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全国城乡低保平均标准五年增长19.6%和21.3%,残疾人“两项补贴”惠及千万人
华夏时报· 2025-10-13 13:21
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 全国城乡低保平均标准较2020年分别增长19.6%和21.3% [1] - 2024年末城市和农村低保平均标准分别为每人每月798.1元和593.9元,较2020年增长17.8%和19.5% [2] - 常态化保障低保对象3940万人、特困人员482万人 [1] 残疾人福利保障 - 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分别惠及1190万人和1648万人 [1] - “十四五”期间两项补贴全国平均标准分别提高31.9%和22.5% [1] - 2024年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覆盖人数分别为1189万和1636万 [5] 残疾人康复与保险服务 - 2024年全国867万残疾人获得基本康复服务,155万残疾人获得基本辅助器具适配服务,覆盖率稳定在85%以上 [4] - 截至2024年末,2748.9万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0% [5] - 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完成122.5万户,提前完成“十四五”110万户目标 [5] 政策支持与发展方向 - 完善与人均消费支出挂钩的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和社会救助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 [3] - 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强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的意见》,构建居家照护为基础、日间照料为依托、集中托养为支撑的服务体系 [5] - 鼓励康复辅助器具应用,将智能化服务和支持性器具纳入长期护理保险支付范围 [6]
保民生、防风险、促发展 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有力推进
人民日报· 2025-10-11 10:54
10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民政 事业发展成就。民政部部长陆治原表示,各级民政部门着力推进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更 好发挥保民生、防风险、促发展职能作用,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就。 兜底民生保障网更加密实 "十四五"期间,我国兜底民生保障全面加强。陆治原介绍,困难群众保障方面,基本建成了分层分类的 社会救助体系,初步建立了全国困难群众动态监测和常态化帮扶机制。 "全国城乡低保的平均标准较2020年分别增长19.6%和21.3%,常态化保障低保对象达到了3940万人、特 困人员482万人,促进了困难群众的生活改善。"陆治原说。 困境儿童保障方面,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纳入国家保障和关爱服务范围,覆盖各 类困境儿童的保障关爱体系已基本建成。集中养育孤儿、社会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 障标准较2020年分别增长26%、32%和31%。 残疾人福利方面,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有效落实,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 体系加快建设,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我国兜底民生保障网更加密实,现代 ...
保民生、防风险、促发展 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有力推进(权威发布·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
人民日报· 2025-10-11 08:54
兜底民生保障网更加密实 "十四五"期间,我国兜底民生保障全面加强。陆治原介绍,困难群众保障方面,基本建成了分层分类的 社会救助体系,初步建立了全国困难群众动态监测和常态化帮扶机制。 "全国城乡低保的平均标准较2020年分别增长19.6%和21.3%,常态化保障低保对象达到了3940万人、特 困人员482万人,促进了困难群众的生活改善。"陆治原说。 困境儿童保障方面,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纳入国家保障和关爱服务范围,覆盖各 类困境儿童的保障关爱体系已基本建成。集中养育孤儿、社会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 障标准较2020年分别增长26%、32%和31%。 残疾人福利方面,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有效落实,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 体系加快建设,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10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民政 事业发展成就。民政部部长陆治原表示,各级民政部门着力推进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更 好发挥保民生、防风险、促发展职能作用,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就。 "我国兜底民生保障网更加密实,现代 ...
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有力推进
人民日报· 2025-10-11 08:08
保民生、防风险、促发展 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有力推进 10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 民政事业发展成就。民政部部长陆治原表示,各级民政部门着力推进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 设,更好发挥保民生、防风险、促发展职能作用,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就。 兜底民生保障网更加密实 "十四五"期间,我国兜底民生保障全面加强。陆治原介绍,困难群众保障方面,基本建成了分层分 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初步建立了全国困难群众动态监测和常态化帮扶机制。 "全国城乡低保的平均标准较2020年分别增长19.6%和21.3%,常态化保障低保对象达到了3940万 人、特困人员482万人,促进了困难群众的生活改善。"陆治原说。 困境儿童保障方面,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纳入国家保障和关爱服务范围,覆 盖各类困境儿童的保障关爱体系已基本建成。集中养育孤儿、社会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 活保障标准较2020年分别增长26%、32%和31%。 残疾人福利方面,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有效落实,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 服务体系加快建设,精神障 ...
民政部:已开通部省市县四级社会救助服务热线3771条
新华财经· 2025-10-10 14:28
首先,制度体系建设实现新突破。2020年中办国办联合印发《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意见》,推 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更加健全。民政部进一步完善低保制度,将低保边缘家庭中的重病重残人 员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加强照料服务;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备用金制 度,大力推行在急难发生地实施临时救助,更好发挥"兜底的再兜底"功能;全面开展低保边缘家庭和刚 性支出困难家庭认定,推动专项救助向更多困难群众延伸。此外,社会救助立法取得突破性进展,今年 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已首次审议社会救助法(草案)。 新华财经北京10月10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0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民政事业发展成 就。据民政部副部长胡海峰介绍,民政部全面推行"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开通部省市县四级社会救助 服务热线3771条,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 第二,救助保障水平再上新台阶。完善与人均消费支出挂钩的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社会救助和保障 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稳步提高救助保障水平。目前,全国城乡低保平均标准较2020年分别增 长19.6%和21.3%。同时,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类社会救助,推动社会 ...
【人民日报】黑龙江鹤岗加大困难群众救助力度
人民日报· 2025-08-15 08:33
民生保障政策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落实惠民政策,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 [1] - 鹤岗市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就业压力与老龄化挑战,加大社会救助扩围增效工作力度 [1] - 鹤岗市去年财政支出超过80%投向民生,今年累计精准保障低保家庭32952户、特困人员1166人,帮扶低保边缘家庭3550户及刚性支出困难家庭1001户 [11] 社会救助体系 - 鹤岗市组建由民政助理、协理员、社工、网格员构成的"大救助"入户探访队伍,健全主动发现机制,区级民政助理入户抽查率达50% [3] - 依靠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平台和大数据比对分析系统,将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纳入关注范围,实现监测、预警、帮扶闭环工作机制 [4] - 低保救助从"保生存"向"全面扶"延伸,整合社区、社会组织等资源,为困难群众提供代帮代办、心理疏导等服务 [8] 特殊群体保障 - 洪柏涛一家符合低保条件后,15个工作日内领到第一笔低保金,每月780元,还享受每年240元医疗保险资助金,看病最高报销75% [3] - 鹤岗市为失能低保老人提供每月1600余元照护,半失能老人1400余元,爱心护养院2023年开始接收这类老人 [8] - 低保边缘家庭中的重病重残人员可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王磊因此获得基本生活保障 [10] 就业帮扶措施 - 鹤岗市创新推出"邻里直聘窗口"服务模式,网格员走访企业建立用工需求台账,摸排困难群体就业需求,已推广到60个社区 [11] - 民政服务站多方联系商业企业,为低保户王磊提供接线员、洗碗工等工作机会,帮助残疾人融入社会 [10] - 相关部门合力帮扶,助力低保群体打通"无障碍"求职路,实现自身价值 [10] 养老服务创新 - 社区网格员每周走访高龄独居老人,81岁的张玉兰享受低保金和子女赡养费,社区还提供助老餐厅和送餐服务 [5][6][7] - 推进救助服务联合体建设,为低保困难群众提供多样化服务 [8] - 老年人集中供养照护救助政策为低保重病患者等特殊群体提供委托照料服务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