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细胞外基质ECM
icon
搜索文档
华熙生物回应争议:透明质酸业务并未承压 重组胶原蛋白尚需验证
证券时报网· 2025-06-09 16:55
重组胶原蛋白争议 - 公司质疑资本市场对重组胶原蛋白的热捧偏离科学逻辑,认为误导性认知会影响行业经营环境和资源配置[1] - 指出重组胶原蛋白仅是胶原蛋白研究中很小的分支,蛋白质组学制高点仍掌握在科研机构而非化妆品公司[1] - 强调国际上尚无重组胶原蛋白医美三类械证书获批,产业成熟度远低于透明质酸(2024年中国透明质酸出口161吨vs重组胶原蛋白不足20公斤)[2] 透明质酸业务现状 - 公司透明质酸业务年增幅超10%,医药级和海外出口业务增速超20%,与市场传言承压不符[3] - 拥有11张医美三类医疗器械证,基于ECM衰老干预技术已建立竞争壁垒[3] - 活性物和医美业务营收均达十几亿规模,净利率保持在50%左右[3] 业绩下滑原因 - 消费品业务下滑及资产减值导致亏损,而非透明质酸业务承压[4] - 指出近期业绩良好企业多因电商运营能力强,重组胶原蛋白赛道中也有大量亏损企业[4] 学术标准争议 - 强调重组胶原蛋白需满足特征氨基酸序列和三螺旋结构两大标准,当前多数概念产品无法实现[4] - 认为重组胶原蛋白在护肤品中添加比例极低,难以成为关键技术支撑[5] - 指出ECM(含透明质酸、胶原蛋白、弹性蛋白)才是全球科研重点,过分强调重组胶原蛋白分支不符合科研趋势[6] 行业生态建设 - 反对学术名称滥用和标准疏漏,认为会扭曲资源配置[7] - 批评网络平台压制真实评价和学术探讨的现象[7] - 呼吁行业遵循科学发展规律,避免制造"神话"式发展预期[7] 资本市场沟通 - 指出分析师缺乏生物学背景导致将透明质酸与胶原蛋白错误归类为竞争赛道[8] - 认为资本市场追求新题材的特性与科研转化复杂性存在根本矛盾[8] 检测验证目的 - 希望通过检测验证产品功效安全性和添加标准真实性[9] - 倡导多方参与检测标准讨论以提升行业认知和辨识能力[9] - 强调举措旨在改善生态环境而非短期市场竞争[9]
华熙生物:目前重组胶原主要需通过注射才有效果,涂抹类产品效果不可一概而论
财经网· 2025-05-20 14:18
行业倡议 - 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与中国整形美容协会联合发布医美和美妆行业健康生态倡议书 提出五大倡议方向:科学理性 科普认知 包容创新 诚信宣传 行业自律 [1] - 倡议要求以临床数据和国际研究共识为产品功效背书 抵制虚假宣传 组建行业自律联盟对不文明行为进行评议公示 [1] 技术路线争议 - 华熙生物公开质疑部分研报中"胶原蛋白强于玻尿酸"的结论 认为这类误导性结论与"玻尿酸过时论"形成舆论共振 损害中国透明质酸产业基础 [2] - 公司澄清对重组胶原蛋白的质疑主要针对涂抹类护肤品功效夸大 强调注射类三类械证产品才有效果 其投资的重组胶原企业产品为骨科注射类 [2] 产品功效定位 - 华熙生物旗下夸迪修复贴为二类医疗器械 按监管要求不应具有药理或代谢作用 功效限于创面保护而非组织反应 [3] - 公司战略仍以透明质酸合成生物技术为核心 向糖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延伸 认为细胞外基质ECM才是兼容多种物质的关键研究方向 [3] 科研证据评估 - 华熙生物指出当前科研证据显示重组胶原蛋白在抗衰老机制中未达透明质酸的作用等级 因此未将其作为消费品主流技术路线宣传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