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精神分裂症治疗
icon
搜索文档
新型磁刺激治疗方案有助改善精神分裂症症状
科技日报· 2025-10-24 09:12
研究核心发现 - 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韩云毅博士团队发现个体化加速间歇性θ波刺激新方法能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1] - 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神经调控期刊《脑刺激》[1] 临床问题与现状 - 精神分裂症阴性症状包括情感平淡、社交退缩、意志力缺乏和言语贫乏,常被患者及家属忽视[1] - 现有药物治疗对阳性症状疗效较好,但对阴性症状无显著作用[1] - 经颅磁刺激等非侵入性神经调控技术已用于阴性症状治疗,但常规靶点和刺激方式存在短板需优化[1] 研究方法与设计 - 研究在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支持下,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合作进行[1] - 研究采用随机对照双盲设计,共纳入80名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 - 患者被随机分为真刺激组和伪刺激组,真刺激组接受为期10天的个体化加速间歇性θ波刺激治疗,每天刺激4次,每次1800个脉冲[1] 治疗效果数据 - 治疗后第4周,真刺激组阴性症状显著减轻,效果明显优于伪刺激组[2] - 真刺激组响应率77.5%,伪刺激组响应率17.5%[2] - 真刺激组阴性症状评分比伪刺激组平均值降低4.10分,效应量达到0.83,属中等至高度治疗效果[2] - 疗效在3个月随访期间仍然显著[2] 神经机制变化 - 真刺激组患者治疗后左侧颞中回神经活动降幅显著,且中脑与颞中回之间的功能连接相对减弱[2] - 这些神经活动变化与阴性症状的改善密切相关[2] 未来研究计划 - 下一步计划开展更大样本量的多中心临床研究,以进一步验证iTBS治疗参数的最优组合[2]
聚焦世界精神卫生日|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刘登堂:依从性差是精神分裂症治疗拦路虎,长效针剂成主流治疗方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0 17:07
疾病负担与治疗挑战 - 全球精神分裂症患者约2400万,中国患者数量超800万[1] - 约80%患者在16岁至35岁发病,严重影响其社会功能[2] - 精神分裂症被认为是导致精神残疾的首要疾病[2] - 患者治疗中断率达75%,出院后1年内复发率达77%,2年内复发率攀升至90%[3] - 每次复发直接医疗成本激增4倍[3] 治疗现状与核心问题 - 精神分裂症治疗以药物为主,治疗依从性差是最大困扰[1][2] - 患者常出现漏服、藏匿药物行为,即使住院期间也难以完全监管[2] - 中断治疗导致原有效药物可能失效,治疗缓解时间明显延长,再住院次数增加[2] 长效针剂解决方案 - 长效针剂通过改变剂型降低用药频率,成为提升治疗依从性的重要变化[1][4] - 2025版《中国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明确强调长效针剂的临床价值,建议早期启用[4] - 国内已获批长效针剂包括绿叶制药的利培酮微球、强生的棕榈帕利哌酮酯注射液、丽珠医药的注射用阿立哌唑微球[4] - 部分首次治疗阶段使用长效针剂的患者未观察到病情复发,社会化功能未受影响[4] 市场潜力与行业趋势 - 抗精神分裂症长效针剂在欧美地区平均使用率达25%至30%,而中国临床使用率尚不足5%[5] - 长效针剂临床使用率正逐步提升,相关药物研发水平持续提高[5] - 此类药物陆续被纳入医保范畴,上海等多地推出政府补贴政策为患者提供免费用药支持[5]
Teva Pharmaceutical Industries (NYSE:TEVA) Update / Briefing Transcript
2025-09-23 00:02
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 公司为梯瓦制药工业公司 (Teva Pharmaceutical Industries) [1] * 行业为制药行业 专注于神经科学领域 特别是精神分裂症治疗药物 [3] 核心观点和论据 关于在研药物Elanzapin LAI (TEV-749) * 药物为皮下注射的长效艾氮平制剂 旨在治疗精神分裂症 [5] * 核心优势在于其创新配方可避免现有注射剂存在的注射后谵妄镇静综合征风险 [5][6] * 临床前体外研究显示 新配方在血清中释放缓慢且持续 而现有LAI配方会迅速溶解 [6][7] * 关键Solaris三期研究数据显示 在所有三种剂量下均显示出统计学和临床意义上显著的疗效 [8] * 安全性方面 在整个项目约4000次皮下注射中未观察到任何PDSS事件 [8][26] * 长期安全性数据显示药物耐受性良好 超过48周的研究中进行了3400多次注射且无PDSS [17][29] * 副作用方面 观察到体重增加 48周内平均增加5.6公斤 与口服艾氮平的数据一致 被认为是可监测和管理的 [17][45] * 因注射部位反应 体重及代谢异常 镇静而中止治疗的患者比例均低于1% [18] 关于市场机会与商业前景 * 公司计划建立最佳的长效注射剂产品组合 包括Uzeti和Elanzapin LAI两款药物 [10] * 精神分裂症治疗领域存在高度未满足的需求 80%的患者在治疗头五年内尽管接受治疗仍会多次复发 [4][5] * 市场机会显著 美国和欧盟有大量接受治疗的患者 且欧盟对LAI的接受度更高 [12] * 预计70-80%的患者可能适合使用Uzeti或Elanzapin LAI中的一种 [70] * 公司对LAI产品组合的峰值收入预期在15亿至20亿美元之间 [51] * 欧洲市场可能对Elanzapin LAI有更快的接纳 因其口服艾氮平使用基础较高且LAI使用更普遍 [52][69] * 美国市场需要推动医生在治疗路径中更早使用LAI的行为转变 [52][59] 关于监管申报与审批 * 公司自2016年起就与FDA就该配方进行互动 并进行了富有成效的讨论 [26][75] * 公司已从Uzeti的申报中吸取经验 在Elanzapin LAI研究中采取了额外监测等措施以确保数据质量 [74] * 公司对申报资料充满信心 认为临床前和临床数据的总和支持获得一个有利的 可能不含PDSS黑框警告的标签 [26][75][79] 关于患者旅程与药物定位 * 精神分裂症患者从首次出现症状到开始治疗平均需要8.5年 [12] * Elanzapin LAI的目标患者群体包括 目前使用口服艾氮平但控制不佳的患者 使用其他LAI但仍残留阳性症状的患者 以及因缺乏LAI剂型而未尝试过艾氮平的患者 [29][31] * 与Uzeti相比 Elanzapin LAI被认为对表现为激越或攻击性的患者特别有吸引力 [11] * 该药物的皮下注射剂型 无需口服重叠治疗 无需负荷剂量等特点使其易于使用 [32] 其他重要内容 关于现有产品与研发管线 * 公司拥有强大的神经科学产品传承 包括已上市的Copaxone Azilect Ajovy等药物 [3] * 公司已提交Uzeti用于双相情感障碍的申请 并视其为Elanzapin LAI未来潜在的生命周期管理方向 [27] 关于潜在影响 * 长效注射剂在预防复发和住院方面优于所有口服抗精神病药物 预计Elanzapin LAI将有助于降低医疗成本 [47] 关于专家观点 * 主要研究者Professor Christoph Correll认为该药物是精神分裂症治疗的一个里程碑 并预测其市场接纳速度将比Uzeti更快 [16][61]
新型纳米抗体有望用于治疗精神分裂症
财联社· 2025-07-27 16:29
新型纳米抗体治疗精神分裂症 -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与国际团队合作设计出一种可注射给药且副作用较少的新型纳米抗体 为治疗精神分裂症开辟新途径 [1] - 该纳米抗体源自大羊驼抗体 研究成果已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1] 现有治疗方法的局限性 - 现有精神分裂症治疗方法可缓解某些症状 但对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的认知障碍作用有限 [1] 新型纳米抗体的作用机制 - 新型纳米抗体能够特异性地激活参与调节神经元活动的谷氨酸受体 该受体是大脑中与精神分裂症有关的关键受体 [1] - 纳米抗体可通过静脉或肌肉注射等外周注射方式给药 具有可生物降解、副作用较少的特点 [1] 临床前研究结果 - 药效已在两个动物模型中得到验证 注射抗体后认知障碍小鼠的认知能力明显改善 [1] - 疗效持续超过一周 [1] 未来研究方向 - 接下来需要进行临床研究来验证这种治疗方式的有效性 [1] - 类似疗法或可扩展到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