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结构性看多
icon
搜索文档
地王频现,百强房企拿地金额增长34%
凤凰网· 2025-08-02 09:04
土地市场表现 - 7月热点城市土拍热度持续升温,多地刷新单价地王纪录,上海徐汇衡复风貌区地块以20万元/平方米楼面价创全国涉宅用地新高,苏州园区双湖地块(6.52万元/平方米)和深圳前海桂湾宅地(84180元/平方米)分别成为省内及深圳地王 [2] - 1-7月TOP100房企拿地总额5783亿元,同比增长34.3%,300城住宅用地出让金同比增25%,房企集中争夺一二线核心城市优质地块,体现"确定性优先"策略 [2] - 土拍市场呈现结构性分化,TOP10城市宅地出让金占全国52%,北上深、杭州、成都等核心城市受房企聚焦,央企/国企为拿地主力,民企仅补充重点区域土储 [3] 住宅价格分化特征 - 7月百城新建住宅均价16877元/平方米环比涨0.18%,核心城市优质改善项目带动结构性上涨,而二手住宅均价13585元/平方米环比跌0.77%(跌幅扩大0.02个百分点),同比降7.32%,"以价换量"成主流 [4] - 新房热销项目集中于核心城市中高端改善盘及符合"好房子"标准产品(低密/智能化/高得房率),与二手房形成代际差异 [5] 市场趋势与预期 - 土拍热度向楼市传导有限,当前房企信心恢复属结构性现象,购房者信心重建需经济复苏/政策协同/市场出清共同推动 [6] - 行业未来将更注重"质"的提升而非"量"的扩张,核心城市核心区新房已企稳,但市场分化将持续 [6]
一线城市土地市场升温,房企激战“蚁型地块”,楼面价屡创新高
搜狐财经· 2025-07-31 16:34
核心观点 - 国内楼市在"蚁型地块"推动下呈现热潮 这类地块面积小 总价可控 位置优越 具有开发灵活和资金快速回笼优势 正成为房企新宠 [1] - 核心城市优质地块竞拍热度高涨 主要得益于加快优质地块供应策略 地块多位于城市核心区 配套成熟 低容积率 为房企提供打造高品质住宅机会 [1] - 土地市场升温传递积极信号 高地价促使开发企业提高项目开发质量和设计标准 有利于打造高品质住宅产品 带动改善型住房需求释放 同时提振居民购房信心 对房价形成支撑 [5] 土地市场表现 - 上海2025年第六批次集中供地8宗地块中有7宗溢价成交 徐家汇地块溢价率22.38% 成交楼面价20.03万元/平方米 刷新全国楼面价纪录 [1] - 深圳前海T201-0232宗地经过158轮竞逐 招商蛇口以总价21.55亿元竞得 溢价率86.1% 楼面价约8.4万元/平方米 刷新深圳涉宅用地楼面价纪录 [1] - 上半年全国300城住宅用地推出规划建筑面积同比下降 但土地出让金同比增长 平均溢价率提升 一线及二线城市土地出让金增长均超40% 三四线城市继续小幅回落 [4] 企业投资策略 - 央企 国企是拿地主力军 TOP10拿地企业中有8家为央国企 包括混合所有制企业 部分优质民企如滨江集团保持投资力度 [2] - 房企采取"结构性看多"策略 投资重点放在北上深 杭州 成都等核心城市 以保持聚焦深耕和精准投资 [1] - "蚁型地块"成为新形势下房企投资策略理性选择 位于城市中心区域 开发周期短 资金周转快 可迅速回笼资金 符合开发商确定性业绩导向 即快速开发 快速销售 快速回款 [4] 市场趋势展望 - "蚁型地块"密集成交反映房企对核心城市长期信心 可能成为推动楼市逐渐回暖重要力量 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改善型需求购买力依然强劲 [2] - 高地价带来结构性温热而非全面炙热 尽管高价拿地背后房企对房价预期提升 但当前楼市房价走势仍呈下降态势 只是同比降幅已整体收窄 [4] - 楼市整体回暖趋势逐渐明朗 但结构性分化持续 差异化竞争成为常态 购房者更加理性 高品质住宅需求越来越高 房企需在产品打造 服务提升方面下功夫匹配价格预期和实现有效去化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