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第二次中国冲击
icon
搜索文档
野村报告:中国第十五次五年计划展望
搜狐财经· 2025-10-24 08:18
“十五五”规划的战略重要性 - “十五五”规划可能比“十四五”规划更为重要,北京可能不会设定具体的增长目标,而是更强调韧性、安全性和包容性 [1] - 五年规划是战略思维和规划的工具,应予以密切关注,因为中国是名义GDP第二大经济体、购买力平价第一大经济体、全球增长最大贡献者 [2] - 中国正接近另一个关键点,可能对全球经济造成“第二次中国冲击”,这将导致与其他主要大国之间不可避免的反应和潜在冲突升级 [3] “十五五”规划的潜在关键主题 - 北京在2026-30年的五年规划中设定具体增长目标的可能性较低,预计将强调对韧性、安全性和包容性的需求 [5] - 北京可能为2026年设定“约4.5%”的增长目标,然后逐步向2030年过渡到“约4%” [5] - 北京将通过大量投资和产业政策继续推动技术自给自足,特别是在半导体和人工智能领域,旧经济仍将是增长的支柱 [5] - 北京可能会加大力度清理房地产市场的债务困境、结束通缩并修复其财政体系,改进社会福利体系,特别是养老金制度 [5] 第二次中国冲击的成因与影响 - “第二次中国冲击”指的是中国出口的新一轮浪潮,特别是在电动汽车和太阳能电池板等先进技术和绿色产业领域 [9] - 冲击由中国的国内经济战略、技术进步和工业知识以及产能过剩问题所驱动 [9] - 中国已从生产低端消费品发展为制造更复杂的产品,在电动汽车、电池、机器人和先进微芯片等新兴和资本密集型领域成为领先的竞争者 [12] - 中国政府进行了大量投资并提供大量补贴以发展高科技产业,这种国家驱动的模式提高了生产效率并降低了成本 [12] - 自2021年左右房地产泡沫破裂以来,中国一直专注于将其经济模式转向制造业和投资,这导致关键工业部门生产过剩 [12] - 廉价、优质的中国产品涌入对许多国家的竞争产业构成生存威胁,各国正在增加保护主义措施,并通过使供应链多元化以脱离中国来进行“去风险” [12] - 通过挑战美国的技术领导地位,第二次中国冲击不仅影响经济主导地位,也影响地缘政治地位和军事能力 [12] 2026-30年需应对的挑战与任务 - 北京将专注于在2026-30年实现有韧性、稳定和包容的增长,同时应对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升级和处理房地产低迷问题 [13] - 首要挑战是确保和平崛起,其他挑战包括国内房地产行业衰退、不平等扩大和人口结构急剧恶化 [13] - 中国在2026-30年将面临比2021-25年复杂得多的地缘政治局势,中国经济规模增长,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对美国的领先优势从2020年的21.6%上升到2025年估计的33.5% [14] - 中国现在占全球制造业的30%,到2030年可能上升到35%,并在各种关键材料包括稀土建立了垄断地位 [14] 中国技术与军事进步 - 中国在保持低技术产品优势的同时,正在向价值链上游攀升,中国制造商可以进一步提高其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涵盖从低端到高端的产品 [15] - 中国一直在快速推进其人工智能能力并推动创新,凭借大规模投资、丰富的人才库和充足的电力供应,中国可能大幅领先其他国家 [17] - 中国一直在所有领域快速建设和现代化其军事力量,中国海军已经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海上作战力量,截至2025年8月超过370艘舰船,而美国海军为251艘 [18] - 到本十年末,中国海军航空兵和空军能力可能接近美国,打破美国自二战结束以来享有的军事优势 [19] 中美关系与国内战略调整 - 紧张、升级和休战的循环是中美关系的新常态,如果俄乌战争结束,美国政府可能会采取更激进的“美国优先”外交政策,以对抗中国日益增长的影响力为中心 [19][20] - 在“十四五”规划涵盖期间,北京采取了“双循环战略”来减少对某些关键高科技进口产品的依赖,尤其是芯片 [23] - 北京日益推动其部委、地方政府、资本市场和金融机构加大投资以突破瓶颈,投资于高科技部门代表了一个安全且直接的选择 [23]
中国:第十五次五年计划展望
搜狐财经· 2025-10-21 11:15
“十四五”规划回顾(2021-2025) - 实际GDP年均增长率约为5.4% [12] - 以美元名义计算,中国GDP占美国GDP的比例从2020年的70.7%下降至2025年的约63.0% [12] - 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对美国的经济优势从2020年的21.6%扩大至2025年的约33.5% [12][16] - 总出口额增长44% [13] - 在人工智能、生物制药、绿色科技、芯片制造等领域取得显著进展 [13] - 自2024年9月起,因政策转变及新兴产业发展,股市出现显著转机 [13] - 面临新冠疫情长期影响,跨境航班恢复至2019年水平的80%-90% [15] - 房地产市场自2021年起持续低迷,新房销售量、开工量和投资大幅下滑 [38][40] - 青年失业率超过15%,人口老龄化加剧,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从2020年的13.5%升至2024年的15.6% [45][46] “十五五”规划展望(2026-2030) - 可能不设定具体经济增长目标,更侧重经济韧性、国家安全与社会包容性 [5][8][52] - 预计2026年增长率约4.5%,逐步下调至2030年的约4% [8][52] - 将加大半导体、铝产业、生物技术等领域的投资,推进技术自主化 [8][52] - 清理房地产市场债务,完善财政体系,改革社会福利制度(尤其是养老金制度)以刺激消费 [8][52][53] - 传统经济与新兴产业协同发展,传统经济仍将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 [43] 第二次中国冲击 - 中国出口产品从低端劳动密集型转向高科技资本密集型,如电动汽车、太阳能电池板、先进电池、机器人技术等 [24] - 由政府投资、技术进步和国内产能过剩推动 [24] - 将加剧全球市场竞争,引发贸易紧张局势,并对不同地区产业产生差异化影响 [24] - 可能改变地缘政治力量格局,挑战美国在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 [24][28] 地缘政治挑战 - 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的份额达到30%,到2030年可能进一步上升至35% [26] - 在稀土等关键材料领域占据垄断地位 [26] - 海军舰艇数量超过370艘,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海上作战力量 [28] - 面临与美国、欧盟等主要经济体之间日益复杂的贸易和投资限制 [8][52] 人口与社会挑战 - 人口从2021年峰值降至2024年的14.08亿人,联合国预测到2030年将降至14亿以下 [45] - 老年人口比例预计到2030年将上升至约18% [45] - 人口减少和老龄化将抑制消费需求,尤其在基础设施、住房、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支出 [46] - 收入与财富不平等问题依然存在,农村老年人月平均养老金仅为244元人民币,约为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的7.3% [5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