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战
搜索文档
发出这么多信号,欧洲会跟我们摊牌吗?
搜狐财经· 2025-10-28 11:10
就在中美关注的马来西亚新一轮贸易谈判和特朗普启动亚洲行的这两天,欧洲也开始采取行动。英国、 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等14国及乌克兰,以及欧盟和欧洲理事会等组织,共同发布了一份联合声 明,主要内容有三点:1、支持立即在俄乌之间停火,并以现有接触线作为谈判起点;2、坚守国际边界 不能通过武力改变的原则;3、利用俄罗斯被冻结的主权资产,确保乌克兰重建所需资源。这份声明的 发起方中,没有美国的身影。 美国的主要传统盟友们,抛开美国单独发布了这个声明,这会对东亚局势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在此声明发布前,美国特朗普政府急于在乌克兰问题上进行战略止损,为促成匈牙利布达佩斯举行的特 普会谈,甚至向泽连斯基施加了压力,一方面要求乌克兰同意以现有接触线与俄罗斯实现立即停火,另 一方面要求乌克兰在俄罗斯控制的领土归属问题上做出让步。泽连斯基同意了第一条建议,但拒绝第二 条,特朗普对他大为不满。美国与俄罗斯的沟通也遇到困难,路透社报道称,俄罗斯要求乌克兰军队放 弃顿巴斯地区,放弃加入北约并阻止西方军队入驻,表示愿意在领土问题上作出一定让步,移交部分俄 军控制的地区。美国与俄乌领导人沟通后宣布取消原定的特普会谈。 2、俄军在包围圈 ...
项立刚:安世半导体遭荷兰冻结!经济战时代已经到来,做好准备!
搜狐财经· 2025-10-16 13:47
事件概述 - 安世半导体在荷兰的海外资产遭遇荷兰政府以行政命令方式冻结 [1][3] - 事件反映出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面临的严峻外部风险 [4] 地缘政治背景 - 荷兰政府对华政策出现转变,从曾希望向中国出口光刻机等关键设备,转变为在美国施压后停止出口并冻结资产 [3] - 荷兰政府此次行动背后被认为有美国方面的影子力量在指使 [3][7] - 欧洲的政治判断力越来越受美国情报机构影响,难以基于自身国家利益独立决策 [7] 对企业的风险警示 - 在海外设立或控股子公司的中国企业,若非100%由中国资本控股,风险往往更高 [4] - 国内企业需警惕美国可能突然禁止出售核心技术,应提前准备应对方案 [7] - 国内手机和汽车企业许多关键芯片依赖国外供应,一旦断供将面临重大挑战 [9] 应对策略与启示 - 解决外部风险需依靠国家层面的沟通与协调,普通外交沟通效果有限,可能需要更强硬的方式 [5] - 企业需提高自给自足和自主可控能力,降低对外部供应链的依赖 [9] - 在并购海外公司时应考虑更换原有主管人员,由自家团队接管管理,以提升人事与治理层面的掌控力 [10] 行业影响 - 此次事件表明经济战早已打响,单靠外部依赖难以长期生存 [9] - 事件提醒整个行业必须提升自身安全能力和风险防范意识 [1][9]
欧盟打响“不宣而战”:俄油气遭封杀,普京“盟友”成下一个目标
搜狐财经· 2025-09-22 14:56
欧盟对俄能源及中欧贸易的政策动向 - 欧盟计划在未来几年内完全切断对俄罗斯的低价石油和天然气进口[1] - 欧盟将打击目标转向来自亚洲国家的平价消费品 指控中国商品涉嫌逃税进口导致欧盟损失约8亿欧元税收[1] 欧盟针对中国贸易的具体行动 - 欧盟海关在希腊比雷埃夫斯港查封2400多个来自中国的集装箱 涉及电动自行车和服装鞋帽等商品[1] - 波兰以军演为由无限期关闭与白俄罗斯的边境 导致大量过境货物积压 此举被视为针对中国经俄白通道对欧贸易的变相制裁[3] 中欧陆路贸易通道现状与影响 - 经俄罗斯的陆路运输线是中国商品进入欧洲最高效通道 运输时间仅需12天 2024年经此通道的中欧贸易额激增1.5倍达到250亿欧元[5] - 波兰边境关闭导致此前每天近百列货运列车穿越波兰边境的通道陷入瘫痪 其中三成装载发往德比荷等国的中国商品[5] - 边境关闭导致超过1400辆波兰货车被困白俄罗斯境内 分析指出这是北约国家对中国施压的新手段[7] 中国的应对措施与新贸易路线开发 - 中国已启动北极航线测试 首航集装箱船伊斯坦布尔桥号将于9月20日从宁波出发开辟新贸易通道[11] - 北极航线将使俄罗斯获得新的战略支点 并重塑全球物流版图[11]
俄能源出口遇阻!乌军突袭炼油厂,经济战成俄乌新战场
搜狐财经· 2025-09-20 18:55
袭击事件概述 - 乌克兰对俄罗斯能源设施发动一系列无人机袭击,目标包括俄罗斯最大石油加工石化综合体之一及1400公里外的炼油厂[1] - 部分被袭设施曾在2024年5月遭袭后刚恢复运营,如今再次遇袭[1] - 袭击已导致俄罗斯部分地区出现汽油短缺[1] 袭击目标的战略重要性 - 被袭的伏尔加格勒州炼油厂2024年加工量为1370万吨,占俄罗斯总加工量的5.1%[5] - 此类能源基础设施与俄罗斯的战争潜力直接相关,打击旨在减少俄罗斯油气出口收入,削弱其支撑战争的经济能力[5] - 袭击覆盖俄罗斯中部和乌拉尔山脉等能源核心区域,形成系统性打击[9] 袭击的战术特点与性质界定 - 乌克兰多次选择夜间袭击工业设施,现有报道显示未造成人员伤亡,与以平民为直接攻击目标的恐怖主义典型特征存在本质区别[5] - 行动被界定为针对战争潜力的战术选择,双方均频繁打击对方能源基础设施[5] 袭击的潜在战略效果与影响 - 单一设施修复较快,例如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的石化综合体在5月遇袭后很快恢复运营[7] - 但多次袭击会产生累积效应,迫使俄罗斯投入大量资源加强全国能源设施安保,消耗其有限军事资源[9] - 袭击展示了乌克兰深入俄腹地打击关键目标的能力,可能提升其在潜在谈判中的筹码[9] 对全球能源市场的潜在影响 - 俄罗斯是全球主要能源出口国,其炼油设施受损可能导致国际油价波动[11] - 当前袭击规模尚未达到动摇全球供应的程度,伏尔加格勒州炼油厂5.1%的占比并非不可替代[11] - 乌克兰的行动具有针对性,旨在削弱俄罗斯战争能力而非破坏全球能源秩序,打击范围和力度会有所控制[13] 行业与公司层面的影响 - 俄罗斯能源工业规模庞大,可能通过加大其他设施加工量、调整出口路线等方式弥补损失[7] - 汽油短缺已在俄罗斯部分地区出现,若袭击持续可能引发更广泛的民生焦虑,对国内舆论产生影响[9] - 能源设施成为攻击目标暴露出俄罗斯的防御漏洞和经济软肋[16]
特朗普双刃出鞘:百亿军援砸向乌克兰,100%关税砍向俄罗斯!
搜狐财经· 2025-07-15 13:08
军援突破红线 - 美国对乌克兰军援累计达976亿美元,2025年上半年占比43% [4] - 72小时内将第三批次部署"爱国者"防空系统至乌东前线,首次计划提供射程超300公里的ATACMS战术导弹 [5] - 北约盟国被要求承担全部军援费用,德法官员称此为"变相军事保护费" [5] 关税与经济施压 - 特朗普威胁对俄实施100%关税,测算显示俄能源出口年损失将超180亿美元 [5] - 俄罗斯对美出口仅占外贸总额4%,但对欧能源依赖达32%,美国目标实为逼欧洲切断俄油气贸易 [9] - 俄央行预案显示若关税落地,将启动"向东转"计划扩大对中国、印度油气出口 [17] 欧洲困境 - 白宫要求北约各国7月底前提交军援支付方案,德国已承担北约24%军费仍被要求额外分摊 [11][12] - 欧洲天然气储备仅够维持4个月,俄若切断"土耳其溪"管道将导致德国工业停产 [15] - 北约盟国2025年军费均值仅GDP的1.8%,分摊军援将挤压法国养老金改革、德国绿色转型等民生资金 [12] 军事博弈升级 - 俄军试射"锆石"高超音速导弹针对性反制"爱国者"系统,黑海舰队增派3艘搭载"匕首"导弹的护卫舰 [17] - "爱国者"对高超音速导弹拦截率不足35%,远程武器进驻可能触发俄核威慑 [11][17] - 联合国数据显示战火每延长一天导致107名乌克兰士兵阵亡 [19] 地缘政治影响 - 特朗普将50天停战通牒与关税绑定,实为双重施压策略 [5] - 俄驻联合国代表警告提供远程武器视为对俄宣战 [17] - 军援宣布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股价单日暴涨7.2%,军工集团成最大赢家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