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药制造业
icon
搜索文档
滚动更新丨沪指开盘跌0.11%,体育产业板块高开
第一财经· 2025-09-05 09:38
体育产业、AI手机、CPO概念涨幅居前,银行股小幅下跌。 (持续更新中……) 09:25 A股开盘|三大股指涨跌不一 体育产业板块高开 09:22 央行今日开展1883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 央行今日开展1883亿元7天逆回购操作,投标量1883亿元,中标量1883亿元,操作利率为1.40%,与此 前持平。 09:16 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调贬12个基点 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7.1064,调贬12个基点。前一交易日中间价报7.1052。 09:01 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开盘走高 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开盘涨0.34%。 沪指开盘报3761.88点,跌0.11%;深成指开盘报12140.76点,涨0.18%;创业板指开盘报2789.91点,涨 0.49%。体育产业、AI手机、CPO概念涨幅居前,贵金属、风电设备、培育钻石板块走低,银行股小幅 下跌。 | | | A股重要指数 | | | --- | --- | --- | --- | | 名称 | 最新 | 涨跌 | 涨幅 | | 上证指数 | 3761.88 | -4.00 | -0.11% | | 深证成指 | 12140.76 | +22.06 | +0.18 ...
华兰股份股价跌5.25%,银河基金旗下1只基金重仓,持有35.59万股浮亏损失65.8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4 15:37
股价表现 - 9月4日股价下跌5.25%至33.38元/股 [1] - 当日成交额达2.08亿元 换手率为3.84% [1] - 总市值54.81亿元 [1] 公司基本情况 - 江苏华兰药用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2年6月4日 2021年11月1日上市 [1] - 主营业务为直接接触注射剂类药品包装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收入构成:覆膜胶塞49.07% 常规胶塞48.50% 其他2.43% [1] 基金持仓情况 - 银河康乐股票A(519673)二季度减持2.28万股 现持有35.59万股 [2] - 该基金持仓占净值比例6.37% 为第一大重仓股 [2] - 9月4日单日浮亏约65.83万元 [2] 基金业绩表现 - 银河康乐股票A最新规模1.55亿元 [2] - 今年以来收益30.98% 同类排名1067/4222 [2] - 近一年收益56.28% 同类排名1381/3789 [2] - 成立以来累计收益172.7% [2]
宏源药业9月3日获融资买入323.97万元,融资余额1.07亿元
新浪证券· 2025-09-04 09:25
股价及融资融券交易 - 9月3日公司股价下跌1.51% 成交额4541.79万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323.97万元 融资偿还704.28万元 融资净卖出380.31万元 [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1.07亿元 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3.59% 超过近一年80%分位水平 [1] 融券交易情况 - 9月3日融券卖出100股 金额1431元 融券余量1.48万股 融券余额21.18万元 [1] - 融券余额低于近一年30%分位水平 处于低位 [1] 股东结构变化 - 截至6月30日股东户数3.10万户 较上期增加3.27% [2] - 人均流通股5155股 较上期减少4.20% [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8.83亿元 同比减少1.73% [2] - 归母净利润-581.04万元 同比减少116.23% [2] 公司基本信息 - 主营业务为原料药及医药中间体、有机化学原料、医药制剂、六氟磷酸锂等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医药制造业57.78%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39.77% 其他2.45% [1] 分红及机构持仓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7180.52万元 [3]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新进成为第九大流通股东 持股130.22万股 [3] - 南方中证1000ETF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两媒体报道华熙生物交”最差中报” 赵燕回归一线已半年
中国经济网· 2025-09-03 16:16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2.61亿元,同比下滑19.57% [1][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1亿元,同比下滑35.38% [1][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净利润1.74亿元,同比下滑45.00% [1][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2.18亿元,同比增长17.49% [1][2] 资产负债状况 - 报告期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70.33亿元,较上年度末增长3.27% [2] - 总资产85.73亿元,较上年度末下降0.97% [2] 历史盈利趋势 - 归母净利润连续三年下降:2022年9.709亿元、2023年5.926亿元、2024年1.743亿元 [2][3] - 扣非净利润同步下滑:2022年8.521亿元、2023年4.905亿元、2024年1.073亿元 [2][3] - 2024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70.59%,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78.13% [3] 收入与毛利变动 - 营业总收入从2022年63.59亿元降至2024年53.71亿元 [3] - 毛利润从2022年48.96亿元降至2024年39.78亿元 [3] - 2024年营业总收入同比下降11.61% [3] 管理层与组织变动 - 创始人赵燕于2025年3月回归业务一线并推行反腐改革 [3] - 2025年上半年董监高人员11人离任 [4] - 原首席科学家郭学平及业务副总裁樊媛、邹松岩先后离任 [4] 负面舆情与法律风险 - 2025年7月前员工指控公司财务造假,公司声明称内容纯捏造并已报案 [4] - 因爆料人身处境外,案件仍在侦办中 [4] 公司基本信息 - 成立时间为2000年,注册地位于山东省济南市 [4] - 注册资本4.82亿元,实缴资本4.8亿元 [4] - 曾用名华熙福瑞达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4]
21评论丨PMI指数回升释放经济扩张积极信号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02 07:03
制造业PMI总体表现 - 制造业PMI、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均回升 显示经济总体扩张 [1] - 制造业PMI小幅上升 生产指数连续四个月处于扩张区间 [1] - 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和在手订单指数均小幅上升 需求端边际改善 [1] 制造业细分行业表现 - 医药制造业和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行业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显著高于制造业总体水平 [1] - 高技术制造业PMI为51.9% 装备制造业PMI为50.5% 均显著高于总体水平 [3] - 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高新技术产业订单增长较快 [3] 价格指数变化 - 制造业购进与出厂价格指数连续三个月回升 [2] - 煤炭、钢铁、光伏、新能源车等行业价格环比上涨 [2] - 采购量指数回升至50.4% 企业补库存意愿改善 [1] 服务业表现 - 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升至50.5% 为年内最高水平 [2] - 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等行业位于高位景气区间 [2] - 资本市场服务商务活动指数连续两个月高于70% [2] 新兴产业发展 - 信息服务行业与人工智能技术全面深度融合 创新应用场景不断涌现 [2] - 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快迭代应用 [3] - 政策通过税收优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措施支持高技术制造业发展 [3] 行业分化表现 - 纺织、化学制品等传统行业面临需求不足挑战 [3] - 中小型企业景气度偏低 [3] - 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回落 受季节性因素和房地产行业复苏缓慢影响 [3] 政策支持方向 - 宏观政策注重精准性和连续性 加大减税降费、融资支持等措施 [4] - 财政政策加快政府债券发行使用 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4] - 货币政策保持宽松基调 突出结构性工具运用 [4]
诺唯赞:首次回购4万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1 17:30
公司股份回购 - 公司于2025年9月1日通过集中竞价交易首次回购股份4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3.98亿股的0.01% [1] - 回购成交最高价24.36元/股 最低价24.26元/股 支付资金总额约97万元 [1] 公司财务结构 - 2024年1至12月营业收入构成:研究和试验发展占比85.17% 医药制造业占比14.66% 其他业务占比0.17% [1] - 公司当前市值97亿元 [1]
海翔药业:累计回购85万股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1 16:28
公司股份回购 - 截至2025年8月31日累计回购股份85万股 占公司总股本0.05% [1] - 回购最高成交价6.29元/股 最低成交价6.24元/股 [1] - 回购成交总金额约533万元人民币 [1] 营业收入构成 - 2025年1至6月医药制造业收入占比65.89% [1] - 同期染料行业收入占比33.09% [1] - 其他业务收入占比1.02% [1] 公司市值 - 截至发稿时公司市值为99亿元 [1]
南卫股份(603880.SH)上半年净亏损1296.77万元
格隆汇APP· 2025-08-31 00:50
财务表现 - 2025上半年营业总收入3.06亿元 同比增长1.39% [1] -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296.77万元 上年同期盈利102.65万元 [1] - 基本每股收益-0.045元 [1]
吉林敖东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续聘会计师事务所的公告
上海证券报· 2025-08-30 06:41
公司治理与审计安排 - 公司拟续聘北京德皓国际会计师事务所为2025年度财务报告和内部控制审计机构 审计费用总额120万元人民币 其中财务审计80万元 内控审计40万元 较上年增加20万元 [2][10][12] - 德皓会计师事务所2024年收入总额43506.21万元 审计业务收入29244.86万元 证券业务收入22572.37万元 拥有300名注册会计师 其中140人签署过证券服务审计报告 [2][3] - 德皓近三年受到行政监管措施1次 30名从业人员受到行政监管措施22次 自律监管措施6次 但项目签字团队近三年无执业处罚记录 [6][8] 股东大会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9月19日召开临时股东大会 审议续聘会计师事务所等议案 股权登记日为2025年9月12日 [16][17][19] - 股东大会采用现场与网络投票结合方式 网络投票通过深交所交易系统和互联网系统进行 投票代码为"360623" [18][30][34] - 议案表决要求特别决议需2/3以上表决权通过 普通决议需1/2以上表决权通过 并对中小投资者表决单独计票 [25][26] 药品研发与资产整合 - 控股子公司延吉药业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 将"甲硝唑芬布芬胶囊"上市许可持有人变更为延吉药业 药品批准文号不变 [38][39] - 该药品用于牙龈炎 牙周炎等口腔疾病治疗 通过补充申请进一步扩充公司产品线 增强核心竞争力 [40][41] - 药品需通过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符合性检查后方可上市销售 销售情况受市场环境变化影响 [39][41]
润都股份: 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30 02:22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8.22%至5.48亿元,净利润由盈转亏,同比下降195.75%至-3619.31万元,主要受制剂业务收入下滑及原料药价格下降影响 [3] - 公司坚持"中间体-原料药-制剂"一体化产业链布局,通过国际认证拓展全球市场,但面临集采政策压力和行业竞争加剧的挑战 [6][9][15] - 研发投入持续聚焦创新药与仿制药双线推进,报告期内提交3个原料药注册申请并获得3个制剂批件,强化心脑血管、消化系统等领域产品矩阵 [8][16]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5.48亿元,同比下降8.22%,其中制剂业务收入3.08亿元(占比56.19%),同比下降13.74%;原料药业务收入2.34亿元(占比42.61%),同比基本持平 [3][31] - 归母净利润-3619.31万元,同比下滑195.75%,扣非净利润-4484.80万元,同比下滑242.47% [3]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944.83万元,同比大幅下降88.54%,主要因经营收现减少与付现增加 [3][29] -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22%,同比下降6.4个百分点 [3] 业务板块分析 - 原料药及中间体业务收入2.34亿元,其中中间体收入1001.69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28.26%,缬沙坦、美阿沙坦钾等产品销量增幅靠前 [8][31] - 制剂业务收入3.08亿元,雷贝拉唑钠肠溶胶囊等核心产品受集采影响销量大幅下降,但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等11个产品在多地集采中选 [15][18] - 国际业务收入6987.01万元(占比12.75%),同比下降7.42%,公司通过FDA、巴西ANVISA等国际认证提升全球竞争力 [9][31] 研发与注册进展 - 提交富马酸伏诺拉生等3个原料药注册申请,获得苯磺顺阿曲库铵等3个原料药批准通知书 [8] - 创新药盐酸去甲乌药碱注射液完成CDE发补研究并进入审评序列 [16] - 取得单硝酸异山梨酯片等3个制剂注册批件,提交10个品规制剂的注册申请 [16] 生产与质量体系 - 通过美国FDA现场检查(涉及9个品种)、巴西ANVISA的GMP认证及欧洲EDQM检查,无重大缺陷 [9] - 润都荆门公司产能持续释放,获得尼古丁原料药增项及氟苯尼考兽药文号,烟草专卖许可证延至2028年 [10] - 建成60亿粒/年高端口服固体制剂车间,承接WHO的CDMO项目,按照欧美cGMP标准设计 [17] 行业与政策环境 - 创新药政策红利加速审评审批并给予6年数据保护期,仿制药政策导向从价格战转向全方位竞争 [5][6] - 医药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1.23万亿元,同比下降1.2%,行业整体承压 [6] - 集采政策驱动成本控制与研发创新,推动国产替代和市场格局重塑 [11] 市场营销策略 - 原料药国际业务深化北非、中东等新兴市场布局,维护全球龙头客户并开发潜力客户 [11] - 制剂业务通过集采中选覆盖广东、江苏等11个省级联盟,院外市场与百强连锁合作构建F2C服务体系 [18][20] - 成立专业化制剂、原料药国内及国际三支营销团队,实施精细化客户管理 [27][28] 核心竞争力 - 拥有58个制剂批件、29个原料药产品及228项专利,厄贝沙坦片等产品获广东省名优高新技术产品认证 [21][22] - 建成合成生物学、连续流反应等技术平台,具备高壁垒品种研发能力 [23] - 质量管理体系通过PDCA循环持续优化,获"医药行业质量管理先进企业"称号,产品全流程可追溯 [24][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