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到端大模型技术
搜索文档
理想智驾逆袭往事:端到端的百日冲刺
自动驾驶之心· 2025-11-05 08:04
以下文章来源于雷峰网 ,作者王瑞昊 >>自动驾驶前沿信息获取 → 自动驾驶之心知识星球 本文只做学术分享,如有侵权,联系删文 "如果不往端到端转,你们就别干了。" 雷峰网 . 洞见智能未来,共与产业变迁 作者 | 王瑞昊 来源 | 雷峰网 点击下方 卡片 ,关注" 自动驾驶之心 "公众号 戳我-> 领取 自动驾驶近30个 方向 学习 路线 在2024年3月的春季战略会上,李想当着公司自动驾驶团队的面,毫不客气地扔下这一句话 。 他对当时智驾的表现极度不满,直言理想智驾已经到了必须"破 釜沉舟"的关口。 四个月后的2024年7月5日,理想汽车正式发布"端到端+VLM"系统。这不仅是一套技术的亮相,更是理想智驾发展道路上的分水岭。 在此之前,理想的智驾研发像是一场持久的追赶战,短短四年间先后迭代了五套技术方案,从有图到轻图,再到无图,每一步都在追赶却始终达不到行业头 部。 直到第六套方案"端到端+VLM"登场,才让理想终于从长期的追随中,第一次体会到真正的领先。 一位深度参与该项目的内部员工告诉雷峰网,轻图与无图方案只是让理想得以坐上自动驾驶的牌桌,而端到端方案,则让理想在这张牌桌上打出了自己的胜 局。 2024 ...
2025国际汽车智能座舱大会苏州召开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17 13:56
大会概况 - 2025国际汽车智能座舱大会于9月16日在苏州召开,主题为“AI赋能智舱革新,重构人·车·未来生态” [1] - 大会设置1场全体大会、1场高端闭门会、3场关键技术会议及3场专题会议,并设有实车体验活动 [1] - 来自国内外智能座舱领域的800名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参会 [1] 行业发展趋势 - 人工智能大模型、多模态交互等技术正推动智能座舱从“功能集成”向“场景驱动”、“单机智能”向“群体智能”加速演进 [3] - 中国相关产业凭借技术与市场优势持续领跑全球 [3] - 参评车型智能座舱平均得分达6.78分,绝大多数车型稳居6分以上良好区间,头部车型突破8分,显示产业整体向上发展 [5] 技术发展路径与挑战 - 行业专家指出,“单车智能+网联赋能”的车路云一体化方案是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的终极发展方向 [6] - 当前“车路云一体化”方案在产业化、市场应用的生态和商业模式上尚不够清晰,相关领域投资回报不理想 [6] - 建议行业关注端到端大模型技术发展,推进车路协同标准化建设,并加强大模型上车安全监管 [6] 网络安全创新方案 - 当前以IP网络为架构的智能网联汽车体系存在安全缺陷,传统防护手段难以应对AI时代攻击风险 [7] - 多标识网络融合区块链技术,通过“数字护照+数字签证+数字海关”管理模式,可实现网络安全指数级提升 [7] - 该技术方案已在多次国际安全对抗赛中验证其高可靠性 [7] 企业战略与产品创新 - 理想汽车将智能座舱定义为“幸福空间”,认为座舱将成为车企差异化竞争核心,并围绕三维空间交互等三大方向构建交互体系 [8] - 斑马智行认为AI是构建专属用户关系的核心手段,其全模态端模型解决方案将通过端侧大模型部署推动座舱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陪伴” [8] - Unity中国的3D实时渲染技术已服务全球54家主机厂,赋能120余款量产车型HMI开发,未来将探索车载游戏等新应用 [9] 标准体系建设目标 - 汽车智能座舱团体标准体系建设目标为:到2026年搭建好体系框架并与国家标准对接;到2030年完善体系并填补关键技术标准空白;到2035年使中国标准成为国际标杆 [5] 区域产业生态与支持 - 江苏省作为全国最大汽车产业集群地之一,已在车载芯片、车联网、智能座舱解决方案等领域形成完整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与创新体系 [3] - 苏州正成为长三角汽车产业集聚区的重要力量与全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先行者”,并出台涵盖核心技术攻关、高端人才引进等领域的支持政策 [3] -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长三角科技交流中心在苏州揭牌,将依托学会资源为长三角区域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