测TikTok广告收入未来3年将保持30%-50%增速,随用户年龄层上移释放变现潜力[44] - 刘小兵团队正解决海外非实名制导致的画像校准难题,推动兴趣推荐模型长期迭代[45]
填上“二次元配套”缺口 将游戏大厂、新建商业体和文博场馆串珠成链 打造“元宇宙街区” 徐汇有底气
解放日报· 2025-07-15 09:53
元宇宙街区规划 - 徐汇区推出名为"元界Neo World"的元宇宙街区 引入多个重磅二次元IP [1] - 依托鑫耀·光环Live和越界锦和尚城两大商业体作为二次元消费支撑载体 [1] - 街区串联游戏大厂 新建商业体和文博场馆形成产业链 [2] 产业基础与优势 - 徐汇区聚集腾讯 网易 米哈游 鹰角 莉莉丝等游戏领军企业 [1] - 设立区级游戏产业服务中心 拥有中国音数协游戏博物馆等文化场馆 [1] - 结合人工智能 元宇宙 大模型产业形成创新集群支撑 [1] 消费场景升级 - 鑫耀·光环Live引入上海LIVERSE音宇宙艺术中心 久事运动馆等特色业态 [3] - 开设泡泡玛特 大美术馆等潮玩地标及《画江湖之不良人》十周年特展 [3] - AKB48 Team SH偶像剧场将在"元界夏日嘉年华"举办专场演出 [3] 文化价值定位 - 游戏博物馆复刻20世纪八九十年代家庭氛围 展示游戏文化变迁 [4] - 街区运营注重避免过度商业化 增强代际共鸣和线下体验独特性 [4] - 结合上海科创基底与海派文化 推动产业升级与社群文化破圈 [4]
上海徐汇构筑“游戏IP产业链+城区消费”创新生态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08 18:10
元宇宙街区"元界Neo World"启幕 - 上海徐汇元宇宙街区"元界Neo World"正式启幕,整合商业体、游戏公司总部及文化服务设施,构建游戏IP产业链与城区消费双向赋能的创新生态 [1] - 核心商业载体鑫耀·光环Live体量达10万平方米,提供传统零售餐饮及完整二次元消费生态,包括潮玩文化地标、谷子专卖店、沉浸式快闪空间和游戏公司主题妆造间 [2] 二次元文化与城市基础设施融合 - 元界将二次元文化融入城市基础设施,打造"商业消费+文体休闲+自然生态"的城区综合场景和多元空间 [2] - 腾讯、网易、米哈游、鹰角、莉莉丝等游戏领军企业在徐汇扎根,持续产出优质内容 [2] 游戏产业生态体系建设 - 徐汇区游戏产业服务中心在元界新研大厦启用,首批五个专业孵化器完成授牌,包括光之希望游戏聚集基地、核炬游戏聚集基地等 [2] - 通过政企协同和产业链联动,徐汇为游戏企业提供从初创到壮大的全周期全方位服务,打造创新创意创业集群 [2] 元界夏日嘉年华活动 - "元界夏日嘉年华"将于7月18日至8月17日举办,作为2025年上海旅游节和上海国际动漫月徐汇区重要活动 [3] - 活动包括IP主题周、草地音乐节、"盛夏之夜"专场演出、谷子市集、IP快闪店和微缩模型展,展现二次元文化魅力 [3]
字节,跳成短剧霸主
首席商业评论· 2025-07-06 11:40
红果短剧的崛起与商业模式 - 红果短剧成立仅2年月活用户达1.73亿,是短剧APP后四位用户总和的3倍,呈现断崖式领先[3] - 2025年平台产出10多部"10亿级"爆款短剧,分账模式吸引超600家机构入驻,内容池积累超1.5万部短剧[3][47][48] - 采用"免费看剧+网赚"模式对付费短剧形成降维打击,用户看剧可赚取现金奖励[19][22] 字节跳动的战略决策 - 字节跳动放弃付费短剧模式,因付费剧需将70%收入用于投流且用户单部花费高达数十上百元[10][11][12] - 决策者张超借鉴番茄小说成功经验,将"广告变现+用户激励"免费模式复制到短剧领域[15][17][18] - 红果获抖音7亿日活流量扶持,通过高潮片段弹窗导流实现快速增长[23] 内容生态构建策略 - 依托番茄小说IP库快速改编爆款短剧,如《好一个乖乖女》等10亿级作品均来自小说改编[33][35] - 采用闪电制作模式:7-15天完成拍摄上线,单月上新超千部短剧[39][40][48] - 2025年4月平台分账破5亿,90+作品单月分账超100万,20+合作方单月分账超500万[44][46] 行业竞争格局 - 2024年中国短剧市场规模504亿首超电影票房,2025年春节档6亿用户贡献193亿观看量[66] - 腾讯宣布将10%-20%剧集预算投入短剧,爱奇艺推出"千部微短剧计划",优酷成立微短剧中心[68][70][71] - Data Eye预测2025年市场规模将超680亿,2027年突破1000亿[73] 监管与内容挑战 - 广电总局约谈红果要求整改中老年题材和"霸总"类内容,平台单月下架130部违规短剧[55][63] - 短剧内容存在剧情离谱、低俗化倾向,如"生娃一胎99个"等反法理情节引发争议[60][61] - 红果推出"果燃计划"推动内容升级,整合抖音短剧BD团队强化版权管理[63]
番茄小说:已与近400家出版社合作 电子出版物日活用户超千万
中证网· 2025-06-20 19:27
行业数据与趋势 - 2024年中国数字阅读市场总营收规模达661.41亿元,同比增长16.65% [1] - 数字阅读用户规模达6.70亿,较2023年增长1亿,增长率17.52% [1] - 三线及以下城市用户占比超50%,且占比逐年上升 [1] 公司表现与战略 - 番茄小说电子出版物日活用户数同比增长70%,2024年底日活超1000万 [1] - 公司与近400家出版机构合作,上架电子书38万册,同比增长60% [1] - 平台收录44部茅盾文学奖作品,推动经典文学数字化传播 [1] 内容开发与IP转化 - 公司已实现140余部原创作品实体化出版,累计销量超400万册 [2] - 计划将优质出版作品改编为精品短剧,覆盖更广群体 [2] - 改编自蔡骏《X的故事》的同名短剧正在开发中 [2]
28亿美元收购喜马拉雅,腾讯音乐剑指何处?
雷峰网· 2025-06-13 19:19
腾讯音乐收购喜马拉雅的核心观点 - 腾讯音乐计划以现金加股权方式收购喜马拉雅,交易总额近28亿美元(折合人民币超200亿元),目前待监管批准[2] - 收购旨在补足腾讯音乐在长音频领域的短板,同时防御字节跳动在音频生态的扩张[4][6] - 市场对收购持积极态度,腾讯音乐股价短期上涨,但长期协同效应取决于精细化运营和用户付费转化能力[4] 行业竞争格局 - 腾讯音乐与喜马拉雅用户重叠率低于25%,收购可扩大用户覆盖[3] - 字节跳动通过番茄小说(月活1.57亿)和番茄畅听构建音频生态,红果短剧日活达4181万,形成流量协同[10][11] - 腾讯音乐此前通过收购懒人听书(27亿元)、整合酷我畅听,并与阅文集团合作布局长音频[7][13] 喜马拉雅的核心价值 - 拥有中国最全面的音频内容库:4.9亿条音频内容(总时长36亿分钟),覆盖459个品类[16] - 2023年全场景月活用户3.03亿(移动端1.33亿,同比增9.3%),付费会员3000万(同比增8%)[18][19] - 2023年实现净利润37.36亿元,但付费会员收入增速仅10%,面临免费内容挤压的挑战[19] 战略动机与整合预期 - 腾讯音乐需通过收购完善音频赛道布局,抵御字节跳动的生态竞争[6][13] - 喜马拉雅管理层可能在收购后调整,以提升运营效率和协同性[20] - 行业分析师认为收购成功的关键在于整合后的用户价值挖掘和内容资源开发[4][15]
字节搅局音频赛道,喜马拉雅“委身”腾讯值不值?
搜狐财经· 2025-06-11 22:08
交易概述 - 腾讯音乐娱乐集团(TME)计划以28.47亿美元(约204.6亿元人民币)收购喜马拉雅控股[1] - 交易完成后将实现TME在音频领域的战略布局[1] - 喜马拉雅曾四次尝试IPO未果,最终选择出售[1] 喜马拉雅估值与融资 - 喜马拉雅历史估值峰值达43亿美元,创始人曾期望达到100亿美元[1] - 市场环境变化导致融资困难,投资者更关注盈利能力[1] - 2021年与腾讯的收购谈判因创始人反悔而终止[2] 行业竞争格局 - 字节系番茄小说与番茄畅听凭借算法优势快速抢占市场份额[2] - 虎扑因商业模式不成熟导致估值远低于喜马拉雅和小红书[2] - 音频赛道竞争加剧加速了喜马拉雅的出售决策[2] 喜马拉雅经营状况 - 营收增速大幅下滑:2021年43.7%→2022年3.5%→2023年1.7%[4] - 收入结构包括会员服务、广告收入和直播业务[4] - 内容护城河有限,先发优势逐渐减弱[4] 战略意义 - 收购将完善TME在音频领域的全产业链布局[1] - 对腾讯具有战略防御意义,防止市场份额流失[4] - 为喜马拉雅提供持续发展保障,为投资人创造退出机会[1] 内部管理问题 - 公司内部存在治理理念冲突,影响业务执行效率[4] - 管理层对出售态度暧昧,反映内心挣扎[2]
喜马拉雅“上岸”,应该感谢字节
虎嗅APP· 2025-06-11 18:39
核心观点 - 腾讯音乐娱乐集团(TME)拟以28.47亿美元(204.6亿元人民币)收购喜马拉雅,交易结构为12.6亿美元现金+15.87亿美元股权,收购完成后喜马拉雅将保持独立运营[3] - 喜马拉雅曾四次IPO折戟,估值从峰值43亿美元降至28.47亿美元,主要因市场逻辑转向盈利能力和字节系竞争压力[3][4] - 音频行业竞争格局从双强(TME+喜马拉雅)演变为三足鼎立(加入番茄畅听),行业MAU总量约3亿但喜马拉雅MAU已达3.03亿,市场趋于饱和[12][15] - 喜马拉雅2023年首次实现盈利(净利润37.36亿元,经调整净利润2.24亿元),标志行业从烧钱扩张转向盈利导向[10] 交易分析 - 交易背景:腾讯2021年曾接近收购喜马拉雅但因创始人分歧告吹,随后TME通过27亿元收购懒人听书构建音频矩阵[6] - 战略价值:TME可完善音频全产业链布局,实现音乐与音频融合;同时防御字节系在音频领域的扩张[12] - 交易催化剂:字节系番茄畅听异军突起,2021-2023年抢夺喜马拉雅广告收入(从14.88亿元降至14.23亿元)[7][8] 财务表现 - 营收增速持续放缓:2021-2023年营收分别为58.57/60.61/61.63亿元,增速从43.7%降至1.7%[9] - 历史亏损严重:2018-2022年累计亏损31.66亿元,2023年扭亏为盈[8][10] - 收入结构:会员订阅+广告为主(2023年广告占比23.1%),直播业务逐步崛起但占比仍低[16][17] 竞争格局 - 字节系威胁:番茄畅听凭借抖音流量和算法优势,MAU已近1亿,支持阅读/听书场景切换的差异化功能[12] - 用户指标下滑:2021-2023年付费率从12.9%降至11.9%,日均收听时长从144分钟降至130分钟[21] - 播客布局滞后:虽2020年开辟播客频道但2023年才重点发展,错过小宇宙等新兴平台崛起窗口期[17][18] 管理问题 - 治理结构缺陷:联合创始人分权导致战略摇摆,2021年因收购分歧导致CFO离职[6][22] - 商业化压力:CEO余建军开始直管部分商业化工作,反映经营压力加剧[17] - 战略失误:早期过度追求估值(曾期望100亿美元),忽视商业模式创新和内容护城河建设[3][16]
抖音造了两个“新神”
36氪· 2025-06-09 15:33
抖音平台现象级涨粉案例 - 清华学神韦东奕首条抖音视频不足一分钟,一周内涨粉超2000万,刷新平台纪录[1][2] - 影视解说账号"心中之城"仅发布6条内容粉丝突破1780万,原为"毒舌电影"编辑具备内容策划优势[1][3] - 对比董宇辉单飞时期两天破千万粉丝,韦东奕一天完成该突破且增速更快[2] 抖音内容生态机制 - 平台通过"去中心化"算法将流量分散至公共池而非创作者私域,避免超级头部垄断[5] - 典型案例包括2021年"张同学"两个月吸粉1600万,以及"闻神""郭有才"等现象级博主[4] - 封禁头部主播辛巴账号事件显示平台对超头部创作者的可替代性策略[6][7] 平台增长瓶颈与应对策略 - 抖音国内月活8.52亿,但2023年6月月活7.23亿较1月7.47亿出现回落,增长压力显现[11] - 腾讯视频号依托微信生态月活突破9亿,反超抖音成为短视频赛道新头部[11] - 字节跳动通过抖音孵化红果短剧(日活超3000万)、番茄小说(月活2.2亿)等垂类产品应对增长瓶颈[11][12] 行业竞争格局 - 字节以抖音+今日头条为流量核心,与腾讯微信生态形成镜像对抗[13] - 字节近三年布局超30家子公司覆盖内容分发/AI工具/短剧赛道,平台化孵化战略明确[12] - 旗下豆包AI用户同比增长864.35%至1.1亿,DeepSeek用户达1.9亿,显示AI领域突破[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