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组学技术

搜索文档
实探第十七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我国生物产业迈向“质变飞跃”关键期
证券日报· 2025-09-08 00:18
大会概况与行业趋势 - 第十七届中国生物产业大会以“生物科技赋能未来 生物制造重塑世界”为主题,集中展示生物领域尖端科技 [1] - 生物产业涵盖生物医药、生物制造、生物农业等领域,是生物经济的核心载体 [7] - 中国生物产业正处于从量变积累向质变飞跃的关键期,发展重心转向核心技术攻坚、产品质量升级与产业链韧性提升 [7] - 以合成生物学、基因编辑为代表的生物技术创新推动生物制造快速增长,人工智能赋能为行业带来历史机遇 [7] - 下一阶段产业或将锚定合成生物学、脑科学等前沿赛道构建核心竞争力 [7] 医学影像与诊断设备创新 -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出世界首款5.0T人体全身磁共振系统uMR Jupiter 5T,具备显微镜级高清成像能力,可赋能全身精准诊断 [1] - 该5.0T磁共振系统已在国内上市,并在全国多家医院应用 [2] - 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联合多家机构开发创新技术Stereo-seqV2,是全球首创兼容FFPE样本的全物种和全转录组覆盖空间转录组技术 [3] - Stereo-seqV2技术攻克FFPE样本分析难题,首次实现同步开展宿主与微生物全域高分辨率原位时空转录组分析,是空间组学技术走向临床应用的里程碑 [3] 脑机接口与神经科学进展 - 武汉依瑞德医疗设备新技术有限公司展示中国首台获NMPA注册证的近红外脑功能热成像系统,属于非侵入式脑机接口 [4] - 该系统配合aimQ光学导航系统可实现1毫米以内的快速精准脑部治疗区域定位,其数据库建设已有近两万例数据 [5] - 武汉衷华脑机融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展示全球首个高通量植入式脑机接口系统,通道数达65000个并实现双向功能与一次性植入 [5] - 该植入式系统已在大动物实验中完成数千例研究,涵盖多种神经系统疾病模型,为临床应用奠定基础 [5] - 同济医院展示“智能超声无创脑机治疗系统NeuroTune A1”,基于聚焦超声特性搭建,在治疗慢性便秘中已完成概念验证及动物模型验证实验 [6] 生物制造与创新疗法 - 武汉禾元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示全国首个上市的重组人白蛋白注射液“奥福民”,采用全球首创水稻表达技术 [2] - 该技术无病毒、无感染风险且不依赖血浆来源,可缓解白蛋白注射液进口压力 [2] - 公司已启动奥福民Ⅱ期原液cGMP智能化生产线项目,预计2026年建成投产,达产后可年产1200万瓶,将实行无人化、数字化、智能化制造 [2]
Nature:邓彦翔/周畹町团队将空间多组学技术扩展至DNA甲基化领域
生物世界· 2025-09-05 16:00
技术突破 - 开发新型DNA甲基化空间多组学技术Spatial-DMT 可在同一组织切片同时绘制DNA甲基化和基因表达空间图谱并达到近单细胞分辨率 [2][5] - 该技术首次实现对DNA甲基化的直接空间定位 填补了表观遗传层面的技术空白 [5] - 技术应用范围扩展至哺乳动物胚胎发生过程及出生后脑部 生成高质量DNA-RNA双模态组织图谱 [2][5] 科学价值 - 揭示DNA甲基化与转录协同作用的空间机制 定义细胞身份并驱动发育程序 [2][5] - 重建哺乳动物胚胎发生过程中表观基因组和转录组的动态变化 展现序列/细胞类型/区域特异性甲基化介导的转录调控细节 [6] - 提供对组织发育和疾病过程中基因调控的更全面理解 尤其适用于癌症/自身免疫疾病/炎症和衰老研究 [4][7] 行业意义 - 空间多组学技术实现对原位组织微环境中分子特征的分析 显著提升对生物体复杂性的原位理解能力 [5] - 技术突破将空间组学范围扩展至DNA胞嘧啶甲基化领域 推动组织生物学研究进入新阶段 [5][7] - 解决了传统单细胞甲基化组分析缺失空间信息的关键限制 为发育和疾病机制研究提供新工具 [5]
唤醒海量临床样本,解锁宿主与微生物的对话 华大开发“万能钥匙”
深圳商报· 2025-09-01 11:28
技术突破 - Stereo-seq V2技术攻克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包埋样本分析难题 实现同一张组织切片上对人体细胞和入侵微生物基因活动的高分辨率观测 [1] - 技术开发创新修复流程 通过解交联和随机引物捕获RNA片段 实现基因全长均匀覆盖和无死角扫描 [3] - 技术能够检测更多基因并发现大量微弱信号 尤其能看清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的特异性可变剪接 [3] 应用价值 - 技术可解锁全球各地医院病理科保存的海量FFPE样本库 这些样本是记录疾病发生发展完整过程的疾病时间胶囊宝库 [2] - 在肿瘤精准医疗领域 能通过分析乳腺癌等样本识别与患者预后相关的基因拷贝数变异及导致耐药的新型基因剪接异构体 [4] - 对于感染性疾病 能直接在组织切片上定位疑难病原体并评估宿主免疫反应 指导精准用药 [4] - 在抗体药物研发方面 可快速发现并定位病原体特异性中和抗体克隆 加速抗体药物筛选进程 [4] 行业影响 - 该技术标志着空间组学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应用的里程碑 推动生命科学研究从看见细胞迈向看懂细胞与微生物战场的精准医学新时代 [1][4] - 技术由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牵头建设的基因组多维解析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联合多家顶尖机构共同开发 并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细胞》发布 [1] - 此前实验室已在《科学》期刊发布全球领先的细胞组学技术Stereo-cell 实现多模态整合和百万级通量等技术突破 [5] - 系列技术突破推动单细胞测序从单一分子层面信息的平面解析模式 迈向兼顾多模态信息的立体洞察时代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