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医学
搜索文档
华大基因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9.19% 前瞻布局银发经济与数字健康赛道
证券日报之声· 2025-10-24 14:36
财务业绩 -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6.74亿元,第三季度营收10.42亿元,同比增长9.19% [1] - 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同比大幅收窄 [1] - 公司在盈利能力与运营质量上实现显著提升 [1] 业务增长亮点 - 感染防控业务中PTseq系列产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约200% [2] - 多组学业务中的单细胞测序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约93% [2] - 精准医学检测综合解决方案业务同比增长11.2% [2] - 肿瘤与慢病防控业务中肠癌检测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约9% [2] 战略布局与市场机遇 - 公司深化银发经济布局,中国60岁以上人口突破3亿,慢性病防控需求持续攀升 [2] - 公司重点布局以老年群体为核心的健康市场,围绕遗传代谢病、心脑血管疾病、认知障碍等慢性病防控领域持续发力 [2] - 公司在慢性病防控和数据驱动的精准医学新业态上完成了前瞻性战略卡位 [1] 技术创新与产品发展 - 公司发布行业首个基因检测多模态大模型GeneT,已应用于241家合作机构 [3] - 公司第三季度推出华大全读长SEQALL全基因组综合解决方案和BGI智惠医学系统,并发布SEQALL、Gene TAgent和iGene TPro三大关键产品 [3] - 公司推出133111i多组学健康管理模式及重要入口i99智健,实现全周期健康管理 [3] - 公司发布国内首款基因数据产品"遗传性肿瘤变异知识库"与"肿瘤体细胞变异与用药知识库",并在深圳数据交易所平台上市 [3] 临床合作与应用 - 公司与近百家三甲医院建立业务合作关系 [2] - 公司通过"心血管疾病精准医学研究"多中心合作项目,累计为超过5000名受检者提供遗传性心血管疾病基因检测 [2]
“迷你大脑”破壁而出 为疾病机制研究和药物开发提供工具
科技日报· 2025-10-21 07:39
模型技术突破 - 开发出首个在单一培养体系中整合人脑全部6种主要细胞类型的三维人脑组织平台“多细胞整合脑”[1][2] - 模型基于个体供体的诱导多能干细胞分化而来,核心创新在于一种模拟天然细胞外基质成分的水凝胶“神经基质”[2] - 该平台再现了真实大脑的关键生理特征,包括神经信号传递、免疫反应和血脑屏障功能,是目前最接近真实人脑的体外模型[1][2] 应用与研究成果 - 模型具备高度模块化设计,可对特定细胞类型进行基因编辑,用于模拟特定基因变异引起的病理状态[3] - 利用该平台证实,仅星形胶质细胞携带ApoE4基因就足以驱动阿尔茨海默病关键病理蛋白的积累,且此过程依赖于星形胶质细胞与小胶质细胞间的协同作用[3] - 这是首次在人源化模型中证实两类胶质细胞间的协同作用在tau病理形成中的必要性[4] 行业影响与前景 - 该技术结合了体外模型的可及性与体内系统的复杂性,为理解脑功能和疾病机制提供了新路径,解决了传统细胞模型过于简化而动物模型物种差异大的瓶颈[5] - 模型小于一枚硬币但可批量生产,适用于高通量药物筛选和个体化医疗探索,具备实现个性化建模的潜力[4][6] - 未来计划引入微流控系统模拟血流动力学,并结合单细胞RNA测序技术,使模型更贴近活体大脑,有望加速新药靶点发现和优化药物递送策略[6]
正雅全球化战略再升级:英国子公司兼欧洲医学中心正式启用
消费日报网· 2025-10-20 14:36
公司战略与全球布局 - 公司于2025年9月在英国特伦特河畔斯托克市正式投入运营英国子公司兼欧盟医学中心 [1] - 此举标志着公司在欧洲市场的本地化战略进入全新阶段 [1] - 该中心是公司在德国、法国设立分公司及在西班牙建成自动化生产基地后的重要布局延伸 [3] - 公司在欧洲已形成集研发、生产、医学设计与服务为一体的协同体系 [3] 运营中心功能与服务 - 英国医学中心地处曼彻斯特与伯明翰之间,交通便利且医疗资源集中 [3] - 该中心专注为欧洲地区口腔医生提供定制化正畸方案设计、病例分析及技术支持 [3] - 中心通过专业医学团队确保服务贴近当地临床实践并符合监管标准 [3] - 未来将依托公司二十余年的技术积累,结合欧洲临床需求开发更具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3] 未来发展规划与合作 - 公司英国团队将结合隐形正畸与颌位重建技术积累服务欧洲市场 [3] - 中心计划与当地口腔医疗机构及学术组织展开深入技术研发与合作 [3] - 公司CEO表示英国是欧洲最具活力的医疗与科研市场之一 [3] - 新中心的落成旨在强化区域服务能力并为欧洲医生与患者提供高质量本地化支持 [3]
中外学者在上海为构建全球健康治理体系等贡献智慧
中国新闻网· 2025-10-18 09:20
中新网上海10月17日电 由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简称:复旦上医)主办的2025上海医学论坛(2025 Shanghai Medical Forum)17日正式开幕。 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于长学在致辞中强调,医学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文交流的涵养,健康事 业发展更需要国际合作的力量。 本届论坛以"全球健康愿景:共铸精准医学新格局"为主题,汇聚全球知名学者和行业领袖,旨在共 同擘画精准医学未来发展路径,为构建全球健康治理体系与医学教育创新贡献智慧。论坛将着力推动全 球顶尖机构携手,共建联合实验室,共设研究项目,共育卓越人才,共同推动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临 床、从上海走向全球。 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胡鸿毅表示,期待全球伙伴共同深化科研创新合作,加速建立"医教 研产"的全链条服务体系,为完善全球健康治理体系作出更大贡献。 在论坛上,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哈特穆特·米歇尔深入剖析了"生物医疗中的挑战"。为了解决这些 挑战,关键在于系统解析人类基因组中所有蛋白质编码基因、确定各类细胞中的蛋白质组成及其功能, 以推断出疾病之间的关系,并开发出特定的治疗方法。伦敦卫生与热带医学院院长利亚姆·斯米斯围 绕"健康研究的新机遇" ...
2025年中国蛋白质组学科研服务行业产业链、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研判:市场份额较集中,应用场景不断扩大,市场规模持续增长[图]
产业信息网· 2025-10-15 09:34
蛋白组组学是目前运用较广泛的两种标记定量蛋白质组技术蛋白组组学分别可以同时进行6/10/18个样 品的分离鉴定和定量。蛋白质作为生命的物质基础,是构成细胞的基本有机大分子以及生命活动的主要 执行分子。目前生命科学的基础假设是包括疾病发生和发展在内的生命变化主要是由器官、组织或细胞 内蛋白质的异常变化所引起的。这些异常变化主要表现为蛋白质的含量、蛋白质的修饰状态和蛋白质序 列的突变。蛋白质序列的突变信息可以通过检测对应基因序列获得,而蛋白质的含量、蛋白质的修饰状 态信息无法通过基因测序获得,必须通过蛋白质组学技术进行检测。 蛋白质的异常变化、基因组学分析以及蛋白质组学分析 内容概要:蛋白质组学技术在基础科学研究、临床转化、临床诊断、新药开发等众多应用场景中具有很 大的应用潜能。近年来,随着国家在生命科学、基础医学、农业科学等领域科研投入的持续性迅猛增 长,蛋白质组学科研服务的技术类型、客户类型和客户数量也在持续快速增长。据统计,2024年中国蛋 白质组学科研服务市场规模从2019年的4.37亿元增长至18.22亿元,预计2025年中国蛋白质组学科研服务 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2.6亿元。预计在未来,蛋白质组学科研服 ...
1.09亿元!贵州大学采购大批仪器设备(含多个重点平台建设项目)
仪器信息网· 2025-10-10 11:58
贵州大学科研设备采购概况 - 贵州大学发布9项仪器设备采购意向,预算总额达1.09亿元,预计采购时间为2025年10月[2][3] - 采购涉及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仪、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化学显微镜、电泳仪、倒置荧光显微镜等精密仪器[3] 各学院/平台采购清单与预算 - 药学院药物发现综合平台建设项目预算1949万元,采购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仪、电子显微镜等1批设备,用于精准医学药物靶点挖掘和新药发现研究[8][9] - 农生院山地种质资源测试分析仪器采购项目预算618万元,采购三重串联四级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生物活体成像系统等1批设备,以提升实验研究效率和精确度[9] - 资环学院富矿精开大型仪器赋能采购预算2021万元,采购光热法有机碳分析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等1批设备,旨在提升环境材料、环境监测等领域的科研教学水平[9] - 生命科学学院共享实验平台建设预算1942万元,采购微生物全自动分析鉴定系统、流式细胞仪等1批设备,支撑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前沿领域研究[9] - 新能源系统试验设备采购项目预算219万元,采购新能源发电模拟平台、智慧微网监控实验系统等1批设备[9] - 矿业学院2025年学科实验平台提升预算1231万元,采购X射线衍射仪、GCTS岩石三轴系统等1批设备,用于矿物分析、岩石力学测试等教学科研工作[9] - 大数据与信息工程学院大型科研设备购置项目预算2361万元,采购椭偏仪、高真空联合系统等1批设备,围绕半导体功率器件可靠性研究中心推动学科交叉[9] - 计算机学院2025科研平台设备采购预算274万元,采购管理集群、分布式存储系统等1批设备,旨在形成统一的算力管理调度平台[9] - 高阶精准流式数字PCR系统设备采购预算324万元,采购研究级倒置荧光显微镜、高效离心机等1批设备,用于提升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等学科的科研与教学能力[9] 采购仪器技术介绍 - 扫描电化学显微镜能够在溶液环境中以微米甚至纳米级分辨率对电化学活性表面进行非接触式成像,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和生物科学等领域[4] - 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联用仪结合色谱与质谱技术,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复杂化合物定性与定量分析[5] - 倒置荧光显微镜采用特殊光路设计,特别适用于观察贴壁生长的活细胞,是现代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常用仪器[6] 贵州大学科研实力与平台 - 贵州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植物保护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0][11] - 学校在生物、化学、环境、材料等领域形成鲜明研究特色,承担多项国家级科研任务并在国际顶级期刊发表成果[11] - 学校拥有绿色农药与农业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药用植物功效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等多个重点科研平台[12] - 贵州省生物医药研究院、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等省级平台支撑学校在生物制药、新型储能材料等前沿领域的研究[13][14][15] - 学校科研方向紧扣国家战略与地方需求,在绿色农药、喀斯特环境治理等方面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成果[11][16][17]
重磅!202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
合成生物学与绿色生物制造· 2025-10-06 23:43
202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 奖项授予玛丽·E·布伦科、弗雷德·拉姆斯德尔和坂口志文,表彰其在外周免疫耐受方面的研究贡献,获奖者将平分1100万瑞典克朗(约合832万元人民币)奖金 [2] - 研究揭示了调节性T细胞在免疫耐受中的关键作用,为治疗自身免疫疾病和过度免疫反应提供了新思路 [7] - 该发现推动了多种疾病治疗策略的革新,为精准医学和生物技术发展奠定基础 [8] 获奖者背景与研究影响 - 玛丽·E·布伦科于1991年在普林斯顿大学获得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研究涉及生物医学、免疫学与系统生物学交叉领域 [7] - 弗雷德·拉姆斯德尔致力于将免疫学基础发现转化为治疗自身免疫疾病、癌症或免疫调节的干预策略 [7] - 坂口志文是日本大阪大学免疫前沿研究中心教授,其开创性工作获得过多个国际和日本国内奖项 [8] 第五届非粮生物质高值化利用论坛 - 论坛将于11月27-29日在浙江杭州举行,主题包括非粮生物基化学品和材料、非粮生物质能源 [10] - 设置生物质绿色预处理、非粮糖、生物基化学品、非粮生物基材料等专场,涵盖生物质甲醇、燃料乙醇、可持续航空燃料等领域 [10] - 特色活动包括非粮生物基青年论坛和100多项科技成果展示与对接 [10] 行业平台与社群 - 生物制造产业社群覆盖未来食农、绿色化工、大健康、美妆个护等上下游产业 [1] - 全球生物基和生物制造产业服务平台网址为www.bio-basedlink.net,提供新品库和产品发布服务 [13][14]
中国科协2025年“开放合作月”10月全面拉开帷幕
科技日报· 2025-09-29 17:48
活动概述 - 中国科协将于2025年10月举办“开放合作月”活动,主题为“科技为舟载天下,人文作楫济未来” [1] - 活动分为四大板块:民间科技外交主场会议活动、科技引领未来发展交流活动、人文促进开放信任合作交流活动、创新促进文明互鉴交流活动 [1] - 活动由中国科协统筹组织,联动国际科技组织、地方政府、全国学会及地方科协共同开展 [2] 活动规模与参与方 - 活动预计汇聚近百个国家的科技力量 [2] - 约60场民间国际科学技术交流活动落地在北京、上海、浙江、海南等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法国、巴西等5个海外国家 [2] 重点聚焦领域 - 活动将聚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能源、高端装备、生物医药、精准医学等领域 [2] 预期成果 - 活动将发布《数字地球可持续发展倡议》、《建模仿真塑造世界数字化宣言》、《全球青年科技人才携手成长倡议》等数十项重要成果 [2] - 活动旨在为全球科技治理贡献智慧和力量,全方位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
10月中国科协“开放合作月”全面启幕,推动国际科技交流
南方都市报· 2025-09-28 23:20
活动概览 - 中国科协2025年“开放合作月”将于10月全面启动,主题为“科技为舟载天下,人文作楫济未来” [1] - 活动秉持务实节俭原则,不设开闭幕式及宴请,但将举办四大板块、约60场民间国际科学技术交流活动 [3] - 活动采用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利用数字化平台拓展国际参与,部分活动同步开放线上接入,以提升资源利用效率 [3] 活动板块与内容 - 民间科技外交主场会议活动包括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全体大会暨全球工程大会、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和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等重要国际科技会议 [3] - 科技引领未来发展交流活动主要包括全国学会开展的聚焦科学未来、产业未来、绿色未来、共享未来的国际交流活动 [3] - 人文促进开放信任合作交流活动主要包括以科学家、工程师、青年科技人员等为主体的多双边科技人文交流活动 [3] - 创新促进文明互鉴交流活动主要包括在华发起设立的国际科技组织、科学计划所举办的各类交流活动 [3] 活动目标与预期成果 - 活动旨在搭建一个不受干扰、公平包容的国际舞台,汇聚全球科技界的“正能量”,展示“开放、信任、合作”的力量 [5] - 合作月预计汇聚近百个国家的科技力量,聚焦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能源、精准医学等领域发布数十项重要成果 [5] - 重要成果将包括《数字地球可持续发展倡议》、《建模仿真塑造世界数字化宣言》、《全球青年科技人才携手成长倡议》等 [5] - 2025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将发布《2025全球职业中早期科研工作者成长发展报告》和《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研究报告》 [5]
分享创新实践与有益经验 2025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交流总结在广州举行
人民网· 2025-09-28 13:00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核心方向 -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和全面深化改革推向纵深的关键之年,发展特色专科、提升创新转化能力、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是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命题[1] - 高质量发展需紧跟国际技术前沿,将精准医学理念深度融入临床诊疗全流程,建设整合型医疗服务体系,实现“愈、康、防、诊、治、管”协同以改善患者体验[2] - 加强专科建设是提升医疗服务能力的核心抓手,需推动服务模式向“主动健康”转型,构建妇幼健康服务体系新格局[5][7] 区域实践经验与策略 - 广东省以创建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示范省为牵引,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并以国家医学中心、区域医疗中心建设为牵引支持高水平医院争创国家级平台[3] - 广东省扎实推进十大便民惠民行动,持续推动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以人工智能赋能基层诊疗[3] - 天津市从“建体系、精管理、优服务、谋长远”四个方面探索实践,规划加强韧性卫生健康应急能力,推进强基、筑高、登峰、人才锻造计划[4] - 天津市聚焦“优服务”,持续推进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迭代升级,解决患者就医“十三难”问题[4] 专科建设与创新模式 - 精神心理专科建设需坚持“立足医、扩大防、构建网”思路,健全精神卫生服务体系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推动群防群控、联防联控等五项策略[5] - 儿童健康领域需整合高精尖前沿技术、优质资源和信息化手段,采用多学科协作构建“医疗—心理—社会”三维一体服务新模式,建立“临床—保健—社区”三级联动体系[5][7] -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建立创新型儿科医联体“华西妇儿联盟”,创建儿科医联体闭环管理模式,实现上下互通的双向转诊平台[7] 支撑体系与赋能要素 - 医院管理坚持党管人才,从管思想、管宏观、管政策等多维度着手探索以人为本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径,并以优秀医院文化汇聚高质量发展新动能[8] - 第92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以“健康・创新・共享”为主题,汇聚国内外前沿医疗技术、创新产品与解决方案,并创新推出“国际健康生活方式展”打造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医疗+消费”新场景[9] - 医疗器械博览会旨在成为连接前沿技术、产业动能与医院临床需求的桥梁,将全球创新成果转化为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有效工具[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