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票价弹性
icon
搜索文档
Q2业绩前瞻更新&投资机会提示
2025-07-16 14:13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民航业、公路货运业、港口业、铁路运输业、红利资产行业 - **公司**:国航、南航、东航、春秋航空、华夏航空、东莞控股、万通高速、山东高速、粤高速、明沪高速、昭商公路、四川成渝、中央高速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民航业 - **市场态势**:2025年二季度民航市场量增,旅客运输量1.86亿人次,同比2019年增长15%,同比2024年增长7%;航班量同比2024年增长4.4%,与2019年比增长5.96% [1] - **票价情况**:2025年上半年2 - 6月平均票价比2019和2020年略低;二季度5月含油票价与2024年同期持平,4 - 6月含油票价低于2024年 [2] - **盈利预测**:2025年二季度国航、南航、东航营利状况有望大幅减亏,接近盈亏平衡线;春秋航空规模净利润预计在5.5 - 5.8亿元,与去年同期持平或略有增长 [3] - **行业需求**:2025年4月1日 - 7月12日全国机场客运架次、旅客吞吐量同比分别增长3.3%、4.7%,客座率83.5%,境内航线平均票价同比降6.6%,座收同比降5.8%,市场需求旺盛 [4] - **票价走势**:7月15日后暑运旺季启动,叠加民航局整治内卷式竞争,预计对票价产生积极影响 [5] - **公司排序**:将东航排序调至南航之前,因其运力投放同比增速高,去年营业基数低,今年营业值有望明显改善 [6] - **华夏航空**:2005年至今股价涨幅达11.08%,预计2025 - 2027年规模净利润分别为7亿、11亿、12亿元,业绩增长一是经营恢复带动收入增长和成本摊薄,二是支线航空补贴管理办法修订增加其他收益 [7][8][9] 公路货运业 - **货运量**:2025年1 - 5月公路货运量169.2亿吨,同比增长4.3%,5月增速高或受假期出行需求带动,4 - 5月同比增速较一季度放缓,或受中美关系政策变化影响 [10] - **上市公司通行费收入**:预计板块通行费收入同比改善,部分公司受路产改扩建和路网结构变化影响,变化幅度较大;赣粤高速和中研高速4 - 5月通行费收入同比稍有下降,5月降幅环比改善,1 - 5月保持同比增长,经营稳健 [11][12] 港口业 - **货物吞吐量**:2025年1 - 5月港口货物吞吐量73.4亿吨,同比增长3.8%,内贸增速好于外贸;二季度4 - 5月维持同比增长趋势 [13] - **分货种情况**:集装箱1 - 5月同比增长8.03%,二季度预计维持增长;干散货中,1 - 5月铁矿石吞吐量同比增长0.91%,煤炭吞吐量同比下降4.19%;液体散货1 - 5月原油吞吐量同比下降7.15% [14][15][16] 铁路运输业 - **客运情况**:2025年4、5月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和周转量同比均有增长,客运相对稳健,部分受益于公交体、多式联运等措施 [17] - **大宗商品运输**:大宗商品需求疲软,1 - 6月大秦线货物运输量同比减少2.17%,若内需改善有环比改善空间,全年铁路客货运或分化 [18] 红利资产行业 - **配置价值**:十年期和三十年期中国中债到期收益率分别为1.67%和1.87%,处于低位,降息周期下红利资产有配置价值;政策推动中长期基金入市,红利板块有望迎来增量资金 [19][20]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东莞控股**:2024年高速公路收费业务贡献78%营收和87%毛利;上半年收回东莞信托应收股权转让款坏账准备,6月完成东莞中券7.1%股份收让,持股比例提至27.1%,有望增厚利润;发布三年期分红承诺,2025 - 2027年每股分红不少于0.495元,按最新收盘价测算股息率4.2%,投资吸引力大 [22][23][24]
中信证券:预计大航3Q25或实现50~60亿元利润 看好未来两年航司的业绩表现
智通财经· 2025-07-10 08:45
行业景气度 - 2023年以来旅游行业持续高景气,航空业尤其受益于长假期因私出行需求,因私出行旅客占比提升强化了旺季市场弹性[1] - 2024年前往休闲目的地的旅客占比67%,较2024/2019年增加2.4ppts/7.6ppts,家庭游、银发游占比提升[3] - 居民消费更注重精神诉求和情绪价值,精神消费相关需求呈现较强韧性,旅游刚性需求愈加凸显[3] 政策与定价 - 政策持续引导民航业"反内卷",5月行业定价政策逐步优化,航司对暑运定价更乐观[1] - 5月以来航司收益管理策略调整效果初显,协同效果推动扣油票价同比转正[2] - 民航局整治"内卷式"竞争,收益管理策略预计延续至暑运旺季[4] 供需与票价 - 前5月上市六航司飞机引进增长1.3%,预计2025年同比增速2%左右,暑期旅客发送量与航班量同比增速剪刀差环比扩大[2] - 测算2025/26年供需差1.5/0.9ppts,供需驱动的票价拐点渐行渐近[3] - 紧供给格局延续,票价弹性推动航空周期进入右侧兑现阶段[3] 成本与利润 - 2Q25航空煤油出厂均价同比下跌16.9%,成为航司盈利改善的最主要因素[2] - 2Q25航油均价下降16%,预计三大航航油成本下降10%~15%[4] - 预计大航3Q25实现50~60亿元利润,创单三季度的历史新高[1] - 4月以来国际油价大幅下跌叠加国内票价跌幅收窄,预计二季度大航接近盈亏平衡[1] 客群与需求结构 - 因私出行集中在旅游旺季,客群结构变化强化旺季市场弹性[1] - 航空客流在价格策略性逐步回转,客座率升至高位,为票价弹性释放奠定基础[4] - 复盘2025年以来假期,航距恢复、票价跳水缓解、进出境需求结构优化持续显现[3]
五一出行数据跟踪及投资观点更新
2025-05-06 10:27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交通运输行业、航空行业、交运板块 - **公司**:华夏航空、春秋航空、吉祥航空、国航、南航、东航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五一期间交通运输行业表现 - 各领域显著增长,铁路、公路、水路、民航客流分别同比增长 10.63%、6.52%、23.96%和 13.48%,民航日均航班量同比增长 5.09%,国内、国际及地区航线分别增长 3.29%、21.18%和 1.49%[1][5] 五一期间航空出行情况 - 日均旅客量达 227 万人次超预期,含油和裸票价格均高于去年,首次乘机旅客增加,19 - 22 岁年龄段增幅最高,银发经济表现良好,入境游显著增长,美日韩旅客占比高,澳大利亚增幅最高[1][6][7] 航空股近期催化因素 - 五一假期数据超预期和油价持续下跌,5 月航空燃油附加费出厂价同比下降 18.85%,布伦特原油价格处于近年较低位置,预计航空煤油出厂价将继续下行[1][8] 今年航空板块投资主线 - 业绩确定性和票价弹性,业绩确定性排序为华夏航空、春秋航空、吉祥航空;票价弹性排序为国航、南航、东航,目前业绩确定性优先,若票价改善持续,三大航排序可能调整[1][9] 各航司情况 - **华夏航空**:2024 年扭亏为盈,2025 年一季度业绩同比增长,受益于支线航空补贴增加,预计 25 - 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7 亿、11 亿和 13 亿元[1][2][10] - **春秋航空**:低成本航空龙头,收益管理和成本管控领先,预计 25 - 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27 亿、32 亿及 40 亿元[1][2][11] - **吉祥航空**:双品牌双枢纽战略覆盖全市场旅客,国际线增长显著,2024 年汇兑管理出色,进行回购和分红,预计 25 - 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8.87 亿、25.26 亿和 27.04 亿元[2][4][12][13][15] - **三大航司**:国航航网和客户优质,票价领先;南航建设双枢纽,物流业务贡献盈利;东航商务线和国际航线具优势[4][16] 今年交运板块投资机会 - 防御属性较强的基础设施资产,如公路、铁路和港口,以及航空板块,航空板块预计航司盈利普遍转正且优于前几年,收入端和成本端均有改善[3] 五一假期后航空市场预期 - 需求量高于预期,含税票价与去年同期持平或略高,裸票价格高于去年,节假日后有五一数据和油价下跌两个催化因素[4][17] 投资标的推荐 - 业绩确定性强的华夏、春秋和吉祥,以及票价弹性主线的国航、南航和东航(若票价持续改善)[4][18]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去哪网报告显示一线及新一线城市居民购买首张机票总量最高,但三线及以下城市和县城居民购买增幅最高,通过带薪休假与公共假期拼假的游客同比去年增长三成[6] - 2024 年华夏航空 ASK 和 RPK 同比增长 33.21%和 40.72%,较 2019 年分别增长 40.29%和 38.48%;2025 年第一季度 ASK 和 RPK 同比增长 24%和 28%,较 2019 年增幅约 80%[10] - 春秋航空 25 年第 1 季度税后利润因所得税费影响有所下滑,但税前利润总额同比 24 年第 1 季度有 0.25%的增长,优化航网与时刻质量,提升飞机利用率约 20%[11] - 吉祥航空 24 年度国内国际地区可用座公里同比分别增长 17%、141%、11%;旅客周转量同比分别增长 20%、160%、17%,飞机利用率达 11 小时以上,高于 2019 水平;座公里扣油成本比 23 年度下降 5%以上,比 19 年度下降 12%以上[12] - 南航物流业务在 2024 年贡献超过 40 亿盈利,持股比例为 55%[16] - 东航在日本、韩国和泰国等国际市场上占据领先地位,在最新一个夏秋季节中占中国航司总时刻量比例分别为 27.84%、31.52%和 31.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