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第六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民企奋进自贸港:“共同开发海南休闲农业这片蓝海”
中国新闻网· 2025-09-25 10:21
行业宏观背景与发展机遇 - 海南休闲农业被描述为一片拥有广阔市场前景的“蓝海”,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发展机遇 [1][3] - 海南自贸港建设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2024年发布的《海南省休闲渔业管理办法(试行)》是全国首创的休闲渔业管理制度 [3][3] - 海南省每年安排不少于5%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和林地定额指标专项保障农村产业用地用林需求,以缓解项目用地难问题 [4] - 行业积极探索“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保险保障+应急救助”四位一体管理模式,为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4] 主要业态与商业模式 - 行业重点发展共享农庄、休闲渔业、田园综合体、农产品加工、乡村文旅、智慧农业等各类项目 [3] - 鼓励村集体主导型、企业带动型、政企合作型、创业孵化型等多种创新投资合作模式 [3] - 共享农庄经过8年探索实践,已成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有效载体,2024年共享农庄大会上有10个项目成功签约 [4] - 行业强调走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的“三产融合”发展之路,通过“农业+文化”、“农业+旅游”、“农业+教育”、“农业+康养”等多条路径拓展深度和广度 [8] 公司案例与品牌战略 - 海南美联达乡约厨房发展有限公司于2023年5月在海口成立,着力打造“乡约厨房”品牌 [5] - “乡约厨房”品牌主打乡村美食原材料采摘和烹饪料理的自制体验,提供非预制菜式的新鲜、健康美食体验 [5] - 品牌注重挖掘海南本土历史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如东坡文化、渔家文化、黎苗文化)以提升文化内涵和价值 [8] - 在公司成立之际举办的品牌发布会上,有20多名女企业家参与体验制作海南特色美食 [5][8] 国际经验与借鉴 - 日本通过“第六产业”概念实现三产融合,提升农产品附加值,重点开发农业的绿色、环保、体验功能 [9] - 德国发展休闲农庄和市民农园,注重禁用矿物肥料和化学保护剂,发挥农业的科普和环保教育功能 [9] - 美国通过南瓜节、草莓节等农业旅游节庆活动带来显著经济效益 [9] - 成功经验表明行业发展必须立足本地资源禀赋,突出特色化、差异化,注重品牌建设和文化赋能 [9]
黄奇帆:农民人均收入低的重要原因在于土地不够
和讯· 2025-08-20 17:26
城乡融合发展核心观点 -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需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双向流动[2] - 城乡差距较大主因在于农民收入偏低,提升6亿农民人均年收入可带动GDP增长10个百分点[5] - 通过五大措施推动城乡融合:提升城镇化率、户籍改革、土地权益保障、特大镇赋权等[5][6][7][8] 城镇化进展与目标 - 城镇化率从2012年53.1%提升至2024年67%,12年增长13.9个百分点[3] - 目标到204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升至78%,新增2亿农民进城[5] - 户籍人口城镇化率需从48%提升至78%,解决2.5亿"半市民化"人口问题[6] 农民收入与土地改革 - 农民户均耕地从7.8亩增至30亩后,务农收入可达8万-10万元/年,缩小城乡收入差距[9] - 农村"三块地"改革(承包地、宅基地、集体用地)将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目前97%收入依赖劳动[11] - 农业GDP从8.3万亿元提升至16万亿元,需通过"第六产业"模式整合一二三产[10] 城市发展与经济带动效应 - 农民进城将消化房地产库存,摊薄基建成本,促进超大城市群形成[11] - 特大镇赋权改革涉及3.8万个乡镇,2亿人口,部分将升级为特别市或县城节点[8] - 城市群壮大将激活基建、建材、家电、新型消费等内需潜力[12] 农业现代化路径 - 户均耕地扩大后,农业机械化与科技推广成本降低,缓解农田撂荒风险[9] - "第六产业"通过产业链整合(1+2+3产)提升农产品附加值,满足健康饮食需求[10] - 土地流转机制完善可推动资本与技术下乡,改造传统农业生产模式[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