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转型发展

搜索文档
谋划十年投资超十亿,鹤岗为何要建机场?
第一财经· 2025-08-28 18:49
机场建设规划与规模 - 鹤岗萝北机场为国内支线机场 飞行区指标4C 用地总面积180.14公顷 跑道规格2500米×45米 站坪设6个机位 航站楼面积5008平方米[6] - 项目总投资10.66亿元 预计年旅客吞吐量45万人次 年货邮吞吐量1600吨 年飞机起降5000架次[7] - 建设周期长达十年:2015年启动谋划 2016年纳入国家规划 2017年获选址批复 2022年国务院立项 2024年进入快车道 2025年8月开工 目标2027年试飞通航[7][9] 交通改善与经济效益 - 机场将补全立体交通网络 与既有佳鹤铁路(46分钟直达佳木斯 3.5小时抵哈尔滨)及高速路网协同 缩短鹤岗与国内外城市时空距离[10] - 通航后航程覆盖2000公里 初期开通哈尔滨/北京/上海/青岛等航线 中期扩展至西安/成都/广州等地 机型支持B737/A320/C919系列支线客机[11] - 外地至鹤岗交通时间从"大半天"缩短至"两三小时" 有望突破旅游市场瓶颈 省内精品旅游线路将同步规划开通[10][11] 产业转型战略意义 - 机场定位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动力引擎" 助力鹤岗从"一煤独大"向石墨新兴产业/现代化农业/文旅产业"四轮驱动"转型[15] - 机场距亚洲最大单体石墨矿仅70公里 航空运输可将石墨产品交付周期从公路铁路的3-5天压缩至1-2天 减少运输损耗并满足高端产品环境要求[17] - 石墨产业已形成全产业链 探明矿石储量22.89亿吨(全国首位) 聚集37家企业 机场建设将促进临空经济区发展 吸引物流/仓储/高端制造产业集聚[15][17]
谋划十年投资超十亿,鹤岗为何要建机场?
第一财经· 2025-08-28 18:18
机场建设背景与战略意义 - 鹤岗萝北机场开工建设是补交通短板和谋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 对资源型城市的意义远超交通本身[1] - 机场建设历经十年谋划 2015年开始谋划 2016年纳入《全国民用运输机场布局规划》 2024年8月正式开工[2] - 项目总投资10.66亿元 用地总面积180.14公顷 飞行区指标为4C 目标后年试飞通航[2] 机场基础设施与运营规划 - 主要建设内容包括1条2500米×45米跑道 6个机位站坪 5008平方米航站楼及配套空管 供油等设施[2] - 建成后预计年旅客吞吐量45万人次 年货邮吞吐量1600吨 年飞机起降5000架次[2] - 可起降B737 A320及国产商飞C919系列支线机型 直达航程2000公里 初期规划开通至哈尔滨 北京 上海 青岛等航线[16] 交通改善与区域经济影响 - 机场将补上鹤岗立体交通最后一块拼图 与高速路网 佳鹤铁路共同构筑水陆空立体交通体系[15] - 从外地到鹤岗时间将从"大半天"缩短到"两三小时" 打破交通条件给旅游市场造成的瓶颈[15] - 机场建成后物流运输效率大大提高 石墨产品航空运输仅需1-2天 相比公路铁路运输3-5天大幅缩短交付周期[27] 产业转型与经济发展 - 机场将成为区域协调发展"关键枢纽"和产业转型"动力引擎" 为鹤岗产业升级按下"加速键"[21] - 鹤岗拥有全国首位石墨资源 探明矿石量22.89亿吨 正在打造"石墨新材料产业集群" 聚集37家石墨企业形成全产业链[21] - 机场将带动临空经济区建设 吸引物流 仓储 高端制造等产业集聚 促进产业多元化发展[27] 旅游业发展机遇 - 机场给当地旅游业带来巨大商机 目前游客主要来自省内及周边地区 交通改善将吸引华东 华南 京津冀等地客人[15] - 旅行社计划落地机场优势位置 让外地旅客一下飞机就能看到提供的旅游服务[17] - 机场建成后将按照省内旅游航线规划开通精品旅游线路[16]
【人民日报】黑龙江鹤岗加大困难群众救助力度
人民日报· 2025-08-15 08:33
民生保障政策 - 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扎实做好民生保障工作,落实惠民政策,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 [1] - 鹤岗市作为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就业压力与老龄化挑战,加大社会救助扩围增效工作力度 [1] - 鹤岗市去年财政支出超过80%投向民生,今年累计精准保障低保家庭32952户、特困人员1166人,帮扶低保边缘家庭3550户及刚性支出困难家庭1001户 [11] 社会救助体系 - 鹤岗市组建由民政助理、协理员、社工、网格员构成的"大救助"入户探访队伍,健全主动发现机制,区级民政助理入户抽查率达50% [3] - 依靠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平台和大数据比对分析系统,将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纳入关注范围,实现监测、预警、帮扶闭环工作机制 [4] - 低保救助从"保生存"向"全面扶"延伸,整合社区、社会组织等资源,为困难群众提供代帮代办、心理疏导等服务 [8] 特殊群体保障 - 洪柏涛一家符合低保条件后,15个工作日内领到第一笔低保金,每月780元,还享受每年240元医疗保险资助金,看病最高报销75% [3] - 鹤岗市为失能低保老人提供每月1600余元照护,半失能老人1400余元,爱心护养院2023年开始接收这类老人 [8] - 低保边缘家庭中的重病重残人员可参照"单人户"纳入低保,王磊因此获得基本生活保障 [10] 就业帮扶措施 - 鹤岗市创新推出"邻里直聘窗口"服务模式,网格员走访企业建立用工需求台账,摸排困难群体就业需求,已推广到60个社区 [11] - 民政服务站多方联系商业企业,为低保户王磊提供接线员、洗碗工等工作机会,帮助残疾人融入社会 [10] - 相关部门合力帮扶,助力低保群体打通"无障碍"求职路,实现自身价值 [10] 养老服务创新 - 社区网格员每周走访高龄独居老人,81岁的张玉兰享受低保金和子女赡养费,社区还提供助老餐厅和送餐服务 [5][6][7] - 推进救助服务联合体建设,为低保困难群众提供多样化服务 [8] - 老年人集中供养照护救助政策为低保重病患者等特殊群体提供委托照料服务 [8]
湖北“狂奔”,“龙头”为何跑慢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30 23:28
"迈向3万亿",武汉又一次喊出这个目标。 7月29日,武汉面向全球投资者发出邀约,当地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武汉正以招商引资的深度转型,撬动城市发展能级的历史性跃升,为2030年 GDP突破3万亿元筑牢发展根基。 在此之前,武汉公布今年上半年的经济数据——GDP达到10592.8亿元,同比增长5.5%。这是武汉上半年GDP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前四年,武汉上半年 GDP分别为:2021年8251亿元、2022年8904亿元、2023年9503亿元、2024年9975亿元。 总量表现亮眼,但5.5%的经济增速,不及全省平均水平——上半年,湖北GDP增速6.2%,位列全国第三、经济十强大省第一。也因此,有人说,身为湖北 省会,武汉似乎没有完全发挥出"龙头"的带动作用。 从2014年GDP首次破万亿,到2023年站上两万亿台阶,武汉花了9年时间。如今频频喊出2030年GDP"三万亿"目标,武汉如何加速?站位全国,经济体量排 在武汉之前的成都、杭州,表现同样出色,武汉想要"跑步"晋级,又该凭何突围? 跑慢了? 上半年,湖北实现生产总值29642.61亿元,同比增长6.2%,这一增速不仅高于全国0.9个百分点,还位列 ...
淄博将承办2026山东省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
齐鲁晚报网· 2025-07-22 19:05
大会筹备工作 - 成立由市委书记和市长任双组长的大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 下设7个工作组 构建市区联动 部门联合的工作格局 [3] - 领导小组办公室赴开封 唐山等城市学习办会经验 推进筹备工作 [3] - 主动向省政府和省文旅厅汇报工作 邀请文旅专家和企业代表调研座谈 梳理对上争取清单 [4] 文旅项目规划 - 以119个文旅重点项目为基础 筛选确定30个承办大会重点项目 打造全省文旅样板工程 [4] - 建立四级责任体系保障项目推进 实行项目清单化 节点化 责任化管理 [4] - 采用"1个主会场+N个分会场"模式 根据30个重点项目选择场地 展现城市品质形象 [6] 宣传推广策略 - 策划推出文化遗产 全域旅游等主题宣传作品 构建全时段立体化宣传矩阵 [5] - 围绕节假日开展"文旅+"活动 推出新业态新场景 释放宣传势能 [5] - 已开展"跟着演出游淄博" 琉璃艺术展进国博等活动预热大会氛围 [5][6] 观摩路线设计 - 围绕淄博新区中轴线推出"文旅赋能城市更新"主题路线 展现时尚气质和创新活力 [7] - 设计"老景区焕新"路线推动景区向休闲度假和复合业态转型 [7] - 打造"齐风市井"主题路线 通过数字化表达展现齐文化消费观 [7] - 规划"聊斋文化沉浸式体验"路线 优化游客感官体验 重塑文化IP [7] 办会理念与目标 - 坚持创新 提质 共享等六大办会理念 深化"五个淄博"建设 [6] - 目标通过文旅产业升级推动城市转型 为山东文旅高质量发展贡献淄博力量 [6] - 计划打造全城发力 全民参与的文旅盛会 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8]
人民城市 文明风采丨工业城市也懂浪漫
河南日报· 2025-07-14 07:15
城市转型与精神文明建设 - 河南省16个城市被授予全国文明城市称号 23个城市继续保留称号 入选数量居全国第一 [1] - 平顶山市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资源型城市转型重要契机 推动城市文明素养和管理水平提升 [1] - 工业城市形象转变 白龟湖音乐会与1957创意园等文创项目吸引年轻群体 [1] 志愿服务与道德建设 - 平顶山市63.6万名志愿者活跃在城市各角落 4030多支志愿服务队开展活动 [2] - 5000余位"鹰城大妈"参与社会服务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实现县乡村全覆盖 [2] - 6个文明实践项目入选省级展示交流活动 其中3个为一类项目 [2] 城市更新与基础设施 - 平顶山推进路网畅通工程 60余条市政道路完工 10条道路提档升级 [3] - 完成"汽改水"和十八溪塘治理 实施14个老旧厂区活化利用项目 [3] - 超千个老旧小区完成改造 惠及15万余户居民 白龟湖湿地公园生态修复后成为"城市会客厅" [3] 青年经济与消费活力 - 白龟湖畔露营 陶瓷青创市集等活动吸引年轻人 带动周边商业如咖啡店等客流增长 [4][5] - 出台青年人才政策 打造青年发展街区 推动夏日经济系列活动如音乐会 美食文化季等 [5] - 城市从"煤城"向"美城"转变 青年与城市形成"双向奔赴"发展模式 [5]
全域美好全龄友好西安的“升级密码”
西安日报· 2025-06-05 12:06
城市治理现代化转型 - 西安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城市发展从规模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增长方式从投资拉动向科技产业驱动转变,建设全龄友好、全域美好城市 [4] - "五一"假期期间,西安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陕汽集团交管服务站为195张新下线陕汽重卡办理临时牌照,实现当日出厂当日发运 [4] - 服务站自2023年12月28日至2025年5月8日累计办理进出口临牌和民品临牌100180张,大幅提升新车发运速度 [7] 企业服务创新 - 西安公安交警通过"进建商"活动发现企业需求,在距陕汽集团东门200米处设立定制服务站,实现大型车辆当日下线、临牌当日办结、新车当日发运的高效模式 [5][7] - 服务站增设自助体检机和自助制证机,满足企业职工和附近群众就近办理补换证业务需求 [7] - 西安已实现371项事项"免材料",企业开办最快2小时办结,322项业务实现"零人工干预审批" [8] 智慧市场监管 - 西安市投放360台"智慧秤"至110个集贸市场,通过技术赋能构建智慧化监管体系,有效缓解群众"投诉难""复秤难"问题 [10] - "智慧市监"指挥调度中心实现学校"明厨亮灶"实时监控、农贸市场食品抽检结果动态更新等功能 [14] - 雁塔区市场监管局应用DeepSeek赋能监管,整合12类核心职能和500余部法律法规,形成动态更新的"数字工具书" [15] 知识产权转化 - 西安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通过专利预审和快速审查通道,大幅缩短审查周期,提高授权率 [15] - 开展专利转化专项行动,累计实施11类307项专利转化计划项目,推动高价值专利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16] - 秦创原·西安市知识产权运营转化系列专场活动走进重点高校和科创企业,促进校企协作 [6][16] 城市空间更新 - 由陕重厂老厂房改造的花云驿园林驿站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服务周边10万居民,开放一年举办活动40余场 [12] - 花云驿与7所高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20余处教学实践基地,开展校企合作园林文创和课题研究 [12] - 2023年西安计划新建口袋公园20座、绿道30公里,开放共享城市公园不少于45个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