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离岸平衡
icon
搜索文档
特朗普双刃出鞘:百亿军援砸向乌克兰,100%关税砍向俄罗斯!
搜狐财经· 2025-07-15 13:08
军援突破红线 - 美国对乌克兰军援累计达976亿美元,2025年上半年占比43% [4] - 72小时内将第三批次部署"爱国者"防空系统至乌东前线,首次计划提供射程超300公里的ATACMS战术导弹 [5] - 北约盟国被要求承担全部军援费用,德法官员称此为"变相军事保护费" [5] 关税与经济施压 - 特朗普威胁对俄实施100%关税,测算显示俄能源出口年损失将超180亿美元 [5] - 俄罗斯对美出口仅占外贸总额4%,但对欧能源依赖达32%,美国目标实为逼欧洲切断俄油气贸易 [9] - 俄央行预案显示若关税落地,将启动"向东转"计划扩大对中国、印度油气出口 [17] 欧洲困境 - 白宫要求北约各国7月底前提交军援支付方案,德国已承担北约24%军费仍被要求额外分摊 [11][12] - 欧洲天然气储备仅够维持4个月,俄若切断"土耳其溪"管道将导致德国工业停产 [15] - 北约盟国2025年军费均值仅GDP的1.8%,分摊军援将挤压法国养老金改革、德国绿色转型等民生资金 [12] 军事博弈升级 - 俄军试射"锆石"高超音速导弹针对性反制"爱国者"系统,黑海舰队增派3艘搭载"匕首"导弹的护卫舰 [17] - "爱国者"对高超音速导弹拦截率不足35%,远程武器进驻可能触发俄核威慑 [11][17] - 联合国数据显示战火每延长一天导致107名乌克兰士兵阵亡 [19] 地缘政治影响 - 特朗普将50天停战通牒与关税绑定,实为双重施压策略 [5] - 俄驻联合国代表警告提供远程武器视为对俄宣战 [17] - 军援宣布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股价单日暴涨7.2%,军工集团成最大赢家 [11]
第五轮美伊核谈判在即,以色列将做何打算
新京报· 2025-05-23 12:02
美伊第五轮核谈判 - 第五轮谈判定于5月23日在罗马举行,由阿曼外交大臣巴德尔透露 [1] - 自4月12日重启谈判以来已进行四轮间接会谈,核心分歧仍未化解 [1] - 美国要求伊朗完全放弃铀浓缩生产,伊朗坚称这是其不可剥夺的权利 [1] 谈判核心分歧 - 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史蒂文·威特科夫5月18日表示"不能允许哪怕只有1%的浓缩能力",立场相比之前更加强硬 [2] -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5月20日明确回应不需要任何方面对其铀浓缩权利的许可 [2] - 伊朗外交部长阿巴斯·阿拉格希多次强调铀浓缩是《核不扩散条约》赋予的合法权利 [2] 谈判前景分析 - 学者认为若双方秉持务实态度,不排除取得突破的可能 [1] - 美国要价过高可能导致谈判破裂,特朗普设下60天期限并警告可能对伊军事打击 [1][5] - 以色列可能袭击伊朗核设施的计划为谈判增添新变数,伊朗表示将毫不犹豫强力回应 [1][7] 双方战略目标差异 - 美国希望通过谈判"一劳永逸"解决多重问题,包括限制伊朗弹道导弹研发和地区影响力 [3] - 伊朗坚持谈判仅限于核问题,预期目标是使美国解除制裁 [3] - 认知差异是当前谈判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3] 以色列因素影响 - 美国情报显示以色列正为打击伊朗核设施做准备,袭击可能性"近几个月来显著上升" [7] - 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4月访美时表示"伊朗决不能拥有核武器",暗示可能诉诸军事手段 [7] - 伊朗外交部长阿拉格齐5月22日警告若以色列不被制止将被迫采取特殊措施保护核设施 [7] 经济与军事考量 - 多年"极限施压"使伊朗经济濒临崩溃,解除制裁成为伊朗最迫切诉求 [5] - 分析认为特朗普更倾向于通过谈判解决问题,军事行动不符合其一贯行事逻辑 [6] - 现有封锁和制裁已把伊朗社会经济秩序推向混乱边缘,美国无需采取军事手段 [6]
东方战略周观察:特朗普出访海湾国家促成哪些交易?
东方证券· 2025-05-21 15:03
特朗普中东战略动向 - 沙特王储计划未来四年向美国投资6000亿美元,扩大沙美投资和贸易关系[3][14] - 沙特向特朗普集团关联私募股权基金投资20亿美元,特朗普集团在沙特开展多个项目[4][15] - 沙特承接美俄谈判,2月18日美俄在沙特利雅得就俄乌和平协议进行外交谈判[4][15] - 特朗普对等关税细则对海湾国家优待,沙特等仅被加征10%最低关税,关键出口产品豁免,钢铝不加征;以色列取消剩余关税仍被加征17% [5][16] - 2025年5月13 - 16日特朗普访问沙特等三国,沙特承诺投资6000亿美元,美沙签署近1420亿美元军售协议[5][16] 局势分析与影响 - 特朗普政府“大目标”落实难,与海湾国家交易改善财政是更现实执政目标[5][17] - 伊斯坦布尔谈判未取得实质性进展,双方诉求差距大,战事风险可能短暂升级[6][21] - 特朗普中东布局淡化冲突调解,强化利益外交,或被俄罗斯牵制无法对中国施压,中国宏观政策短期加码必要性减弱,科技政策重心将继续推进[6][21] 海外政要动态 - 泽连斯基结束对土耳其访问前往阿尔巴尼亚,不出席俄乌谈判[23] - 马克龙参加第六届欧洲政治共同体领导人会议,曾表示法国尽力援助乌克兰[23] - 特朗普将与普京、泽连斯基会面,与伊朗进行和谈,解除对叙利亚制裁[23]
100岁老人如何理解AI
虎嗅APP· 2025-05-08 21:13
基辛格对AI的战略视角 - 将AI类比为冷战时期的"核武器",认为其将重塑全球权力格局并导致世界分裂 [5][7] - 强调中美两国在AI领域的投入位居全球前两位,需尽早开展对话以避免分歧扩大 [6] - 指出AI技术比核武器更复杂,因其民用化特性导致各国投入不透明且难以控制 [9] AI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 AI可能重新划分全球格局,融入国家治理和军事战略的国家(如中美欧)将获得优势 [9] - 预测各国将建立国家级AI管理部门,对内确保技术领先,对外形成国际监督联盟 [10] - 认为实体战争不会发生,外交手段(如威慑、协商)将成为管理AI冲突的主要方式 [11][12] 历史经验与AI时代关联 - 基于核战略经验提出"有限战争"概念,主张将AI转化为政治工具而非全面对抗 [6][12] - 指出AI的不可预测性(如算法介入战争)使传统核威慑策略难以直接移植 [9] - 警示AI可能引发新型安全威胁,例如民用产品(如AI陪伴应用)成为潜在武器 [9] 基辛格的政治立场与AI观点 - 其外交策略核心始终围绕维护美国全球领导地位,AI被视为战略筹码 [13][14] - 对AI持中立态度,既不盲目乐观也不过度担忧,强调其作为国际谈判工具的价值 [14][15] - 临终主张通过"管理冲突"而非消灭冲突来应对AI时代的国际竞争 [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