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稀缺性+提价增长模式
icon
搜索文档
一代“神药”,也卖不动了!
凤凰网财经· 2025-10-24 22:18
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74.42亿元,同比下降11.93%,净利润21.29亿元,同比下降20.74%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收20.64亿元,同比下降26.28%,净利润6.87亿元,同比下降28.82%,为近十年来最差业绩表现 [1][2] - 公司市值从历史高点约2900亿元跌至1118亿元,蒸发近1800亿元 [1] 分业务板块表现 - 核心业务医药制造业前三季度营收40.16亿元,占总营收54.09%,但收入同比下降12.93%,毛利率同比减少7.51个百分点至59.38% [2] - 医药流通业营收28.87亿元,同比下降8.45% [2] - 化妆品业营收4亿元,同比下降23.82%,三大主业全线遇冷 [2] 核心产品表现 - 肝病用药(片仔癀系列)前三季度营收38.80亿元,同比下降9.41%,毛利率减少9.68个百分点至61.11% [3] - 心脑血管用药(主要为安宫牛黄丸)前三季度营收9343.57万元,同比大幅下降65.20% [3] 财务与市场指标 - 截至三季度末存货规模突破61.6亿元,较去年底的49.7亿元大幅增加 [4] - 三季报披露后首个交易日股价低开5.78%,收盘下跌4.71%至187.09元/股 [4] - 香港中央结算(北向资金)在三季度减持近900万股,减持比例达45.43% [3] 历史背景与市场定位 - 公司拥有近500年历史传承,被列为商务部首批“中华老字号”,享有“国家绝密级配方”殊荣 [5] - 核心成分天然麝香源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林麝,资源稀缺,自2005年起被批准使用天然麝香 [5] - 约2021年前后,“喝茅台前吃片仔癀护肝”的说法流行,使“茅台+片仔癀”成为高端商务宴请的“标配”组合 [5] 价格与成本分析 - 片仔癀锭剂内销出厂价从2004年的125元/粒涨至2023年的600元/粒,终端零售价达760元/粒,累计提价幅度超四倍 [8] - 核心原料天然牛黄价格从2019年约35万元/公斤飙升至2025年上半年170万元/公斤,近期回落至145万元/公斤 [7] - 另一核心原料天然麝香年产量仅500公斤左右,受配额限制,近年来价格涨幅已超过200% [8] 当前市场挑战 - 消费需求疲软,商务人士和中产阶级缩减非必要开支,导致片仔癀需求跌入冰点 [11] - 终端市场出现价格“倒挂”,二手市场售价悄然降至500元/粒以下,临期产品甚至跌至350元左右,远低于官方760元/粒的零售价 [11] - 公司增长所依赖的“稀缺性+提价”模式遭遇严峻挑战,旧增长引擎熄火 [1][12]
一代“神药”,也卖不动了
投中网· 2025-10-23 14:30
文章核心观点 - 片仔癀2025年三季报显示其营收与净利润出现近十年来首次双降,标志着公司长期依赖的“稀缺性+提价”增长模式遭遇严峻挑战 [5][9] - 公司市值较高点蒸发近1800亿元,反映市场对其增长前景信心严重受挫 [5] - 消费环境变化导致商务和中产阶层对非刚性消费需求减弱,公司核心产品终端价格出现倒挂,增长引擎熄火 [7][24] 2025年三季度财务表现 - 前三季度营收74.42亿元,同比下降11.93%,净利润21.29亿元,同比下降20.74% [5] - 第三季度单季营收20.64亿元,同比下降26.28%,净利润6.87亿元,同比下降28.82% [5]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同比下降54.60%,利润总额同比下降30.78% [10] - 医药制造业营收40.16亿元,同比下降12.93%,毛利率减少7.51个百分点至59.38% [10] - 医药流通业营收28.87亿元,同比下降8.45%,化妆品业营收4亿元,同比下降23.82% [11] 核心产品表现 - 肝病用药(片仔癀系列)前三季度营收38.80亿元,同比下降9.41%,毛利率减少9.68个百分点至61.11% [13] - 心脑血管用药(主要为安宫牛黄丸)前三季度营收9343.57万元,同比大幅下降65.20% [13] - 公司存货规模持续攀升,三季度末达61.6亿元,较去年底的49.7亿元大幅增加 [15] 市场与股东变化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三季度减持近900万股,减持比例达45.43% [14] - 三季报披露后首个交易日股价低开5.78%,收盘下跌4.71%至187.09元/股 [16] - 公司市值从高点2900亿元跌至1118亿元,蒸发近1800亿元 [5] 历史背景与增长模式 - 片仔癀拥有国家绝密级配方,核心成分天然麝香资源稀缺,具备天然垄断属性 [18] - 2021年前后与茅台形成“黄金搭档”,被炒作至1600元/粒,克价超过黄金 [19] - 上市以来产品累计提价超20次,锭剂内销出厂价从125元/粒涨至600元/粒 [23] 当前面临的挑战 - 核心原料天然牛黄价格从2019年35万元/公斤飙升至170万元/公斤 [22] - 终端市场价格出现严重倒挂,二手市场价格跌至500元/粒以下 [24] - 消费需求减弱导致公司依赖的提价策略失灵,增长模式遭遇严峻挑战 [5][24]
一代“神药”,也卖不动了
凤凰网财经· 2025-10-22 12:09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营收74.42亿元,同比下降11.93%,净利润21.29亿元,同比下降20.74%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收20.64亿元,同比下降26.28%,净利润6.87亿元,同比下降28.82%,为近十年来最差成绩单 [1] - 公司核心业务医药制造业前三季度营收40.16亿元,占总营收54.09%,但收入同比下降12.93%,毛利率同比减少7.51个百分点至59.38% [5] - 肝病用药(片仔癀系列)前三季度营收38.80亿元,同比下降9.41%,毛利率减少9.68个百分点至61.11% [8] - 心脑血管用药(安宫牛黄丸)前三季度营收9343.57万元,同比大幅下降65.20% [8] - 公司存货规模持续攀升,截至三季度末达61.6亿元,较去年底的49.7亿元大幅增加 [9] 市场与股价反应 - 公司总市值从历史高点2900亿元跌至1118亿元,蒸发近1800亿元 [2] - 三季报披露后首个交易日股价低开5.78%,收盘下跌4.71%至187.09元/股 [10] - 香港中央结算在三季度减持近900万股,减持比例达45.43%,控股股东漳州国资也小幅减持75万股 [8] 历史背景与市场定位 - 公司享有"药中茅台"美誉,与云南白药同享"国家绝密级配方"殊荣,秘方保密期限为永久 [10] - 核心产品片仔癀锭剂在2021年前后被黄牛炒作,价格从官方590元/粒最高炒至1600元/粒,克价超过黄金 [14] - "茅台+片仔癀"曾成为高端商务宴请的标配组合,成功将产品从药品推向保健礼品和高端社交货币 [11][13] - 著名投资人林园多次公开强调公司的垄断地位和奢侈品属性,"超级牛散"王富济自2009年重仓持有 [14] 成本结构与经营挑战 - 产品核心原料麝香、牛黄、蛇胆、三七占成本90%以上,天然牛黄价格从2019年35万元/公斤飙升至2025年170万元/公斤 [18] - 天然麝香年产量仅500公斤左右,受配额严格限制,价格涨幅超过200% [18] - 公司过去二十年累计提价超20次,锭剂内销出厂价从2004年125元/粒涨至2023年600元/粒 [16] - 终端市场出现价格"倒挂",二手市场价格降至500元/粒以下,临期产品甚至跌至350元左右 [20] - 公司增长模式从依赖"稀缺性+提价"转向探索中医馆、医美、牙科及高端养老院等新渠道 [21]
一代“神药”,也卖不动了
凤凰网财经· 2025-10-22 10:18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三季度业绩出现近十年来首次营收与净利润双降,标志着其依赖“稀缺性+提价”的增长模式遭遇严峻挑战 [1][2][5] - 公司核心产品肝病用药及被寄予厚望的安宫牛黄丸销售均大幅下滑,三大主业全线遇冷,同时原材料成本持续攀升,面临成本与需求“双杀”的局面 [6][7][9][19][20][24] - 公司市值较高点蒸发近1800亿元,北向资金及控股股东均有减持,存货规模持续攀升,市场信心受重创 [2][9][11][12] 2025年三季度业绩表现 - 公司前三季度营收74.42亿元,同比下降11.93%,净利润21.29亿元,同比下降20.74% [1] - 第三季度单季营收20.64亿元,同比下降26.28%,净利润6.87亿元,同比下降28.82%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前三季度为18.91亿元,同比下降30.38%,第三季度单季同比下降54.60% [6] - 此次业绩双降打破了公司自2015年至2024年间持续增长的趋势 [5] 各业务板块表现 - 医药制造业作为核心业务,前三季度营收40.16亿元,占总营收54.09%,但收入同比下降12.93%,毛利率同比减少7.51个百分点至59.38% [6] - 医药流通业前三季度营收28.87亿元,同比下降8.45%,毛利率减少4.19个百分点至8.64% [7][8] - 化妆品业前三季度营收4亿元,同比下降23.82% [7] - 核心产品肝病用药(片仔癀系列)前三季度营收38.80亿元,同比下降9.41%,毛利率减少9.68个百分点至61.11% [9] - 心脑血管用药(主要为安宫牛黄丸)前三季度营收9343.57万元,同比大幅下降65.20% [9] 市场反应与股东动向 - 公司市值曾一度突破2900亿元,目前总市值1118亿元,较高点蒸发近1800亿元 [2] - 第三季度香港中央结算(北向资金)减持近900万股,减持比例达45.43% [9] - 控股股东漳州市九龙江集团有限公司小幅减持75万股,其持股比例为50.97%,其中质押股份5868万股 [9][10] - 三季报披露后首个交易日,公司股价低开5.78%,收盘下跌4.71%,报187.09元/股 [12] 历史背景与增长模式 - 公司产品拥有近500年历史,被列为“中华老字号”,享有“国家绝密级配方”殊荣,核心成分天然麝香资源稀缺 [13] - 产品需求场景从疾病治疗延伸至保健礼品、商务社交,曾与贵州茅台捆绑形成“标配”组合,被推高至兼具保健和高端社交货币属性 [14][16] - 2021年前后,原价590元/粒的片仔癀锭剂被黄牛炒至1600元/粒,克价超过黄金,出现“一粒难求”现象 [16] - 公司核心增长策略为“提价”,自2003年上市以来系列产品累计提价超20次,锭剂内销出厂价从2004年的125元/粒涨至2023年的600元/粒 [20] 当前面临的挑战 - 核心原材料天然牛黄价格从2019年的约35万元/公斤飙升至2025年上半年的170万元/公斤,近期回落至145万元/公斤,涨幅依然惊人 [19] - 另一核心原料天然麝香年产量仅500公斤左右,受配额限制,价格涨幅已超过200% [20] - 消费环境下行,商务人士和中产阶级捂紧钱袋,非刚性消费遇冷,导致需求跌入冰点 [4][24] - 终端市场出现价格“倒挂”,官方零售价760元/粒,但二手市场售价已降至500元/粒以下,部分临期产品甚至跌至350元左右 [25] - 公司存货规模持续攀升,截至三季度末已达61.6亿元,较去年底的49.7亿元大幅增加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