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虾共生
搜索文档
“天目粮仓”一田双收全国出圈
每日商报· 2025-10-17 07:20
公司运营模式 - 公司由杭州市供销社下属企业与地方政府共同打造,探索“山地稻虾、稻鱼养殖”标准模式 [1] - 运营模式为“稻虾共生”,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的生态农业模式 [1] - 项目收益的25%作为分红分给当地村民,形成共享收益机制 [5] 生产与品质管理 - 团队每周定期检测养殖水体的pH值、亚硝酸盐含量、氨氮元素以确保水质达标 [2] - 龙虾在稻田中扮演“生态管家”角色,替代传统农药实现生物防虫,其粪便成为水稻的天然肥料 [2] - 水稻为龙虾提供遮荫,通过人工调控将水体温度稳定在18-35℃的适宜区间 [2] - 生态香米“桃两优67”具有红枣香,口感软糯,获得市场回头客认可 [3] 产量与销售表现 - 今年共投入12万尾蓝龙虾虾苗,截至10月中旬已收获2000多斤,比去年同期增加近30% [2] - 配套种植的生态香米总产量达2万斤,销量显著提升 [2] - 蓝龙虾销往贵州、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并接到餐饮企业长期订单 [4] - 虾稻米通过社区团购和电商平台销售,上月线上销售达800斤,并有定制礼盒需求 [4] 项目规模与发展规划 - 天目粮仓项目总地块为4200亩,目前已完成600余亩稻谷收割 [5] - 收割后的稻谷统一烘干,以订单粮形式送往粮站以确保销路稳定 [5] - 未来计划将天目粮仓打造成杭州生态农业名片,为乡村共富打开更大空间 [5]
三夏时节迎丰收 小麦、稻虾、西瓜解锁农田增收“密码”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21 09:24
小麦机械化收割 - 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13.8万亩小麦迎来丰收,农户组织机械设备加紧抢收[1] - 当地投入2100余台套收割机、旋耕机等设备,预计机械化收割率达98%以上[6] - 机械收割效率为3分钟/亩,单日收割面积超100亩,粮食损耗低且秸秆还田可节省化肥成本[4] 精细种植技术应用 - 农户采用深耕测土施肥、精选包衣种子等精细种植技术,小麦平均亩产达1000多斤[3] - 某家庭农场种植800多亩小麦,总收成约80万斤[3] 稻虾共生模式 - 新疆叶城县推广"稻虾共生"模式,面积超5000亩,实现水稻插秧与小龙虾捕捞同步作业[6] - 每亩产出小龙虾100-150公斤、水稻500-600公斤,综合亩产值达8000-9000元[9] - 小龙虾排泄物改良稻田土壤,减少化肥农药使用并提升稻米品质[6][8] 西瓜组合种植 - 山东高青县种植1.4万亩西瓜,预计产量5.7万吨,采用大西瓜地面种植与小吊瓜吊蔓种植的组合模式[13] - 组合种植延长销售期至3月中旬-6月底,带动瓜农增收10%-20%[15] - 某采购商单次采购量达1.5万斤,瓜品销往北京、天津等多地[11][13]
四川泸县“稻虾共生”模式实现“粮渔双赢”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5-19 06:23
行业动态 -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稻虾种养基地迎来小龙虾捕捞旺季,价格稳定在28元/斤 [1] - 石桥镇建成500亩核心基地,联动周边村镇形成6000余亩种养规模,目标打造"万亩稻渔" [1] - 毗卢镇稻虾种养规模达7800亩,年总产量780吨、产值约3000万元 [1] - 泸县2024年稻虾综合种养面积达17万亩,小龙虾产量1.38万吨、产值6亿元,2025年预计产量增至1.5万吨 [2] 经营模式 - 采用"稻虾共生"生态循环模式,实现"一水两用、一田多收" [1] - 基地依托优质水源,养殖户凌晨起捕保障鲜活度,大虾批发价稳定在28元/斤 [1] 发展规划 - 石桥镇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计划擦亮"稻虾贡米"品牌,争创国家级农业园区辐射区 [1] - 毗卢镇将完善冷库等产业链配套设施,推动产业升级 [1] - 泸县未来以产业融合为抓手,推动稻虾产业向规模化、品牌化、标准化迈进 [2] 经济效益 - 石桥镇新屋咀村基地每日可收获约1000斤小龙虾 [1] - 毗卢镇何氏家庭农场每日捕捞1500-2000斤,毛收入达2万元 [1] - "稻虾共生"模式实现"粮渔双赢",激活农田"绿色动能",助力乡村产业振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