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全国统筹

搜索文档
房地产退潮后,社保成新底牌,十五五释放信号,看懂掌声
搜狐财经· 2025-08-17 23:15
十五五规划的底线思维:社保体系,中国经济转型的新引擎 沿海制造业密集地区正面临产业链重构的阵痛。美国对华加征关税,虽然清单已涵盖3800亿美元的商品,但中国与东盟贸易额仍增长了6.3%,这其中蕴藏 着新的机遇。然而,结构性调整也意味着数百万产业工人的转岗需求。失业保险基金的跨省调剂机制,正是在此关键时刻展现出其重要价值。中央调剂金比 例从3%提升至5%,这仅仅是起点,未来更值得期待的是参保年限互认、缴费基数标准化等制度创新。例如,某广东电子厂工人跨省再就业时,其原有缴费 记录能够无缝衔接,这种流动性保障将有效降低区域失业风险,增强劳动力的市场流动性。 前五个月地方融资平台数量减少18%,土地财政的衰退已成不争的事实。然而,社保基金通过股权投资参与化解隐性债务,正探索出一条创新路径。保障房 REITs试点已扩展至12个城市,这其中蕴含着巨大的示范效应。某省社保基金以优先级有限合伙人(LP)身份参与城中村改造REITs项目,不仅获得了6.8% 的年化收益,还成功消化了11.2万套库存保障房。这种"保值增值、风险化解"的双赢模式,较之传统的土地出让模式,更具可持续性,为地方债务的有效化 解提供了新的思路。 地方债务 ...
报告建议供需双轮政策驱动 释放消费升级潜力
搜狐财经· 2025-07-01 18:50
消费政策与经济增长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从1—2月的4%回升至5月的6.4%,预计二季度消费对经济增长支撑将进一步增强 [1] - 短期刺激消费政策难以真正扩大消费总量,部分深层次问题亟待更高层级的统筹设计和制度突破 [1] - 实现从消费修复向持续扩张的转变,必须在需求与供给两侧同步发力、协同推进,通过双轮驱动的政策体系 [1] 需求侧改革 - 需求侧改革包括通过提升劳动报酬与农村财产性收入,健全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并以通胀目标为锚稳定市场信心 [2] - 在初次分配环节,需要持续提升劳动报酬占比,推动工资增长与劳动生产率同步 [2] - 在再分配环节,应健全税收调节和转移支付体系,加大对中低收入群体的支持力度,扩大住户部门的可得收入 [2] - 改善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可探索构建"自愿退出宅基地—落户城市—获得财产性补偿"的制度安排 [2] - 建议由中央政府主导发行特别国债,专项用于补充养老、医保与失业保险基金 [3] - 构建以通胀目标为锚的政策传导体系,将"实现并稳定在2%–3%的CPI通胀"也作为宏观调控核心目标 [3] 供给侧改革 - 供给侧改革包括聚焦制度性成本压降与要素高效配置,重构地方财税激励,打破关键服务领域准入壁垒 [4] - 部分服务业企业仍面临较高的运营负担,包括服务业面临用地贵、拿地难、较高的电价负担、开办流程繁琐等问题 [4] - 建议推动建立"增值税+消费税"协同的双税激励体系,形成与本地消费能力挂钩的财政分配机制 [5] - 加快破除影响民营与外资机构进入公共服务体系的制度性壁垒,完善服务业人才体系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