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收益思维

搜索文档
创新药迎投资元年!如何穿越周期迷雾?两大绩优基金经理最新研判
券商中国· 2025-06-30 17:58
创新药投资机会 - 创新药赛道进入"大病种赛道+临床数据验证+全球化竞争"三维筛选时代,2025年有望成为收入放量、盈利突破、估值抬升的元年[4] - 2025年将是中国创新药行业的"三个元年":收入放量元年(80%的A股和港股创新药公司迎来产品收入放量期)、盈利跨越元年(2025-2028年大批企业同步进入盈利周期)、估值抬升元年(商业保险推进是核心变量)[5] - 重点布局四大方向:双抗(中国首款双抗获批,多款产品进入临床三期或获海外高额授权)、ADC(全球新一代ADC在研国产占比领先)、靶向药(2030年中国靶向+免疫治疗预计占比85.8%)、自身免疫病(与癌症并列最大创新药细分方向)[8] - 肾病创新药公司云顶新耀自2022年四季度以来涨幅超7倍,在平安核心优势基金中个股仓位超8%[8] - AI与药物研发的高关联性将显著提升制药行业效率,尤其利好CXO领域[9] 基金经理周思聪的投资策略 - 医药投资三大筛选标准:聚焦大市场空间(如肿瘤、代谢疾病)、优选竞争格局清晰赛道(3年内无竞品或临床进度全球前三)、锁定临床数据最优产品[10] - 创新药投资核心是概率判断,需通过深度研究降低风险,"从0到1"阶段公司股价弹性更大[9] 基金经理吴清宇的投资策略 - 践行"绝对收益思维",采用GARP策略(合理价格增长策略)平衡估值与成长的性价比[12] - 不刻意控制回撤,关注公司长期价值,敢于在市场左侧布局[13] - 善于通过制造业非线性发展引发的供需错配捕捉结构性机会(如2020年疫情医疗、2021年新能源汽车、2022年欧洲光伏、2023年AI服务器等)[15] - 行业选择以成长板块为主线,优选价值边际突出的成长行业,遵循"同估值选增速、同增速选估值"原则[15] - 持仓集中度高,认为扎实研究可化解持仓集中风险并获取更高超额收益[17] 吴清宇看好的投资方向 - 重点关注三大领域:国内算力需求提升(服务器升级、字节跳动等厂商增加资本开支)、"AI新硬件"(AI大模型与下游硬件结合)、汽车智能化(国内整车厂市场份额提升)[19] - 深耕大制造领域,关注中国制造业特有的"需求爆发—产能供不应求—产能集中投建—供过于求"周期轮回[18]
信达澳亚基金吴清宇:穿越周期迷雾 以合理估值锚定确定性成长
证券时报· 2025-06-30 02:03
基金经理业绩表现 - 信达澳亚基金基金经理吴清宇管理的信澳景气优选、信澳优势产业等基金近一年业绩位居同类前列 [1] - 吴清宇在管基金净值于2025年2月实现历史新高,长期均实现正收益 [3] 投资理念与策略 - 吴清宇秉持"绝对收益思维",强调以低估或合理估值买入优质资产,与GARP策略高度契合 [2] - 通过产业前瞻锁定高成长赛道,动态估值管理获取长期回报,不刻意控制回撤,专注公司长期价值 [1][3] - 采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结合方法,优选价值边际突出的成长行业,避免追逐热点 [4] 行业与选股方法 - 善于捕捉制造业非线性发展引发的供需错配机会,如2020年医疗产业链、2021年新能源汽车、2022年欧洲光伏、2023年AI服务器/光模块、2024年AI手机终端等 [4] - 选股遵循"同估值选增速、同增速选估值"原则,未来2-3年高成长行业中优选业绩增速快于同行且估值匹配的标的 [4] - 高频扫描市场动态,估值偏离时果断止盈,发现更高性价比标的及时调仓,注重深度实地调研 [5] 持仓风格 - 近年来不断提高持仓集中度,通过精准选股获取超额收益,扎实研究可化解集中持仓风险 [6] - 若研究发现A公司明显优于B/C公司则满仓持有A,否则选择均衡配置 [6] 市场展望与重点布局 - 基于DDM模型,看好全球流动性宽松周期叠加国内政策支撑下的震荡上行市场 [7] - 重点关注中国制造业产能周期规律,把握需求端与产能端的动态匹配关系 [7] - 当前重点布局AI算力、电子、通信、汽车等大制造领域,未来三大方向:国内算力需求提升、AI大模型驱动的硬件创新、汽车智能化带来的整车厂份额提升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