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产业合作

搜索文档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工商圆桌会议 共筑大湾区发展新动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3 23:54
会议背景与参与方 - 2025年第三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工商圆桌会议由广东省贸促会等机构主办,惠州市贸促会承办,120名代表参会包括57家机制成员单位及政府机构代表[1] - 会议机制自2024年启动后已在广州南沙、香港等地召开四次,推动三地企业规则对接与产业合作[3] - 会前组织考察大亚湾区新兴产业链,参访敏华家具和洲明科技两家千亿级产业生态代表企业[3] 政府与机构战略方向 - 广东省贸促会提出未来聚焦科技创新与产业合作,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及未来产业布局[4] - 惠州市强调以产业平台、交通体系、科创能力等六大优势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6] - 中国欧盟商会指出大湾区融合可双向利用中欧资源,欧洲企业可借助中国供应链服务全球市场[9] 产业协同与科技创新路径 - 广东高智研究院倡议构建政府-企业-高校六位一体创新体系,借鉴旧金山、东京经验打造"两廊两点"科创布局[7] - 澳门纺织商会建议优化区域分工(珠三角制造/香港品牌/澳门推广),建设数字供应链并开发新材料[7] - 香港贸发局提出以AI产业链协同打造"港澳研发-广东制造-全球销售"新范式[7] - 洲明科技2023年实现LED显示屏、租赁屏及XR虚拟拍摄三项全球市场份额第一,完成向解决方案服务商转型[9] 企业实践与挑战 - 敏华家具依托大亚湾基地构建全球供应链网络,未来聚焦产品创新与智慧零售战略[9] - 九惠制药指出中医药国际化面临知识产权保护困境,呼吁构建专利保护网与协同机制[7] - 香港厂商联合会强调三地制度文化差异是协同难点,需创新政策解读方式[9] 后续行动计划 - 第三届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工商大会计划于2025年9月在广州举行,由三地政府共同主办[10] - 会议机制将持续深化规则对接与产业协同,塑造开放包容的大湾区工商文化[12]
广东省贸促会会长陈小锋:加强三地工商对接,涵养湾区城市新动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2 20:36
南方财经记者魏彤 谭海燕 "今年上半年,广东外贸进出口、出口、进口规模均创下历史同期新高。"7月22日,在惠州举办的2025 年第三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工商圆桌会议上,广东省贸促会(广东国际商会)会长陈小锋在致辞时表 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已正式实施六周年,粤港澳大湾区的外贸规模持续增长,经济活力 持续释放。 此次会议以"聚焦科技创新与产业合作"为主题,紧扣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希望共同助力提升城市发 展能级。 陈小锋表示,大湾区是充满活力的世界级城市群,具备率先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品质提升、 绿色转型、文脉赓续、治理增效的基础条件和深厚积淀。推动大湾区城市高质量发展,更需要进一步加 强三地工商对接,持续涵养城市发展新动能。 "我们希望联合粤港澳三地的贸易投资促进机构、工商团体和企业,抓住三个方面,寻找科技创新与产 业合作中的市场机遇。"陈小锋表示,一是共同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二是共同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 发展,三是共同推动未来产业超前布局。 具体而言,针对产业转型,广东家电、轻工纺织、食品等传统行业规模庞大,希望与港澳合作研发应用 先进适用新技术,推进传统行业产品性能质量优化升级,推动产业基 ...
副市长段致辉:惠州加速迈向“双万”城市,打造广东新增长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22 20:36
段致辉介绍,惠州拥有专业的产业平台支撑,目前已打造"3+7"现代产业园区,包括3个国家级园区和7 个千亿级工业园区。其中,仲恺高新区在全国高新区排名前列;大亚湾石化区连续6年蝉联"中国化工园 区30强"榜首,是国家级"绿色园区",已落户项目114宗,总投资超3250亿元;中韩(惠州)产业园是全 国三大中韩产业园之一。 同时,惠州拥有坚实的产业基础赋能。围绕"2+1"现代产业集群,惠州石化能源新材料产业形成"南北联 动"格局,大亚湾石化区炼化一体化规模全国领先,惠州新材料产业园聚焦延链补链强链;电子信息产 业汇聚TCL、德赛、亿纬锂能、胜宏科技等龙头企业,联动广深莞打造世界级数字产业集群;生命健康 产业保持蓬勃发展势头。 惠州发展空间广阔,陆地面积1.13万平方公里,开发强度仅11.93%,每年推出工业用地超1万亩。当前 的惠州,既是蓬勃发展的产业新城,更是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诗意栖居地。这里还拥有 较强的科创能力、便捷的交通体系、优越的营商环境。 南方财经记者 李振 惠州报道 7月22日,2025年第三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工商圆桌会议在惠州举行。 本次圆桌会议以"聚焦科技创新与产业合作"为主题,旨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