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茶产业
icon
搜索文档
3家企业完成境外上市备案 附名单(截至2025年7月17日)
搜狐财经· 2025-07-18 14:21
中国证监会确认三家企业赴港上市备案 - 中国证监会于7月17日晚确认奥克斯、八马茶业、大行科工三家企业境外发行上市备案,均为赴港上市 [1] - 截至目前共有174家赴港上市企业完成备案 [1] 奥克斯上市情况 - 奥克斯拟发行不超过5.175亿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1] - 该公司是全球前五大空调提供商之一,业务覆盖150多个国家和地区 [3] - 2022至2023年及2024年前九个月营收分别为195.28亿元、248.32亿元、242.78亿元 [3]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4.42亿元、24.87亿元和27.16亿元 [3] - 曾于2024年1月15日和7月16日两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 [3] 八马茶业上市情况 - 八马茶业拟发行不超过2913.34万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3] - 公司专注于高端茶市场,提供全品类茶叶及茶具等非茶叶产品 [6] - 截至2024年9月30日在中国拥有3498家门店,其中274家直营门店及3224家加盟店 [6] - 2022至2023年及2024年前九个月营收分别为18.18亿元、21.22亿元、16.47亿元 [6]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1.66亿元、2.06亿元和2.08亿元 [6] - 曾三次冲刺A股,并于2024年1月17日向港交所递交申请 [6] 大行科工上市情况 - 大行科工拟发行不超过910万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6] - 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折叠自行车公司,提供超过70款车型 [7]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在中国内地拥有108项专利,美国、欧洲及日本22项专利 [7] - 2022至2023年及2024年前九个月营收分别为2.54亿元、3亿元、3.52亿元 [7] - 同期净利润分别为3143万元、3485万元和4584万元 [7] - 于2024年1月20日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7] 已完成备案企业名单 - 截至2025年7月17日,已完成备案的赴港上市企业包括知行汽车科技、十月稻田集团、第四范式等174家企业 [7][8][9] - 名单中部分企业已上市,如美的集团、宁德时代、蜜雪冰城等 [9]
连南茶产业智慧化转型遇瓶颈 高校调研厘清三方诉求
中国发展网· 2025-07-17 21:22
中国发展网讯 在广东省"百千万工程"推动县域特色产业升级的背景下,一支受省级科技创新战略专项 资金("攀登计划")支持的青年团队,近日为连南茶产业智慧化转型注入科研动能。广州城市理工学 院"茶韵兴瑶"实践团深入清远连南瑶族自治县核心茶区,通过走访3镇5企、对话十余农户,精准锁定制 约山区茶园智慧管理的三大症结:地形制约效率、技术适配不足、成本难以承载。此次调研是"攀登计 划"引导高校资源下沉县域的实践缩影,为破解丘陵山区农业现代化共性难题提供实证基础。 调研揭示山区茶园智慧化转型三重挑战 校地协同机制赋能深度研究 为推进问题溯源与方案优化,政校企三方达成协同研究共识。县农业农村局将建立产业痛点动态反馈机 制,定期更新管理难题清单;本地龙头茶企纳入校企联合课题组,参与技术参数细化。"本次调研的价 值在于穿透现象厘清问题本质",县农推中心黄海军主任表示,"期待学界为破解山区农业转型困局建构 科学理论框架。"(曾蕴龄、李佳颖) 在连南瑶族自治县产茶区,地形复杂性显著制约茶园管理效能。茶农普遍反映,因山地梯田路径崎岖, 人工巡查耗时占全天劳作60%以上,夏季病虫害识别常滞后于最佳防治期。"往往发现虫害时,茶树已 受损 ...
第十四届财经峰会启幕 行业标杆大益茶斩获双奖
搜狐财经· 2025-07-17 18:19
今天,以"穿越变革浪潮,共筑经济韧性"为主题的CFS2025第十四届财经峰会暨2025新质生产力企业家 大会在上海启幕。作为中国经济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盛会之一,本届峰会汇聚了超过1200位商界、政界、 学界精英,围绕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度对话,并通过"致敬盛典"表彰在新 质生产力培育与社会责任实践中表现卓越的企业与企业家。 云南大益茶业集团董事长张亚峰受邀出席并发表主题演讲,同时荣膺"2025最具社会责任企业家奖";大 益茶获颁"2025(行业)影响力品牌奖",成为茶行业唯一获此殊荣的企业。 全球聚焦 新质生产力时代的中国经济新动能 自2012年设立以来,CFS财经峰会已举办十三载,每年吸引超2000万人次关注,成为洞察中国经济发展 趋势的重要窗口。 大益茶作为中国茶行业领军企业,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国内经济转型进入攻坚期的背景下,特别 关注本次会议中各行各业对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与思考,聚焦破解传统产业升级瓶颈、探索新兴产业 增长路径,为企业提供战略参考。 大益解读 茶产业的新质生产力实践路径 CFS财经峰会期间,大益集团董事长张亚峰在"新动力、新活力"环节发表主旨演讲。她表示,在 ...
【金融一线调研】从“看行业”到“看转型”:银行重构农企信贷逻辑
经济观察网· 2025-07-14 23:52
天马科技鳗鱼产业链布局 - 公司从饲料生产扩展至鳗鱼全产业链,形成"以鳗业为核心,以食品为新蓝海,以饲料为主基石"的战略定位,建有福建福清白鸽山、广东台山两大万亩产业基地及多地工厂化养殖基地 [3] - 自主研发鳗鲡开口饵料打破日本技术垄断,科技元素体现在养殖模式创新和饲料研发 [3] - 2024年营业总收入58.54亿元(同比降16.34%),扣非净利润985.3万元(同比增106.71%);2025年Q1营收14.96亿元(同比增9.88%),扣非净利润1596万元(同比增228.95%) [4] 金融机构对天马科技的支持 - 农行福建省分行授信从农业贷款扩大至4.17亿元,2024年签署10亿元战略合作协议,未来一年将提供10亿元信用额度支持四大板块协同发展 [2][4] 春伦集团茶产业科技转型 - 通过科技创新、数字化转型推动茉莉花茶产业升级,设立国家茶叶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拥有12项国家专利,与高校合作攻关标准化生产 [5] - 引入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构建"智慧茶园",传感器优化种植流程使产能提升30%以上,通过国际认证推行绿色制造并研发茶衍生品 [5] - "三茶"统筹策略包括:茶科技(大数据平台、电商直播)、茶文化(非遗工艺传承、年吸引游客50万人次)、茶产业(带动10万亩茶园,农户收入占比85%) [6] 金融机构对春伦集团的支持 - 广发银行福州分行2周内发放1000万元"科技贷",累计贷款达3000万元,支持企业"产学研展商"一体化综合体建设 [6] - 公司投资10亿元打造综合体项目,集成茶研中心、电商基地等,预计2025年底投产后年增产值15% [6]
新业态强势崛起 生产结构愈发清晰 我国茶产业逐步恢复稳健发展
茶产业整体发展情况 - 全国茶园种植面积达349.52万公顷,同比增加6.21万公顷,干毛茶总产量349.91万吨,同比增长4.78% [2] - 茶叶内销总额3257.55亿元,同比减少2.66%,主要因名优茶销量减少 [2] - 行业加速绿色低碳转型与技术集成示范推广,通过深挖多元化市场需求、优化产品服务供给、推进品牌升级实现稳健发展 [1] 消费市场变化与新增长点 - 名优茶呈现价平量调态势,茶品消费回归品饮属性,健康、养生、易调和、便携等特质受新一代消费者追捧 [2] - 新茶饮带动配方型袋泡茶快速增长,茉莉花茶为主的花茶类及花草茶、调和茶成为新亮点 [2] - 茶叶网上零售额约370亿元,同比增加6%,其中直播电商交易额突破150亿元,增加10%以上 [3] 渠道变革与营销创新 - 品牌专营店销售业绩均增15%以上,商超卖场依托自有品牌形成茶叶流通快速增长新通路 [3] - 骨干龙头企业加强新品推介与品牌宣传,打造多元"茶+"跨界混搭形式,借助短视频、直播电商等渠道拓展客群 [3] - 专业市场展示、集客功能弱化,销区市场承压较大 [3] 数字化转型与技术创新 - 陕西、湖北、云南等省区应用5G物联网监测墒情、气象指标,优化灌溉及病虫害防控策略 [4] - 福建运用遥感卫星监测茶树生长,浙江试点精准采摘机器人,云南研发高原山地离线分级采茶机器人 [4] - 河南、福建等8省利用区块链技术记录产销全链条数据,云南、福建建设数字化交易平台提升茶青交易效率 [4] 绿色发展与产业升级 - 福建建成全国首个农业碳汇交易平台,试点茶园碳票质押贷款,浙江完成全国首单茶园碳汇交易 [4] - 云南通过科学修剪、豆科间作复壮衰弱茶树,多家茶厂以风光供电抵消生产环节碳排放 [5] - 深加工技术推动传统茶叶种植园区向产业综合园区转变,形成高产值农业全产业链 [5] 资本运作与新型生产关系 - 云南成立国有资本控股企业联合民营茶企,广西通过茶园土地流转整合资金完善配套设施 [6] - 贵州允许茶园经营权分割登记吸引社会资本,"共享茶厂""茶保姆"等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在福建、浙江启动 [6] - 河南商超采用原产地直供模式实现价格透明化,江苏企业联动京东超市销售原产地春茶 [6]
36个精品新时代电气化村 “电”亮环“两山”引领区县域产业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2 07:13
电网建设与生态保护协调发展 - 南方电网广东惠州供电局在郭前村开展杆线布局优化和电力设施隐蔽化改造,实现电网建设与生态保护的有机统一,提升乡村风貌[1] - 广东电网在博罗县柏塘镇罗塘万亩茶园优化线路方案,预留观赏空间,提升旅游环境的"绿美"程度[2] - 惠州供电局下属企业惠电投公司对徐田村充电站进行外观改造,采用低饱和度颜色和活泼图案,增强观赏性[2][3] 电能替代推动产业升级 - 广东电网升级博罗县茶产业供电设施,优化网架结构,开展防雷改造和无人机巡线,保障稳定供电[4] - 电气化设备使茶叶生产效率提升3-4倍(从人力炒制3-4斤/天提升至13-15斤/天),推动产业标准化[4] - 广东电网通过"电能替代、电网升级、服务提质"组合拳,助力传统茶产业转型,形成"绿色致富路"[5] 绿色能源助力文旅发展 - 博罗县徐田村"全电民宿"融合光伏、储能和充电桩,年减碳34吨,外观无光伏设备痕迹[6] - 博罗供电局累计建成充电站72座、充电桩369条,实现17个镇街全覆盖[6] - 2024年广东电网投入13亿元建成362个新时代电气化村,计划年底前在环"两山"引领区打造2个电气化镇和60个电气化村[6][7]
茉莉花茶香满城--福建福州茉莉花茶产业复兴之路
福建省福州市是茉莉花茶的发源地。福州茉莉花茶一直是国家的外事礼茶。改革开放前,中国出口的茉 莉花茶均为福州市出产。但是,20世纪末21世纪初,受多重因素影响,福州茉莉花茶在市场上一度 被"边缘化"--茉莉花种植面积不断萎缩、生产效益持续下滑。最低谷时,茉莉花种植面积从原来的6600 多公顷减少到不足3400公顷,茉莉花茶企业从1000多家锐减到20多家。 面对行业发展断崖式下滑,福州市政府发起复兴茉莉花茶"保卫战"。 鲜花"保卫战""闽江边口是奴家,君若闲时来吃茶。土墙木扇青瓦屋,门前一田茉莉花。"一首福州民 谣,道出闽江之滨、乌龙江畔是茉莉花的传统种植区域。这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加之冲积平原土壤 肥沃,在昼夜温差的作用下,福州茉莉花的花期得以延长,花蕾尤为硕大。因而,以福州本地茉莉花为 原料制成的茉莉花茶,有着独特的"冰糖甜"口感。 近年来,由于城市扩建,大量土地被征用,加上种植茉莉花效益不高,花农的种植积极性锐减,原有的 茉莉花种植基地大部分消失。但是,更大的压力来自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大红袍、普洱茶等茶类异军 突起,跨国茶企进入国内市场。此外,自身品质管理、品牌建设等方面存在的短板,导致福州茉莉花茶 ...
特产开出隐藏款
经济日报· 2025-07-12 06:14
铜仁抹茶产业 - 中国是全球最大抹茶生产国,其中贵州铜仁产量占全国25% [2] - 贵茶集团2023年累计出口抹茶超200吨,建有全球最大抹茶单体精制车间 [2] - 铜仁抹茶采用20天遮阴覆盖工艺提升叶绿素含量,经12道工序加工 [2] - 产业带动超10万茶农就业,辐射30多家碾茶企业,2026年目标产值17亿元 [3] - 开发抹茶拿铁、玫瑰抹茶等创新产品,举办梵净山抹茶大会推动茶旅融合 [3] 临朐鹅肝产业 - 山东临朐鹅肝产量占国内70%、全球20%,年产量5000吨产值80亿元 [5] - 形成从种源到加工的完整产业链,拥有超100家加工及配套企业 [5] - 创新推出红酒蓝莓鹅肝等深加工产品,实现产业由生到熟的转型 [5] - 2023年引进1260羽法国祖代朗德鹅种苗,创国内最大规模引种纪录 [6] 郴州鱼子酱产业 - 全球60%鱼子酱产自中国,东江湖冷水资源适合鲟鱼养殖 [7][8] - 采用10万级无菌车间加工,控制温度13℃以下湿度50%-60% [8] - 预计2030年中国鱼子酱消费量将达100吨,目前供不应求 [9] - 开发鱼子酱冰棍、护肤品等衍生品,正拓展国际市场 [9] 其他新兴特产 - 云南牛油果、黑龙江蔓越莓、吉林帝王蟹等"洋特产"本土化成功 [9]
中国茶香飘海外背后:金砖峰会 “人货场” 逻辑驱动文化出海新实践
财经网· 2025-07-11 14:19
文化出海与品牌升级 - 《哪吒2》全球总票房突破159亿,Labubu在海外市场引发"一娃难求"现象,显示中国企业正通过文化理念而非传统贸易路径出海 [1] - 小罐茶成为2025年金砖国家峰会"官方唯一指定用茶",通过"人、货、场"重构中国茶全球化叙事 [1][4] - "茶枝纹"设计融合传统"缠枝纹"与现代美学,成为国际峰会上的文化符号,促进东方美学全球传播 [5][6] 产品与市场策略 - 小罐茶推出原叶茶与无糖即饮茶双产品线,即饮茶从上市到售罄仅用1个月,MAT 2024年线上茶饮市场规模同比增长18% [7] - 2023年中国无糖茶饮市场规模达401.6亿元,同比增长101.2%,小罐茶通过即饮茶切入健康便捷消费趋势 [7] - 为国际嘉宾提供传统冲泡、现代闷泡、即饮三种品饮方式,实现从高端场景到大众市场的覆盖 [8][9] 产业创新与国际合作 - 公司建立行业首家4.0智能工厂,形成"8+1"产业链布局,2024年6月推出"敢保真"战略并开放135项制茶工艺专利 [11] - 专利开源计划与金砖峰会"开放包容、合作共赢"原则契合,推动茶产业透明化发展 [11] - 连续四年参与博鳌亚洲论坛,通过茶百戏、茶饮盲盒等形式创新茶文化体验 [13] 国际舞台影响力 - 2025年金砖峰会聚焦数字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公司借势提升国际站位并反哺会议理念 [12] - 在全球外交官中国文化之夜、世界青年发展论坛等场合推动"茶外交",加速年轻化渗透 [13][14] - 通过移动茶饮车、创意特调茶饮等形式打破文化边界,形成"高端场景+全球化受众"品牌绑定 [12][13]
“茶鱼饭后”的金融账:信贷探索有效风险补偿机制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11 13:57
天马科技集团就成长自这片土地。近年来,天马科技集团以鳗鱼产业为核心,立足特种水产业,同时深 耕畜牧业、在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同时,开拓食品新领域。在自身创业与多方支持下,天马科技 集团走出了一条现代农业、渔业产业升级的发展道路。 "我们从事海洋经济、特别是鳗鱼行业30多年。特别是,全程参与、见证中国的特种水产饲料业从无到 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逐步拥有了今天这样的企业影响力。"在水产饲料生产车间,天马科技集团 产业办主任黄加龙对记者介绍道。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杨希 福清、福州报道 六月的福清热情似火。福建天马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天马科技集团)的智慧养殖基地,大量鳗 鱼苗正在这里被悉心养殖和培育。 福建福清市是中国鳗鱼之乡,港湾水域的自然资源得天独厚,仅鳗鱼年养殖量就高达1.5万多吨。近年 来,福清市的鳗鱼产业已经从养殖延伸到了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加速形成鳗鱼产业集群,鳗鱼产品 热销东南亚、欧美等国家和地区。 无独有偶。在福州市,深耕茶产业30余年的福建春伦集团也正将产业布局由单一化推向系列化、多元 化。 福建春伦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春伦集团)成立于1985年,致力于福州茉莉花茶的研究、开发、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