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培酮微球

搜索文档
聚焦世界精神卫生日|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刘登堂:依从性差是精神分裂症治疗拦路虎,长效针剂成主流治疗方向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0 17:07
每经记者|林姿辰 每经编辑|董兴生 2025年10月10日是第34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的活动主题背后,是我国精神卫生 领域面临的日益严峻的挑战。 数据显示,我国精神分裂症患者因依从性不高治疗中断率达75%,出院后1年内复发率达77%,2年内攀 升至90%,每次复发直接医疗成本激增4倍。 因此,如何避免患者漏服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是改善患者功能预后的关键环节。 最新指南强调长效针剂作用,而目前临床使用率尚不足5% 今年9月12日,《中国精神分裂症防治指南(2025版)》正式发布,是近10年来首次更新。作为该版指 南的副主编,刘登堂表示,这次更新有两个核心变化,一是撰写方式从传统"教科书或综述式",转 向"临床问题+推荐意见+循证证据导向";二是在维持治疗部分,明确强调了抗精神病药物长效针剂的 临床使用价值,建议在尊重患者意愿的情况下,早期启用长效针剂。 长效针剂对比口服药物,成分一致、剂型不同,能显著降低患者用药频率,提升治疗依从性。据记者梳 理,目前国内已有几款长效针剂获批,比如绿叶制药的利培酮微球、强生的棕榈帕利哌酮酯注射液等。 获批时间最近的,则是丽珠医药研发的注射用阿立哌唑微球, ...
圣兆药物20250520
2025-05-20 23:24
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圣兆药物、吉林敖东、海正药业、澳亚生物、石药、齐鲁、常州精远、恒瑞、科伦、丽珠、博恩特、南京青浦 - 行业:医药行业、复杂注射剂领域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圣兆药物业务模式与产品布局 - 业务模式以委托生产加自主生产为主,依托 MAH 制度,有吉林敖东、海正药业和澳亚生物三个委托生产基地[2][3] - 拥有六大技术平台和 26 个在研管线,涵盖恶性肿瘤、精神分裂症等多种适应症[3] - 盐酸多柔比星脂质体已获批上市,在 2024 年 12 月第十批集采中标第二顺位,中标价 109.96 元,主要供应八个省份,预计 2025 年上量较快,有望替代表柔比星和吡柔比星[3][15] - 利培酮微球 2025 年 3 月首仿获批,目前正在确定销售方,暂不会进入集采,正在进行医保申报工作[3][19] - 布比卡因脂质体是全球唯一长效镇痛药物,竞争格局好,离集采远,预计未来需求量增长,公司计划扩大产能并进行 GMP 认证[3][21] 核心技术团队优势 - 核心技术团队由 90 多名研发人员组成,硕博比例达 75%,包括多位曾担任 CDE 新药审评专家的核心骨干,是国内创新制剂领域技术实力最强、专注度最高的团队之一[2][5] 复杂注射剂领域情况 - 研发难度大,涉及工艺、原料药和质量控制等多环节,跨国药企产品专利到期后国内仍少有企业能仿制,但临床周期相对较快,市场规模巨大,如布比卡因 V0、量子 V0 国内销售额均超 50 亿人民币[2][6] - 没有专利悬崖,即便专利到期,因制剂壁垒高、仿制难度大,仍能保持较高销售额,微球类产品竞争格局良好[9][10] 公司未来发展计划 - 致力于成为创新制剂领域领军企业,推动产品国际化布局,实现全球化发展目标[14] - 今明两年财务报表将显著变化,资本规划将在未来几个月到一年内逐步明朗[26]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北交所市场 2025 年 5 月创下历史新高,最高点达 1479 点,开源证券发布相关报告强调北交所重估趋势[7] - 2025 年研发费用预计下降至五六千万左右,2024 年因多个产品集中临床试验,研发费用接近 1.5 亿元[28] - 公司上市失败可能与窗口期有关,今年重点布局销售渠道,改善现金流,靶向制剂和利培酮销售 2026 年开始确认收入[28][29] - 公司通过自主研发实现原料、辅料及包材国产化,大幅降低生产成本[35] - 公司在开发产品过程中形成 100 余项专利,为未来开发新产品和改良型新药奠定基础[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