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人口老龄化

搜索文档
保民生、防风险、促发展 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有力推进
人民日报· 2025-10-11 10:54
10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民政 事业发展成就。民政部部长陆治原表示,各级民政部门着力推进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更 好发挥保民生、防风险、促发展职能作用,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就。 兜底民生保障网更加密实 "十四五"期间,我国兜底民生保障全面加强。陆治原介绍,困难群众保障方面,基本建成了分层分类的 社会救助体系,初步建立了全国困难群众动态监测和常态化帮扶机制。 "全国城乡低保的平均标准较2020年分别增长19.6%和21.3%,常态化保障低保对象达到了3940万人、特 困人员482万人,促进了困难群众的生活改善。"陆治原说。 困境儿童保障方面,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纳入国家保障和关爱服务范围,覆盖各 类困境儿童的保障关爱体系已基本建成。集中养育孤儿、社会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 障标准较2020年分别增长26%、32%和31%。 残疾人福利方面,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有效落实,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 体系加快建设,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我国兜底民生保障网更加密实,现代 ...
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有力推进
人民日报· 2025-10-11 08:08
保民生、防风险、促发展 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有力推进 10月10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 民政事业发展成就。民政部部长陆治原表示,各级民政部门着力推进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 设,更好发挥保民生、防风险、促发展职能作用,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新成就。 兜底民生保障网更加密实 "十四五"期间,我国兜底民生保障全面加强。陆治原介绍,困难群众保障方面,基本建成了分层分 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初步建立了全国困难群众动态监测和常态化帮扶机制。 "全国城乡低保的平均标准较2020年分别增长19.6%和21.3%,常态化保障低保对象达到了3940万 人、特困人员482万人,促进了困难群众的生活改善。"陆治原说。 困境儿童保障方面,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留守儿童、流动儿童纳入国家保障和关爱服务范围,覆 盖各类困境儿童的保障关爱体系已基本建成。集中养育孤儿、社会散居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 活保障标准较2020年分别增长26%、32%和31%。 残疾人福利方面,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有效落实,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 服务体系加快建设,精神障 ...
努力谱写民政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国新办发布会聚焦“十四五”时期民政事业发展成就
新华社· 2025-10-10 21:27
新华社北京10月10日电 题:努力谱写民政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国新办发布会聚焦"十四 五"时期民政事业发展成就 新华社记者朱高祥 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 "十四五"期间,中国特色养老服务体系正在加速构建,供给结构不断优化。记者在发布会获悉,五 年来,我国完成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224万户,建成示范性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网络500个、示 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2990个、老年助餐点8.6万个,每天有300多万老年人在老年就餐点就餐;高龄津 贴、经济困难老年人服务补贴、失能老年人护理补贴等各类津补贴惠及4945万老年人,进一步增进了老 年人福祉。 与此同时,老年人社会参与渠道进一步拓宽。"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登记注册的 老年志愿者已经达到5358万人,服务总时长16.4亿小时。"刘振国表示,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在"老有所 为"中实现"老有所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银发力量"。 陆治原表示,五年来,我国兜底民生保障网更加密实,现代化建设成果越来越多地惠及广大困难群 众。 ——困难群众保障方面,基本建成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初步建立全国困难群众动态监测和常 态化帮扶机制。常态化保障低保对 ...
湖北启动医疗机构免陪照护服务试点
中国新闻网· 2025-09-05 10:35
政策启动 - 湖北省四部门联合印发医疗机构免陪照护服务试点工作方案 正式启动试点工作 [1] - 试点聚焦住院患者照护需求 首批确定18家三级医院参与 覆盖武汉/宜昌/十堰/襄阳等城市 [1] - 试点医院包括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十堰市太和医院等知名医疗机构 [1] 服务内容 - 重点为生活部分或完全不能自理的住院患者提供规范化/专业化生活照护服务 [1] - 服务以患者或家属知情同意为前提 由护士或医疗护理员提供助餐/助浴/助洁等基础生活照料 [1] - 医疗护理员须在护士指导下开展工作 严禁从事输液/给药等医疗专业技术操作 [1] 实施标准 - 试点医院按不低于0.6:1的护床比例配备护士 护理人力不足时可由医疗护理员协助服务 [1] - 优先在老年医学科/神经科/心血管科/普外科/骨科等一级护理需求集中的病区推进试点 [1] - 将加强医疗护理员培训 确保照护队伍专业能力达标 [2] 推进计划 - 试点工作分三阶段实施 2025年8月启动部署 9月进入组织实施阶段 2026年4月至6月开展总结评估 [2] - 旨在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服务与管理模式 [2] - 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实践 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优化医疗服务供给的关键举措 [2]
韩国经济学家呼吁新政府优先推动产业升级发掘未来增长动力
商务部网站· 2025-08-09 01:30
韩国经济学家对新政府经济政策的建议 - 绝大多数受访经济学家认为新一届政府的首要经济任务是提升潜在增长率、优化产业结构、发掘和培育未来增长动力 [1] - 次要经济任务包括改善就业质量、改革劳动市场结构以及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 [1] - 71%的受访者指出韩国经济面临的最根本问题是生产率放缓、技术创新停滞和新增长动力缺乏 [1] - 受访者强调新政府上任初期应优先支持产业应对快速技术变革 [1]
民政部、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布局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8-01 07:52
政策背景与目标 - 民政部与自然资源部联合印发通知 旨在加快健全覆盖城乡的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养老服务网络 科学规划养老服务设施布局 [1] - 规划重点围绕健全三级养老服务网络 推动养老服务布局优化 引导设施向需求集中区域配置 提升设施利用效能 预留发展空间 促进养老服务扩容提质 [1] - 本轮规划编制期至2035年 近期目标至2030年 强调结合未来5-15年人口老龄化趋势分析失能老年人增长形势 [3] 规划编制要求 - 省级民政与自然资源部门需加强市县规划指导和监督 可制定省级编制导则 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地区优先开展规划 [2] - 规划需与医疗卫生、教育、公园绿地、综合交通等专项规划有效衔接 空间用地需求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 [2] - 采用定性与定量结合方式提出分阶段发展目标 按全体老年人中一定比例入住养老机构的规模预测设施需求量 [3] 设施布局技术标准 - 老年人口密度较高地区作为养老服务设施重点配置区域 设施单体规模应集约紧凑 设计预留扩建空间 [3] - 鼓励通过复合功能用地方式设立设施 但不宜与工矿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混合设置 且禁止安排在地下层、半地下层和夹层 [3] - 针对保留类、新建类、改建类、扩建类等不同建设类型提出差异化要求 强调区位、交通、环境、设施等选址布局标准 [3] 实施与监督机制 - 要求各地民政与自然资源部门增强责任意识和协同观念 在规划编制和审查过程中密切配合 [4] - 民政部门需成为同级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成员单位 会同自然资源部门开展规划实施动态监测评估 [4] - 加强规划与土地政策衔接 为合理配置养老服务设施提供支撑 [4]
海南各级民政部门助力答好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的“民生答卷”
海南日报· 2025-05-06 09:10
海南省托老院护理人员陪同老人在户外活动。 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加强区域交流与合作 携手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主题论坛现场。图片均由海南 省民政厅提供 海南各级民政部门助力答好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中的"民生答卷" 护民生发展 守民生初心 陵水黎族自治县护苗驿站开展关爱活动。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黄婷 通讯员 时权 2025年初,海口市美兰区大致坡镇民政工作人员根据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系统的一条预警信息,得知民 乐居委会黎某有一笔3万余元的自负医疗支出。经入户核实,黎某患有鼻咽癌,高额的医疗支出让他家的生活 陷入困境。在美兰区民政局的指导下,大致坡镇将黎某家庭认定为低保边缘家庭,并将黎某单独纳入低保, 每月发放低保金750元。同时,向其家庭发放临时救助金。此次救助,是民政部门采取"大数据比对+铁脚板 摸排"结合方式,实现从"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的一个缩影。 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中,民政工 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自由 贸易港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