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业务转型
搜索文档
海南华铁37亿大单蒸发谜团待解 股价异动牛散精准出没证监会立案
长江商报· 2025-10-20 07:38
证监会立案调查 - 公司于10月16日收到证监会《立案告知书》,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调查 [1][3] - 市场普遍认为立案调查与公司此前36.9亿元算力大单终止事件直接相关 [1][3] 36.9亿元算力订单详情 - 2025年3月4日,公司全资子公司与杭州X公司签署算力服务协议,合同总金额36.9亿元,服务期5年 [1][3] - 该合同预计平均每年为公司带来约7亿元的营业收入 [1][3] - 合同约定,若因客户原因导致协议终止,公司有权要求支付总金额20%的违约金,即7.38亿元 [4][5] - 2025年9月30日,公司主动公告终止该订单,但未说明具体原因 [1][5] 订单相关未解谜团 - 市场对订单真实性提出质疑,包括未披露定金约束、GPU型号、算力规模及交付时间表等核心商业条款 [6] - 客户“X公司”身份神秘,公司以涉及商业秘密为由进行豁免披露,市场曾猜测其为阿里巴巴 [3][6] - 公司主动放弃7.38亿元违约金的原因未向市场解释 [5][6] 股价异常波动与牛散交易 - 2025年1月至3月4日公告前,公司股价从低点4.77元/股大幅上涨至11.03元/股,期间出现连续涨停 [8] - 股价大涨期间,日成交额从1亿—4亿元激增至超40亿元,换手率从不超过4%升至超20% [8] - 知名牛散章建平在一季度突击买入8420万股,成为第三大股东,持股比例4.23% [9] - 牛散毛金明、毛英俊也在一季度进入前十大股东,分别持股5353.73万股和1114.6万股 [10] - 半年报显示,上述三名牛散均已从公司前十大股东名单中消失 [11] 公司转型与当前状况 - 公司前身为华铁应急,原主营设备租赁业务,2024年控股权转让给海南省国资委后向算力领域转型 [11][12] - 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累计签订算力服务金额66.7亿元,完成资产交付超9亿元,截至6月底交付算力资产超14亿元 [12] - 2024年公司算力设备服务收入为1200.52万元,2025年半年报未单独披露此项收入 [13] - 前实际控制人兼总经理胡丹锋及控股股东宣布增持计划,但公司股价在订单终止及立案调查后持续下跌,10月17日收报7.09元/股,单日下跌6.96% [2][13][14]
客户爽约就能获巨额赔偿,自家却主动取消合同,海南华铁在玩什么?
第一财经· 2025-10-08 20:07
合同终止事件概述 - 海南华铁主动终止与杭州X公司为期五年、总金额高达36.9亿元的算力服务协议 [1][2] - 该协议自签订以来七个月内处于零交付、零成本、零履行的状态,未对公司当期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现金流量产生任何实质性影响 [2][3] - 合同终止后,上海证券交易所向公司发出监管函,要求就重大合同终止事项明确监管要求 [3] 合同细节与市场影响 - 该算力服务协议预计总金额36.9亿元,相当于海南华铁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8.05亿元的1.32倍,预计每年将带来约7亿元收入 [2] - 合同信息披露后,公司股价从今年1月的低点4.76元飙升至3月的13.25元,区间涨幅近3倍 [2] - 协议终止前,公司股东及重要投资者如牛散章建平已进行减持,其持股比例从3月底的4.23%降至5月13日的3.58%,并在半年报中从前十大股东名单中消失 [3] 协议性质与客户疑点 - 行业分析认为该协议本质为框架协议,缺乏刚性履约义务,未设定预付款机制,也未明确GPU型号、算力规模、交付时间表等核心商业条款 [5] - 客户杭州X公司的具体身份信息因涉及商业秘密被豁免披露,公司仅称其依法存续且经营正常,具备良好的资信情况和履约能力 [5] - 尽管原协议约定若X公司擅自解约需支付合同总金额20%的违约金,但海南华铁此次主动解约并未提及任何违约金诉求 [1][4] 公司业务背景与转型压力 - 海南华铁以建筑设备租赁起家,核心业务包括高空作业平台租赁等,近年来主业呈现增收不增利态势 [6] - 公司营业收入从2021年的26.07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51.71亿元,但同期净利润波动较大,2024年净利润为6.05亿元,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为3.41亿元,同比增速仅为1.85% [6] - 算力业务被视为公司转型关键,公司设立数智科技事业部,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交付算力资产超14亿元,截至3月累计签订算力服务合同金额66.7亿元 [6][7] - 除终止的37亿元订单外,公司此前还签订过20.18亿元、2.35亿元、2.28亿元等多笔算力订单,理论上仍有20多亿元算力订单待履行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