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化学技术
搜索文档
药石科技:公司在MNC客户拓展方面取得显著进展
证券日报网· 2025-10-31 17:11
证券日报网讯药石科技(300725)10月31日发布公告,在公司回答调研者提问时表示,公司在MNC客 户拓展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前三个季度来自MNC的收入5.14亿元,同比增长68%,营收占比提升至 36%。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以下几方面:1)全球化团队建设:欧洲业务发展(BD)团队已组建5人规模, 北美、日韩团队同步扩容,"铁三角"服务模式日益成熟;2)合作模式升级:从早期的分子砌块供应,逐 步延伸至临床后期及商业化项目(如ADCLinker-Payload、GMP中间体),并开展多个FTE合作,客户粘性 持续增强;3)技术赋能:通过AI辅助设计、连续流工艺等创新技术有效缩短研发周期,独特的绿色化学 技术进一步巩固差异化优势;4)品牌建设:成功举办第二届绿色化学论坛,强化了公司在可持续发展、 化学技术创新方面的品牌形象。公司503车间于今年2月份启用,新增产能190m,目前处于产能爬坡阶 段。预计到2026年,其产能利用率可达到现有成熟车间的水平。此外,随着连续流技术等先进工艺应用 范围的不断扩大,现有产能的使用效率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 ...
研判2025!中国对氯甲苯行业产业链、进出口贸易情况及重点企业分析:国内产能跃升替代进口致对氯甲苯进口额锐减 [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23 09:40
行业概述 - 对氯甲苯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C7H7Cl,分子量126.58,常温下为无色透明液体,具有特殊刺激性气味,不溶于水但可溶于有机溶剂,熔点6-8℃,沸点162℃,闪点60℃,易燃有毒 [2] - 按化学结构分类,对氯甲苯既属于芳烃类化合物又属于卤代芳烃 [2] - 对氯甲苯是农药、医药、染料等行业的关键中间体 [4] 行业发展历程 - 20世纪70年代至2005年为起步阶段,国内生产技术落后,主要依赖进口,2005年产能仅约5万吨/年,产量约4.5万吨,生产工艺以甲苯直接氯化法为主,对氯甲苯产率仅35%-45% [4] - 2005年至2010年为快速扩张阶段,产能从5万吨/年增至13万吨/年,年均增长率达60%,成为全球最大生产国,技术突破提升产率降低成本,2010年国内消费量达13万吨 [4] - 2010年至2015年为高速增长阶段,消费量年均增速超20%,2013年或达18万吨,企业通过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出口量增加 [5] - 2015年至今为成熟优化阶段,市场逐渐饱和,行业进入存量竞争,技术升级提高对氯甲苯选择性,绿色合成技术应用增加,应用领域向高端制造延伸 [6] 行业产业链 - 上游包括甲苯、氯气、催化剂等原材料和氯化反应器、精馏塔等生产设备 [8] - 中游为对氯甲苯生产制造环节 [8] - 下游应用领域包括医药、农药、香料、染料、新材料等 [8] - 2025年5月中国甲苯周产量28.62万吨,同比增长16.89%,价格5435元/吨,同比下降28.11%,甲苯占对氯甲苯生产成本60%-70% [11] 进出口情况 - 2025年1-4月中国对氯甲苯进口数量1千克,较往年持平,进口金额13美元,同比下降72.92% [1][13] - 同期出口数量75800千克,同比下降76.52%,出口金额78216美元,同比下降76.99% [1][13] - 进口下降因国内技术突破产能释放替代进口,出口下降因全球需求减少和贸易壁垒增加 [1][13] 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 巍华新材为全球氯甲苯及三氟甲基苯系列产品龙头,拥有完整产业链和定向氯化技术,对位选择性超75%,2024年上交所主板上市,2025年一季度营收1.91亿元同比下降38.45%,归母净利润0.33亿元同比下降63.17% [15][17] - 安徽海华科技对氯甲苯产能超5万吨,市场第二,成本优势显著,依托自产甲苯、氯气实现产业链一体化 [15] - 中盐常州化工依托央企背景及氯碱产业链协同,氯气自给率达100%,产品纯度99.5%以上 [15] - 江苏长三角精细化工技术领先,采用沸石分子筛催化剂提高对位选择性 [17] - 江苏超跃化学产品出口占比超60%,通过REACH、FDA等国际认证 [17] 行业发展趋势 - 产能扩张与技术升级驱动高端化转型,安徽海华科技计划产能提升至8万吨/年,巍华新材建设含氟新材料项目,绿色化学技术如电化学氯化工艺逐步替代传统工艺 [20][21] - 下游需求向高端应用领域迁移,农药领域需求稳步提升,医药领域高纯度需求增加,新材料领域成为新引擎,电子级聚酰亚胺纯度要求提升至99.9%以上 [22] - 绿色生产成为共识,安徽海华科技单位产品能耗降低18%,废水排放减少25%,巍华新材溶剂回收率超95%,行业探索循环经济模式 [23]