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社区营造
icon
搜索文档
王缉慈|中国中小企业的地方集群面面观
新浪财经· 2025-11-17 11:27
中小企业集群的理论发展 - 1990年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中论述了集群的重要性及政策作用[2] - 新产业区理论被公认为产业集群理论的一支,背景是柔性制造技术的兴起[3] - 2009年巴卡提尼等意大利学者共同编辑出版《产业区手册》,内容包括理论和世界各国案例[3] 国际中小企业集群案例 - 日本东京大田区是机械产业技术创新源地,80%以上是占地面积不到50平方米、员工不足10人的微型企业[2] - 大田区中小企业通过Techno-Plaza共享创新基础设施,触及国际前沿技术信息[2] - 2001年OECD在巴黎召开的企业地方集群世界大会认为,扎根于特定地区的中小企业集群能在全球市场竞争中与大企业抗衡[2] 中国中小企业集群的发展历程 - 二十多年前广东的专业镇和浙江的"块状经济"已得到学者关注[6] - 跨国公司的全球离岸外包是中国中小企业集群大量形成的主要背景[6] - 中国大批量出口的服装、鞋、家具等商品大都在专业镇生产,大部分专业镇从事外贸加工[6] 中国中小企业集群的现状与规模 - 中国中小企业集聚现象极其普遍,存在于众多细分行业和大量村镇,估计集群数以万计[8] - 专精特新企业以及不少出海企业也大都来自专业镇[8] - 阿里巴巴APP上的"产业带"和"超级工厂"显示有1000多个集群,但实际数量远高于此[10] 代表性产业集群案例 - 河北清河羊绒产业集群已发展出"共享智造"模式[11] - 浙江绍兴大唐袜业集群、温州乐清柳市电气产业集群等均由乡镇企业起家并成就斐然[11] - 福建南平市拥有千余家笋竹加工企业,下辖建瓯县、邵武市、政和县分别形成竹茶具、竹餐具、竹家具等细分集群[10] 产业集群的新趋势与政策 - 2022年开始,国家级和省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对上千个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建立梯度培育体系并实行动态管理[8] - 上海市长宁区工业互联网平台产业集群、东莞市石排镇潮流玩具产业集群等是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时代兴起的新兴集群[8] - 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等先进技术将彻底改变生产过程,为供应链提供敏捷性、透明度和弹性[7]
周庄社工室团队走访南京社区:老城新生与新城理想
中国新闻网· 2025-10-28 17:24
参访活动概况 - 昆山周庄镇贞丰里社区工作人员及社工室团队参访南京鼓楼区南秀村社区、建邺区庐山社区与建邺区月安社区三个样板社区 [1] 南秀村社区模式 - 社区通过名为“这块儿”的社区共享共建平台实现老城区活化,该平台是南京首个社区营造师之家,引入高校师生团队开展校外实践课题 [1][3] - 社区营造师之家采用“小而精”的共建共享思路,为社区营造师提供空间载体并展示规划图、老照片及文创产品 [3] 庐山社区模式 - 社区打造名为“37life+”的街区,该空间以人体舒适温度命名,集烘焙区、阅读角、手工坊于一体,通过功能重组将普通社区用房变为居民“客厅” [5] - 街区整合30多项服务功能,涵盖从修鞋补衣、数码打印到儿童托管、长者照护的日常生活需求,形成一站式便民服务综合体 [5] - 运营模式构建“普惠公益+优质低偿”的体系 [5] 月安社区模式 - 社区设有“悦安食堂”作为银发助餐点,通过调整座椅高度、增设扶手、改善灯光、使用大字号菜单等细节体现为老服务 [7] - 社区集成式服务中心包含阅读室、健身区、未成年人保护站、青年活动区等多功能室,并综合了社区医院大楼、妇幼保健所、卫生服务中心及养老院 [7] - 社区构建从照料老人到儿童托育的“一老一幼”连续服务体系 [7] 参访成果 - 周庄镇贞丰里社区参访团获得宝贵经验,旨在思考如何在保护千年水乡传统韵味的同时构建“幼有善育、老有颐养”的现代社区治理新格局 [8]
产品洞察 | 老手艺激活流量密码,谁家社区成了非遗博物馆?
克而瑞地产研究· 2025-08-19 17:14
行业趋势 - 头部房企正在构建"非遗IP挖掘+社区场景植入+生活方式营造"的闭环生态,将非遗设计元素作为战略转型关键路径 [3][5] - 非遗元素的应用已超越美学装饰,通过建筑立面、公共空间艺术装置、社区活动等载体转化为可感知的社区文化符号体系,增强居民文化认同与归属感 [5] - 行业正迈入由"文化深度"和"精神价值"驱动的新纪元,文化成为定义未来人居的核心资本 [28] 项目案例 上海保利·外滩序 - 融合"非遗级工艺"与"低碳装配式技术",复刻上海市非遗"水泥拉毛嵌鹅卵石"工艺,每立方米墙面消耗80公斤卵石,工人日均施工仅5平方米 [7] - 经过65种配色样板比选和11次方案调整,结合预制构件技术实现"手工非遗立面+低碳工业化结构"双轨模式,获上海首个"非遗级历保住宅"认证 [7][8] 宁波保利·海晏天珺 - 将鄞州竹编、金银彩绣等非遗技艺解构为菱形纹、人字纹等模块化铺装单元,石材拼花工艺重现竹篾立体感 [10][11] - 铜艺大门嵌入夹丝玻璃艺术装置,金属丝线勾勒"方胜纹"呼应宁波金银彩绣盘金技法,篆刻专属"珺"字把手强化视觉焦点 [14] - 提炼宁波天一阁雕花木门元素为旋转屏风,增强在地文化识别性 [17] 无锡东城美的·东望府 - 汲取无锡寄畅园与蠡园精髓,形成"双园"空间格局,特邀香山帮非遗匠人打造全榫卯结构亭榭 [19][20] - 核心景观"嘉树堂"严格遵循宋《营造法式》规制,檐角起翘高度与出挑距离通过曲率弧线实现灵动姿态,斗栱密叠工艺成为"活态非遗标本" [22][23] - 复刻央视春晚《无锡景》非遗游园会,以锡剧、打铁花等活动构建可体验的文化资产 [26][29] 技术融合与创新 - 非遗工艺与现代低碳技术结合,如装配式预制构件减少污染,同时保留传统建筑元素 [7][8] - 通过几何解构、材质转译(如石材拼花模拟竹编、金属丝线模拟刺绣)实现非遗技艺的现代转译 [11][14] - 数字技术与Z世代文化认同推动非遗IP从建筑肌理延伸至社群运营,形成闭环生态 [28]
太古地产上半年利润增长15% 内地500亿投资计划已落实92%
中国经营报· 2025-08-08 11:29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87.23亿港元,同比增长20% [1] - 股东应占基本溢利44.2亿港元,同比增长15% [1] - 每股基本盈利0.76港元,第一次中期息每股0.35港元 [1] - 股东应占经常性基本溢利减少4%,由2024年上半年35.7亿港元减至2025年上半年34.2亿港元 [1] 香港市场 - 香港零售市场表现疲软,主要受出境旅游增加、消费习惯改变及美国关税政策影响 [1] - 香港办公楼租金收入下降,住宅项目销售和市场推广开支增加 [1] - 旗下商场维持高出租率,零售销售额第二季度录得反弹,表现优于市场 [1] - 将持续优化商户组合、提升会员计划及提供体验式活动吸引顾客 [1] 内地市场 - 上半年政府提振措施及政策放宽带动内地零售销售表现 [2] - 北京三里屯太古里出租率99%,零售销售额增长6.8% [2] - 上海兴业太古汇出租率94%,零售销售额猛增13.5% [2] - 上海前滩太古里出租率98%,零售销售额增长4.0% [2] 投资计划 - 未来10年计划在核心市场投资1000亿港元 [2] - 30%用于加强香港太古坊和太古广场 [2] - 50%用于内地投资,强化太古里和太古汇品牌 [2] - 20%用于发掘香港和东南亚住宅市场机遇 [2] - 内地500亿港元投资计划已落实92%,集中在北京、上海、西安、三亚、广州等城市 [2] 重点项目进展 - 西安太古里项目2023年11月动工,预计2027年落成 [3] - 北京太古坊项目总楼面面积37.5万平方米,预计2026年中开始落成 [3] - 上海陆家嘴太古源及前滩太古里项目正在推进 [3] - 三亚海棠湾太古里项目预计2026年落成 [3] - 广州太古汇扩建项目和聚龙湾太古里项目正在推进 [4]
太古地产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20%至87.23亿港元 推进1000亿港元投资计划
北京商报· 2025-08-07 18:2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87.23亿港元 同比增长20% [1] - 股东应占基本溢利44.2亿港元 同比增加15% [1] - 中期股息每股0.35港元 [1] 区域市场表现 - 中国内地租金收入总额30.73亿港元 与2024年上半年持平 [1] - 北京三里屯太古里零售销售额同比增长7% 上海兴业太古汇增14% 前滩太古里增4% [1] - 广州太古汇零售销售额同比下降2% 成都太古里和北京颐堤港与2024年同期持平 [1] 战略投资 - 1000亿港元投资计划已完成67%资金投放 剩余资金聚焦中国香港 中国内地及东南亚市场 [2] - 中国内地市场计划投资500亿港元 已落实92% [2] - 重点推进陆家嘴太古源 前滩太古里扩建等大型综合发展项目 [2] 项目布局 - 北京太古坊项目加码可持续发展与社区建设 [2] - 三亚推进创新零售项目 西安打造西安太古里 [2] - 大湾区新增广州太古汇扩建及聚龙湾太古里(大湾区首个太古里项目) [2] 运营亮点 - 上海兴业太古汇与路易威登合作打造"路易号"地标 成为全国性热点 [1] - 中国内地物业组合在创新消费体验方面保持竞争优势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