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者导弹
搜索文档
从昔日的资源受限,到今天掌握科技命脉,中国凭什么这么“刚”?
搜狐财经· 2025-11-10 00:41
中国在全球关键元素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 - 中国在全球制造业关键元素产量上占据主导地位,以镓为例,其产量占比高达99%,几乎垄断全球市场[1] - 镁、钨、天然石墨等元素的全球产量中,中国占比均超过70%,形成显著的资源壁垒[2] - 稀土元素方面,中国贡献了全球69%的产量,成为全球高科技产业的隐形供应商[2] - 2024年数据显示,中国在全球电子制造业关键元素产量占比超过90%[3] 关键元素的应用领域与全球依赖度 - 镓是5G通信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基石,全球90%的太阳能电池依赖中国供应的镓[5] - 镁是航空航天和汽车制造实现轻量化的关键材料[5] - 稀土对于导弹、雷达等防务科技至关重要,例如美国“爱国者”导弹的制导系统依赖中国稀土[2] - 全球70%的锂电池负极材料依赖中国天然石墨,83%的钨产量来自中国,后者是硬质合金和钻探工具的关键原料[5] 中国实施出口管制的战略考量 - 出口管制是确保国内产业稳定供应的战略选择,尤其在全球需求激增和地缘政治风险上升的背景下[6] - 此举是对部分国家试图通过“资源联盟”和“长臂管辖”减少对中国依赖、打压中国企业的有力回击[6][7] - 管制措施旨在倒逼国内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从低端原料出口转向高附加值的高端应用[9] - 通过产量优势和管制措施,中国正参与制定全球资源治理新规则,推动资源分配更公平合理[11] 对全球供应链的潜在影响 - 若中国限制镓出口,欧美光伏产业将面临停摆风险[5] - 若中国收紧天然石墨供应,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可能缩水[5] - 若中国减少钨出口,全球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将受到冲击[5] - 欧美试图通过加大本土开采来替代中国供应,但受限于成本、技术和环保问题,短期内难以实现[9]
视频丨日本专家:特朗普访日是为寻求战略利益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10-29 14:21
特朗普访日目的分析 - 寻求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利益 [1] - 目的之一是提高防卫费让日本购买美国武器 如爱国者导弹 以扶持美国国防产业 [3] - 美国当前对东亚政策判断提高紧张程度更符合其利益 而非避免紧张 [3] 日美关系本质 - 日美同盟本质是不平等关系 美国为主导者 日本处于从属地位 [4][6] - 日本一味追随美国并非明智之举 [4] - 日本利益在于避免在亚洲引发冲突 但当前立场中通过和平方式解决争端的努力不明显 [6]
美防长敦促盟国增购美制武器以加强对乌军援
新华社· 2025-10-16 07:17
美国与北约对乌克兰军事援助 - 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在布鲁塞尔敦促北约盟国通过“乌克兰优先需求清单”机制增购美国武器以加强对乌克兰军事援助 [1] - 北约秘书长吕特表示该机制是美国向乌克兰提供武器的机制,费用由北约盟国承担,荷兰、丹麦、挪威、瑞典、德国等国已出资,累计到位及承诺资金超过20亿美元 [1] -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证实该机制下首批总值10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已开始交付,乌美正在讨论一项价值900亿美元的军售协议 [1] 相关国家参与情况 - 尽管美方敦促,法国、英国等欧洲大国尚未对“乌克兰优先需求清单”机制作出出资承诺 [1] - 俄罗斯政府强调西方向乌克兰提供武器阻碍和平解决冲突,并使北约国家直接卷入冲突 [2] 军事装备交付与协议 - “乌克兰优先需求清单”机制下交付的军事援助包括“爱国者”导弹等致命和非致命武器 [1] - 乌美讨论的900亿美元军售协议内容包括远程武器 [1]
泽连斯基再同特朗普通电话
证券时报· 2025-10-12 23:08
美乌领导人沟通与军援进展 -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两天内进行了两次电话沟通,双方讨论加强乌克兰防空系统、远程打击能力及能源问题,并同意继续保持对话 [1] - 泽连斯基向特朗普通报了俄罗斯对乌克兰能源设施的袭击情况,并感谢美方愿意提供支持的承诺 [1] - 特朗普与泽连斯基讨论了乌克兰获得“战斧”导弹的可能性,但美方尚未作出最终决定 [1] 对乌军事援助机制与规模 - 美国和北约正在酝酿新的对乌军援机制“乌克兰优先需求清单”,拟由美国以外的北约国家提供资金采购或转让美国武器,以保证快速交付大量军援 [2] - “乌克兰优先需求清单”机制下首批总值10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已开始交付,其中包括“爱国者”导弹 [2] - 乌克兰与美国正在讨论一项价值900亿美元的军售协议,内容包括远程武器 [2] 俄罗斯对军援与局势的回应 -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关于“战斧”导弹可能交付给乌克兰的议题已引发俄方高度关切,俄总统普京此前指出这种远程武器可配置核武器,但无法改变前线战局 [2] - 俄罗斯政府强调对俄乌谈判仍持开放态度,希望通过政治和外交手段解决冲突,并认为西方向乌克兰提供武器阻碍和平解决并使北约国家直接卷入冲突 [2] - 佩斯科夫指出俄方始终表明愿意和平解决乌克兰问题,并判断特朗普仍保持相关政治意愿,但欧洲国家与基辅政权表现出不愿谈判的意向 [3] 俄美接触与潜在风险 - 俄罗斯总统助理乌沙科夫称,俄美两国元首在安克雷奇会晤中达成的共识是解决乌克兰问题的“指路星”,两国间的接触仍在继续 [3] - 佩斯科夫提及俄情报部门此前掌握的信息显示乌方曾可能制造“脏弹”,并强调若远射程导弹朝俄方飞行且可能携带核武器,将引发俄方严峻研判 [3]
泽连斯基再同特朗普通电话
证券时报· 2025-10-12 22:36
美乌领导人通话与军事合作 -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两天内进行了两次电话沟通,第二次通话被描述为非常富有成效 [2] - 双方讨论议题包括加强乌克兰防空系统、增强乌克兰远程打击能力以及能源问题,并同意继续保持对话 [2] - 两国领导人就增强乌克兰防空系统可能性达成共识,并就正在筹备的相关协议取得一致 [2] - 通话中讨论了乌克兰获得"战斧"导弹的可能性,但美方尚未作出最终决定 [2] 对乌军事援助机制与规模 - 美国和北约正在酝酿新的对乌军援机制"乌克兰优先需求清单",拟由美国以外的北约国家提供资金采购或转让美国武器以保证快速大量交付 [3] - 该机制下首批总值10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已开始交付,其中包括"爱国者"导弹 [3] - 乌美正在讨论一项价值900亿美元的军售协议,内容包括远程武器 [3] 俄罗斯方面的立场与反应 - 俄罗斯政府对俄乌谈判仍持开放态度,希望通过政治和外交手段解决冲突,并认为西方向乌克兰提供武器阻碍和平解决并使北约国家直接卷入冲突 [3] - 俄方对"战斧"导弹可能交付给乌克兰表示高度关切,指出该远程武器可配置核武器,但无法改变前线战局 [3] - 俄方判断特朗普仍保持相关政治意愿,但欧洲国家与基辅政权则表现出不愿谈判的意向 [4] - 俄美两国元首在安克雷奇会晤中达成的共识被视为解决乌克兰问题的"指路星",两国间接触仍在继续 [4]
泽连斯基与特朗普通话讨论加强乌防空能力
新华社· 2025-10-12 05:34
乌美军事合作动态 -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与美国总统特朗普进行了良好且富有成效的通话,重点讨论加强乌防空能力议题 [1] - 双方讨论了加强乌防空能力的可能性以及就此准备达成的协议 [1] - 自特朗普重返白宫以来,美国对乌克兰军援政策反复无常 [1] - 美国和北约正在酝酿新的对乌军援机制“乌克兰优先需求清单”,拟由美国以外的北约国家提供资金采购或转让美国武器运往乌克兰 [1] - “乌克兰优先需求清单”机制下首批总值10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已开始交付,其中包括“爱国者”导弹 [2] - 乌美正在讨论一项价值900亿美元的军售协议,内容包括远程武器 [2] 乌克兰能源设施遭袭情况 - 俄军对乌能源设施发动大规模空袭,导致基辅市、基辅州、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切尔尼戈夫州、哈尔科夫州、苏梅州、波尔塔瓦州、敖德萨州和顿涅茨克地区大范围停电停水 [1] - 泽连斯基向特朗普通报了俄方袭击乌能源系统的情况 [1] 各方立场与表态 - 泽连斯基呼吁美国、欧洲和七国集团在落实防空武器供应和对俄制裁方面采取决定性行动 [1] - 泽连斯基称必须用实力迫使俄方愿意参与真正的外交 [1] - 俄罗斯政府强调对俄乌谈判仍持开放态度,希望通过政治和外交手段解决冲突 [2] - 俄方认为西方向乌克兰提供武器阻碍和平解决冲突,并使北约国家直接卷入冲突 [2]
欧洲开始全面反击,我们的国运彻底到来!
搜狐财经· 2025-09-29 12:22
地缘政治格局变动 - 特朗普就任后立即叫停所有对乌克兰军事援助,拜登政府时期投入的千亿美元援助项目停摆 [3] - 特朗普要求乌克兰让步、俄罗斯撤军,并指责俄乌冲突是拜登和泽连斯基联手敛财的骗局 [3] - 欧洲各国领导人意识到美国可能抛弃盟友,立即采取行动予以回应 [3] 欧洲对乌克兰的援助行动 - 英国利用冻结的俄罗斯资产收益向乌克兰提供22.6亿英镑贷款,并累计提供超过13亿美元军事援助,包括470万发弹药和大量无人机 [5] - 德国将军援预算增至83亿欧元,解除对武器射程限制,支持乌克兰本土生产远程武器,2025年底军援总额接近90亿欧元 [5] - 欧盟发表联合声明重申支持乌克兰立场,欧洲政要陪同泽连斯基访美展示团结,最终特朗普同意欧洲组建维和部队方案 [5] - 2025年欧洲对乌克兰军援总额突破2000亿欧元,并开始变现冻结的俄罗斯资产用于军事采购和重建工作 [8] 美欧贸易关系变化 - 特朗普宣布对欧盟加征25%关税,欧盟则祭出反胁迫工具予以回击 [6] - 布鲁盖尔智库评估显示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对欧洲出口造成严重影响 [6] - 欧洲开始寻求市场多元化,转向亚洲和非洲 [6] 中国获得的发展机遇 - 中国以优惠价格从俄罗斯进口价值1500亿美元的石油,中俄贸易额突破3000亿美元 [8] - 中国GDP保持5.3%稳定增长,出口创下新高,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位居全球首位 [8]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25年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将达30%,远超美国 [10] - 欧洲需要中国的电池和芯片,俄罗斯依赖中国市场,美国关税政策促使欧洲将目光转向东方 [10] - 俄乌冲突导致的西方供应链混乱让中国成为关键角色,在高科技自给率和新能源领域取得显著成就 [10]
4000吨稀土被转运美国?大陆停供台湾稀土,对台湾影响有多大?
搜狐财经· 2025-09-17 19:58
全球稀土供应格局 - 中国大陆掌握全球90%以上的稀土精炼产能,具有战略主导地位[2] - 2024年中国大陆稀土出口量近4万吨,同比增长6.4%,但对敏感地区供应收紧[13] - 2025年上半年中国稀土磁铁出口同比下降18.9%,美国等国家面临供应压力[13] 台湾稀土进口与转运情况 - 2024年台湾稀土总进口量为6648吨,其中从中国大陆进口6096吨,占比高达96%[2] - 台湾进口的稀土中有近4000吨未在本地使用,而是转运至美国[2] - 转运方式为将中国大陆生产的氧化锑等材料运至台湾后,更换为泰国或墨西哥产地标签再出口至美国[5] - 美国海关记录显示,2023年底至2024年上半年从第三方国家进口的锑氧化物达3834吨[5] 中国大陆的管制措施 - 2025年4月4日,中国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对铽、镝等七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许可管制[7] - 2025年7月9日,中国商务部将汉翔航空等8家台湾企业列入出口管制名单,切断其稀土供应[4][7] - 被列入管制名单的8家企业涉及汉翔航空工业、经纬航太科技、中山科学研究院、仲硕科技、台湾国际造船、中信造船、龙德造船工业、攻卫股份[7] 对台湾军工产业的影响 - 台湾军工产业高度依赖大陆稀土,例如汉翔航空生产的战斗机发动机热障涂层40%成本依赖大陆稀土[9] - 中山科学研究院研发的雄风系列巡航导弹、天弓防空导弹的制导系统和精度校验设备需要大陆稀土材料[9] - 经纬航太和仲硕科技专注的无人机、攻卫股份的精密武器研发进度将因供应链中断而拖后腿[11] - 台湾军工企业稀土库存仅能维持约一个月,之后生产效率和质量将下降[11] 对台湾半导体产业的影响 - 台湾半导体产业严重依赖大陆稀土,台积电3纳米生产线90%的稀土来自大陆[11] - 稀土短缺可能导致芯片生产合格率从90%下降至55%,生产线面临停摆风险[11] - 半导体产业稀土库存仅能维持一个月,企业需调整生产参数但效果有限[11] - 2024年台湾高科技产值主要依赖半导体,此次冲击可能造成数百亿美元经济损失[11] 替代供应链的挑战 - 台湾当局计划从缅甸和澳大利亚寻找替代来源,但缅甸因内战出口下降70%,澳大利亚莱纳斯公司产能有限且提炼纯度低[11] - 美国自身稀土精炼环节依赖中国,难以在短期内为台湾提供有效帮助[13] - 全球范围内建立替代供应链存在技术瓶颈,预计十年内难以改变中国的主导地位[13]
我国稀有金属禁令重创美军工!98%全球镓产能成战略核弹,F-35生产线面临全面瘫痪?
搜狐财经· 2025-09-13 19:43
镓的战略地位与市场格局 - 全球98%的原生镓产能集中在中国,美国军工体系80%的需求依赖中国供应 [2] - 镓是氮化镓技术的核心原材料,对现代雷达、导弹、隐身战机等高功率芯片至关重要 [4] 氮化镓技术的军事应用优势 - 使用氮化镓技术使F-35的AN/APG-81雷达探测距离提升40% [8] - 耐高温性能翻番,使爱国者导弹拦截系统连续作战时间延长300% [8] - 体积缩小60%,使空警-500A预警机雷达重量减轻1.2吨 [8] 中国的资源管控与技术壁垒 - 2025年1月中国将镓提纯技术纳入出口管制清单,阻碍了其他国家量产武器级高纯镓 [5] - 中国在镓提取技术专利全球占比达到81% [18] - 2023年7月实施的出口许可制度要求买家申报终端军事用途,比利时半导体巨头Umicore为F-35雷达采购的300公斤镓因无法提供军用证明遭拒 [7] 出口管制对西方军工产业的影响 - 2024年12月对美全面禁运生效当月,美国镓进口量暴跌77% [10] - 雷神公司SPY-6舰载雷达生产线被迫限产,交付周期从90天延长至8个月 [10] - 2025年5月中俄蒙三国联合截获经乌兰巴托转运的52吨镓原料,欧洲防务局报告承认黑市镓价暴涨60倍仍无货可买 [10] 美国替代供应链计划的失败 - 美国重启本土产能(山口稀土矿)提纯纯度仅99.9%,离武器级99.999%差两个数量级,且关键萃取剂需从中国进口 [13] - 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矿商因提纯技术专利被中企垄断,强行投产成本超中国市场价23倍 [14] - 波音通过拆解旧战机回收的镓纯度衰减,导致雷达功率骤降30%,回收镓仅适用于低端装备 [15]
整理:俄乌冲突最新24小时局势跟踪(7月23日)
快讯· 2025-07-23 05:54
俄乌冲突最新局势 - 乌克兰国家天然气公司设施在夜间遭到俄罗斯袭击 [1] - 乌克兰组建与俄谈判代表团 由乌国家安全与国防委员会秘书乌梅罗夫率领 成员包括情报机构、外交部和总统办公室代表 [2] - 克里姆林宫表示实现和平协议尚无时间框架 并指出紧张局势升级包括核威胁 [3] - 俄罗斯外交部宣布扩大禁止入境的欧盟官员名单 作为对欧盟最新制裁的回应 [4] 军事动态 - 乌克兰空军接收首批F-16战机专用机动维护系统 [5] - 乌克兰军事领导布达诺夫透露俄罗斯计划在2036年前投入约1.1万亿美元用于军事重整 [6] - 德国国防部长表示正在寻求解决方案 以识别欧盟成员国可用于支援乌克兰的爱国者导弹系统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