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慈善事业
icon
搜索文档
又一富豪退出基金会游戏:美国慈善的信任危机
36氪· 2025-07-08 17:37
基金会背景与运营 - Wayfarer基金会由Paylocity创始人史蒂夫·萨罗维茨于2021年创立,资金全部由其个人承担,累计注资约1.6亿美元[7][14] - 基金会名称"Wayfarer"源自萨罗维茨的巴哈伊信仰,旨在促进社会正义和赋能少数群体[7][13] - 2021年至2024年间,基金会向200多家非营利机构发放近6000万美元善款,平均每家机构获得127,804美元[7][14] - 基金会2025年预算为4000万美元,较往年约2000万美元有所增加[14] 基金会关闭原因 - 基金会于2024年5月突然宣布关闭,直接诱因包括创始人家庭遭受纵火威胁和绑架勒索[2][3] - 关闭决定与布莱克·莱弗利对萨罗维茨及其合伙人贾斯汀·贝尔杜尼提起的诉讼有关,诉讼指控贝尔杜尼性骚扰并实施媒体抹黑[6][7] - 尽管法律纠纷导致安保和公关费用可能达4000万美元,但萨罗维茨个人财富约23亿美元,财务压力并非主因[8] 基金会运营特点 - 15%受资助机构首次获得重要资助即来自Wayfarer,这些机构年度预算通常在100万美元左右且高度依赖基金会支持[14] - 多数捐款为非限定性资金,在私人基金会中较为罕见,通常用于支持薪资等核心运营开支而非具体项目[15] - 除资金支持外,基金会还提供从沟通技巧到筹款策略的各类培训,形成全方位帮扶体系[15] 关闭影响 - 基金会关闭导致150多家受资助机构面临资金断链风险,部分机构可能难以为继[7][16] - 成熟的私人基金会通常需数年逐步关闭,Wayfarer仅用数周完成关停,加剧受助机构困境[8][16] - 萨罗维茨承诺以个人名义继续资助部分机构,但未明确具体对象和金额规模[16] 创始人背景 - 萨罗维茨财富主要源自其创立的薪资服务公司Paylocity,该公司市值102亿美元[8][12] - 2014年Paylocity上市后,萨罗维茨转向慈善事业,其个人生活方式保持简朴[12] - 2015年正式皈依巴哈伊教,该信仰深刻影响其商业与慈善理念[12][13]
杭州首部慈善地方性法规下月起正式施行
每日商报· 2025-06-28 06:20
慈善组织多元化发展 - 民政部门需多元化培育发展慈善组织 重点领域包括高等教育 科技创新 公共卫生 生态环境 乡村振兴 基层治理 应急救助等 [1] - 鼓励企业 学校 医院 科研院所等依法设立慈善组织 同时支持成立慈善行业组织以健全行业规范 [1] 慈善捐赠与礼遇机制 - 鼓励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根据发展战略开展慈善捐赠或设立慈善项目 [1] - 市和区县(市)政府需探索建立慈善礼遇机制 在消费优惠 窗口服务 培训提升 困难帮扶等方面提供关爱礼遇 [1] 慈善信托创新形式 - 支持以货币 实物 房屋 有价证券 股权 知识产权等多种形式设立慈善信托 [1] - 民政等多部门需协同完善慈善信托配套制度 探索不动产 股权等慈善信托财产登记 [1] 社区慈善发展模式 - 鼓励培育社区慈善组织 设立社区慈善基金或慈善信托推动社区慈善 [2] - 支持通过政府支持 社会出资 各方参与等方式设立社区基金会 创新运作方式 [2] 数字慈善建设 - 民政部门需建立慈善信息共享机制 依托统一管理平台归集慈善组织 捐赠 项目 信托等数据 [2] - 平台需为公众查询慈善信息 寻求救助提供便利 [2]
沃尔玛创始人的后代在干什么?
财富FORTUNE· 2025-06-23 20:51
沃尔顿家族与Builders Vision - 沃尔玛创始家族成员卢卡斯·沃尔顿身家390亿美元,创立Builders Vision统筹其慈善、投资和倡导工作 [3] - Builders Vision总部位于芝加哥,核心任务为部署资本、倡导变革,重点支持清洁能源、食品与农业及海洋保护等领域 [4] - 卢卡斯·沃尔顿首次接受采访,解释低调作风是为避免外界先入为主的评判 [5] 投资与环保事业 - 卢卡斯·沃尔顿已投入150亿美元自有资金至Builders Vision,追求兼具财务回报和社会效益的项目 [6] - 其投资方向包括内布拉斯加州的有机农业企业,通过购买农田出租实现回报潜力 [11] - 强调绿色经济需被视作工业、基础设施和金融产品,而不仅是环保概念 [13] 个人背景与理念 - 卢卡斯·沃尔顿幼年因罕见癌症痊愈经历,受母亲全天然饮食影响,推动其对食品与农业领域的投资兴趣 [8][9] - 主张高净值人士投资应追求社会或环境效益,同时明确要求匹配或超越传统市场回报 [9][10] - 日常作风低调,偏好骑自行车通勤和驾驶沃尔沃SUV,与其他富豪形成对比 [13] 行业趋势与对比 - 卢卡斯·沃尔顿与比尔·盖茨等亿万富翁慈善家共同关注可持续与平等议题,后者计划捐赠约2000亿美元至盖茨基金会 [7] - Builders Vision模式显示环保投资领域存在融资缺口,但卢卡斯认为机遇在于创新灵活资本的应用 [12]
中国高净值人群两年捐赠140亿 三分之二投向教育领域
长江商报· 2025-05-30 08:06
高净值人群慈善捐赠趋势 - 2023-2024年高净值人群完成157笔单笔超1000万元的直接捐赠,总金额达140.3亿元,其中2023年捐赠95.65亿元,2024年捐赠44.65亿元 [2] - 股权捐赠占比显著提升,2024年4笔股权捐赠占当年捐赠总额的68.51% [2] - 教育领域最受青睐,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捐赠合计占比达三分之二,直接捐赠中投入高等教育71笔,基础教育30笔 [2] 家族基金会发展现状 - 截至2023年底,我国家族基金会达434家,占全国基金会总数的4.52%,57%的家族基金会以200万元作为最低注册资金 [3] - 近六年新注册基金会的平均资金规模维持在300-400万元区间 [3] 高净值人群慈善行为特征 - 高净值女性更倾向于帮助特定群体如家乡和家族成员,新生代注重慈善有效性、策略性及技术驱动 [3] - 新生代关注商业向善和慈善创新,跨境慈善中高净值群体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表现更主动 [3] 慈善信托发展数据 - 2024年全国新设立备案慈善信托539单,新增规模16.61亿元,截至2024年底全国备案慈善信托2244单,总规模85.07亿元 [6] - 高净值人群设立慈善信托239单,规模18.13亿元,数量占比10%但金额占比21%,单均规模为整体两倍 [6] - 慈善信托关注领域多元化,涵盖教育、乡村振兴、罕见病等,备案单数自2016年《慈善法》实施后逐年上升 [5][6] 政策与制度背景 - 慈善信托法律体系逐步完善,2016年《慈善法》确立"慈善信托",2017年《慈善信托管理办法》出台 [5] - 金融机构被呼吁发挥专业优势协同慈善主体,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5]
比尔·盖茨谈退休计划:在教育医疗领域未来20年投入超两千亿美元,AI将有巨大潜力
36氪· 2025-05-22 08:15
慈善承诺 - 比尔·盖茨承诺未来20年将其个人和盖茨基金会的全部资金(超过2000亿美元)投入全球健康和教育领域 [1] - 资金将重点用于挽救数千万人的生命 [1] 全球卫生与疫苗 - 过去25年儿童年死亡数从千万降至五百万 但每年仍有500万儿童死亡 [2] - 美国和欧洲削减疫苗和HIV药物援助引发担忧 [2] - 呼吁政府至少拿出1%预算援助贫困人群 [2] 集中投入与接班规划 - 选择20年内集中投入而非长期永续 以提高效率 [3] - 计划培养接班人 希望未来有新一代富豪接手慈善事业 [3] 全球合作与美国责任 - 批评美国削减全球卫生预算 呼吁维持小布什时期的HIV/疟疾项目 [4] - 美国政府的全球卫生支出是盖茨基金会的四倍 [4] 战略性慈善 - 慈善不仅是救助生命 也是全球经济和战略稳定的投资 [5] - 1%的预算即可大幅降低全球儿童死亡率 [5] 技术与教育 - AI将改变教育 提升全球学习质量 [6] - AI在医疗领域可弥补医生短缺 [6] - 基金会资助HIV、结核病和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 [6] 价值观与责任 - 承袭父母教导的"所有生命价值平等"理念 [7] - 确保资金高效使用 捐赠是承担社会责任 [7] 对未来的乐观 - 对未来20年减少儿童死亡率至300万以下保持乐观 [8] 资本主义与美国贡献 - 美国在医学研究、知识共享和慈善模式上的贡献值得骄傲 [9] - 资本主义虽然不完美 但整体提升了人类寿命和福祉 [9] 宗教观与价值观 - 认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普世价值 作为慈善工作的指导原则 [10]
亿万富豪验光师和前妻的离奇纷争
36氪· 2025-05-17 18:53
婚姻与财产纠纷 - 赫比·威腾与妮可·威腾的婚姻持续50多年后,妮可于2023年7月提出离婚诉讼,法院于10月批准离婚,但45亿美元资产分割尚未完成 [4] - 妮可指控赫比伪造签名,未经同意向基金会认捐并转移2.5亿美元资产至其个人控制的嘉信理财账户 [6] - 赫比律师否认挪用指控,称资金将用于非营利捐赠,但承认妮可无权操作该账户 [6] 慈善基金会控制权 - 威腾夫妇2016年加入"捐赠承诺",承诺捐出一半财富,但截至2023年9月基金会净资产仅1.57亿美元,过去十年捐赠约2900万美元 [11][16] - 赫比单方面向多所大学认捐大额款项,包括佛罗里达大学1亿美元、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5000万美元,妮可成功阻止部分认捐 [12][13] - 赫比成立个人基金会"赫伯特·威腾博士人道主义基金会",并称已从信托借款5000万美元用于捐赠 [15][16] 资产与投资背景 - 赫比通过投资微软、苹果、亚马逊等公司,资产从2019年的23亿美元大幅增值至45亿美元 [9] - 夫妇拥有7处豪宅及3套游轮公寓,总价值超1.3亿美元,赫比另购3800万美元海滨房产 [9][11] - 赫比的光学染色剂公司BPI为其早期财富积累来源 [9] 争议焦点与法律进展 - 妮可指控赫比通过IT经理提取其电子签名,擅自任命兄弟雷·威腾为基金会董事 [14] - 财产分割审判定于2024年3月底进行,佛罗里达州法律通常要求资产平分 [4][15] - 赫比称女儿瓦内莎辞职导致基金会问题,瓦内莎否认并称辞职为方便父母解决纠纷 [15]
深度 | 比尔·盖茨2000亿美元将"提速捐赠" 从财富流向看慈善新走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4 19:47
全球慈善捐赠趋势 - 比尔·盖茨宣布未来20年捐赠2000亿美元用于全球健康与减贫事业 创个人慈善捐赠新纪录 [1][4] - 宁德时代副董事长李平夫妇向复旦大学捐赠价值约10亿元股票 体现中国企业家在教育领域的大额捐赠趋势 [1][14] - 2023年中国企业捐赠总额达1156.59亿元 占全国捐赠总量76.58% 信息业和制造业为主要捐赠来源行业 [14] 慈善资金投向领域 - 盖茨基金会聚焦三大目标:消除可预防的母婴死亡 构建无致命传染病环境 帮助数亿人脱贫 [7] - 中国慈善捐赠主要流向教育 医疗和乡村振兴领域 其中高校捐赠成为亮点 如韦尔股份创始人虞仁荣累计捐赠53亿元 [15] - 医疗与扶贫领域表现活跃 曹德旺通过河仁慈善基金会累计捐赠超260亿元 小米公益基金会捐赠1亿元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培养 [15] 慈善模式创新 - 盖茨提出"提速捐赠"理念 基金会运营时间从原定的去世后20年缩短至2045年结束 加速资金使用效率 [4][7] - 中国慈善更倾向"项目制"捐赠 针对高校或灾区等特定领域集中资源 短期见效快但长期可持续性待提升 [15] - 股权慈善信托成为创新工具 通过将家族企业装入慈善信托推动企业职业化规范化发展 [12] 慈善行业政策环境 - 新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2024年)实施 配套政策完善慈善组织认定和公开募捐管理规范 [16] - 法律增设"应急慈善"专章 规范涉外慈善和慈善信托等创新形式 但实施过程中仍面临公信力危机等挑战 [16]
盖茨:马斯克是在“谋杀”儿童
华尔街见闻· 2025-05-09 10:45
盖茨基金会加速捐赠计划 - 比尔·盖茨宣布将在未来20年内加速慈善捐赠,计划在2045年彻底关闭盖茨基金会 [1] - 基金会预计在全球健康、发展和教育方面支出超过2000亿美元,相比过去25年投入的1000亿美元翻倍 [1] - 加速支出的理由是为了产生最大影响,寻找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如根除脊髓灰质炎和治愈艾滋病毒 [2] - 基金会预算将增加到每年约100亿美元,大部分继续用于全球健康、疫苗、孕产妇和儿童健康 [2] - 盖茨计划将不到1%的财富留给子女,支持强有力的遗产税和更加累进的税收 [2] 盖茨与马斯克的慈善理念冲突 - 盖茨批评马斯克削减美国发展援助资金的行为"正在谋杀世界上最贫困的儿童" [1] - 马斯克领导的政府效率部门关闭了美国国际开发署,导致挽救生命的食品和药品过期 [1] - 马斯克取消了对莫桑比克加沙省一家防止母婴艾滋病毒传播医院的资助 [1] - 马斯克认为慈善事业大多是"胡扯",商业解决方案如特斯拉电动汽车更有效 [3] - 两人曾在2012年因"捐赠誓言"合作,但马斯克后来改变立场 [3] 个人恩怨与市场行为 - 马斯克在2022年得知盖茨做空特斯拉股票后称其为伪君子 [3] - 马斯克在社交媒体发布盖茨不雅照片并配文讽刺 [3]
比尔·盖茨宣布:未来20年,几乎捐完
新华网财经· 2025-05-09 10:24
盖茨基金会未来20年规划 - 比尔·盖茨宣布未来20年将通过盖茨基金会捐出几乎全部财富 预计慈善支出将超过2000亿美元 [1][3][4] - 盖茨基金会将于2045年12月31日永久性关闭 [1][3] - 比尔·盖茨目前财富净值为1080亿美元 [1] 盖茨基金会历史与现状 - 盖茨基金会由比尔·盖茨与前妻梅琳达于2000年共同创办 是全球最大慈善组织之一 [3] - 基金会迄今已捐出超1000亿美元 [4] - 2025年1月16日基金会正式更名为盖茨基金会 [3] 盖茨基金会主要成就 - 对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和全球基金的创立起到关键作用 已挽救8000多万人的生命 [7] - 改变了世界采购和交付挽救生命工具的方式 [7] 未来重点资助方向 - 消除可预防的母婴死亡 [7] - 让下一代在没有致命传染病的世界里成长 [7] - 帮助数亿人摆脱贫困 推动更多国家走向繁荣 [7] 比尔·盖茨个人规划 - 将持续关注能源创新和阿尔茨海默病研发领域 这些领域的成功将影响捐赠数额 [7] - 通过加快捐赠步伐 推动解决全球性问题 [7] 慈善理念与影响 - 沃伦·巴菲特对基金会发展有重要影响 其终身捐赠额达620亿美元 [8][9] - 比尔·盖茨受到巴菲特"捐出全部财富"理念的引导 [9] - 查克·费尼"活着的时候就捐赠"的理念也影响了比尔·盖茨 [9]
刚刚,香港,巨商陨落!
商业洞察· 2025-03-18 17:26
核心观点 - 李兆基是至今为止全球财富排行中站位最高的华人企业家,连续三年成为华人首富、亚洲首富,并居全球第四高位 [4] - 李兆基从7岁接触生意开始,已整整从商90年,其商业智慧与投资策略对香港地产及金融行业影响深远 [4][11][22] - 李兆基在地产业成功的秘诀是"看得远,谋得透,算得准,做得精",并通过独特土地获取策略和产品定位成为地产巨无霸 [12][14][15][19] - 李兆基在金融投资领域表现卓越,尤其擅长国企股投资,获得超过千亿回报,被誉为"股神" [23] - 李兆基总结出成功的四大法则,强调勤俭、眼光和准备的重要性,并热衷慈善事业尤其是教育领域 [25][27] 早年经历与商业启蒙 - 李兆基1928年生于广东顺德富裕家庭,七八岁进入家中金铺学习生意,发现炼金师"偷金"问题后自学炼金技术并掌握核心技能 [6][7][8][9] - 10来岁已悟出经营生意的关键是要掌握核心,并通过实践解决金铺管理问题 [6][9] 地产事业发展 - 1948年带着1000块大洋赴香港,从黄金买卖起步后转向地产,认为"货币靠不住,物业才保值" [11] - 是香港四大地产天王中唯一创建过两家天王级地产企业的人(新鸿基和恒基兆业) [11] - 1973年香港股市暴跌时逆市成立恒基兆业并借壳上市,坚信香港地产业长远看好 [12][13] - 1976年联合郑裕彤、李嘉诚及郭得胜以2060万港币投得沙田第一城项目,不到10年回报超1000倍 [14] - 将霍英东的分层销售模式发展为"四分散"策略,推出小户型住宅受中低收入家庭欢迎 [14] - 土地获取两大法宝:购入"乙种换地权益书"和旧楼改建并楼策略,坚持"寸土必争" [15][16][17][18][19][20] 多元化经营与金融投资 - 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多元化经营,收购中华煤气、香港小轮及美丽华酒店控股权 [22] - 90年代初大炒日本债券获翻番利润 [23] - 国企赴港上市期间巨资买入中国网通、中国人寿等国企股,获得超千亿回报 [23] - 投资秘诀是多听多问多思考,收集意见后独立判断 [23][24] 经营理念与个人风格 - 总结成功四大法则:刻苦耐劳、经济未定不宜早婚、以钱赚钱、选对行业 [25] - "细生意怕食不怕息,大生意怕息不怕食"的经营哲学 [26] - 保持朴素作风,专注工作,生活简朴但对慈善尤其是教育领域投入巨大 [26][27] - 2005年捐赠3.3亿元人民币开展"温暖工程百万农民培训"计划 [27] 家族与企业传承 - 长子李家杰负责内地业务,次子李家诚2015年接任恒基发展主席 [29] - 希望子孙后代能继续当"大大富翁",但认为千亿富豪生活并不自由 [32][33] - 曾表示愿用九成九身家换取三十年青春 [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